這是數據的時代,也是數據存儲廠商的時代。IDC 預測,到 2025 年,全球數據圈將擴展至 163ZB (1ZB 等于 1 萬億 GB),相當于 2016 年所產生 16.1ZB 數據的十倍。這些數據將帶來獨特的用戶體驗和全新的商業(yè)機會。 日前希捷數據+峰會正式召開,會上希捷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qū)總裁孫丹表示,存儲行業(yè)已經進入 IT4.0 時代,而基于 IT4.0 時代的行業(yè)判斷,希捷也公布了 2019 財年年度戰(zhàn)略。 “每一個比特都重要”,這句話并非夸張,對于存儲廠商來說,每一個比特都代表著存儲廠商的實力,能提供多高的穩(wěn)定性,多優(yōu)的性價比等等,希捷也不例外。 從截至 9 月 28 日的希捷 2019 財年 Q1 財報中,希捷顯然是更具競爭優(yōu)勢的存儲廠商。財報顯示,希捷當季營收 3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3.6%,凈利潤 4.5 億美元,同比大增 149%。其中來自 HDD 的營收 28 億美元,企業(yè)級系統(tǒng)、閃存等產品營收 1.9 億美元。 希捷該季度 HDD 總容量密度出貨 98.8EB,平均容量 2.5TB,推算出希捷該季度 HDD 出貨量 4144 萬臺,同比增長 6.8%,希捷保持了持續(xù)且高速增長的盈利能力。 在已經過去 2018 財年中,希捷表現可圈可點。其遵循的戰(zhàn)略是 LEAD:Listening customer(以客戶為中心)、Enriched Porfolio(全線產品出擊)、Advanced Security(數據安全服務)、Deepen Channel(渠道深耕)。 2019 財年希捷的策略稍有變化,為 4E 戰(zhàn)略:Endeavor Cloud(建云)、Embrace IT4.0(建智)、Empower Channel(賦能渠道)、Enable Innovation(賦新)。 渠道戰(zhàn)略得到了一以貫之的延續(xù)。在采訪中,希捷全球銷售和銷售運營高級副總裁鄭萬成告訴雷鋒網,希捷渠道確實有很多的變化,不同的渠道策略取決于不同的市場,希捷 PC 市場有 OEM、分銷市場,戰(zhàn)略大體上還是一樣的。一方面,希捷正在將渠道下沉到三四線城市。與此同時,面向不同的細分市場,希捷也有不同的渠道舉措,并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伙伴體系。 企業(yè)級的客戶市場則有非常大的變化,IT4.0 帶來了一些新的機會跟應用,過去有五大公司壟斷了傳統(tǒng)存儲市場,但是現在情況突變,云變?yōu)榱艘粋€大的應用面,當下市場有八大主要云用戶,在市場占據主要地位,然而變化確實非常快,因為現在有很多的小公司的出現,特別是在中國,創(chuàng)新型的中小公司出現,想要挑戰(zhàn)八家主要的云計算公司,這些云廠商帶來一些新的應用和解決方案,促使了新技術的迸發(fā)。 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戰(zhàn)略變化是——希捷專門成立了 IT 4.0 BD 團隊。同時希捷聚焦未來產業(yè),包括區(qū)塊鏈、電信、物聯網、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和無人汽車等潛力領域,與合作伙伴共同研發(fā)解決方案,以定制化滿足行業(yè)需求。 IT 4.0 對希捷意味著什么?從 1.0 時代,大型計算機和基本軟件語言開始協(xié)調信息,數據潛力被意識到;2.0 時代,PC 機和客戶機-服務器工作站提供對數據的直接訪問,這個階段大多數數據都是本地的,只是存儲而不是激活的;3.0 時代,移動和云計算是關鍵,得益于智能應用程序,數據增長到 EB 級別,這些應用程序將信息發(fā)送到云中進行備份和分析,但數據并沒有完全用于商業(yè)智能。 在面向未來的 IT 4.0 時代中,新時代意味著數據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人工智能用于檢測,物聯網數據在網絡邊緣附近進行分析和處理,5G 寬帶使 M2M 通信大規(guī)模增長。IT4.0 時代是將大數據徹底運用,越來越多的數據可以得到實時處理和操作,縮短了數據到決策之間的距離,有效提升生產管理以及社會運行效率,成為數據生態(tài)圈向前發(fā)展的推動力。 存儲市場發(fā)展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希捷科技全球銷售、營銷和解決方案執(zhí)行副總裁 Jim Murphy 表示,以 10 年為基準,10 年中有 30% 到 35% 行業(yè)是不錯的,30% 的這個時間里面行業(yè)馬馬虎虎,有 30% 到 40% 的時間里面行業(yè)面臨很多挑戰(zhàn)。 而用孫丹的話說,成立于 1979 年的希捷 40 年只做了存儲這一件事,已經接近“不惑”的境界。 中國區(qū)是希捷比較重視的區(qū)域,在過去,中國區(qū)是希捷的成本中心,也就是成本相對比較低廉的區(qū)域。但已今非昔比,目前中國主導著諸多領域的創(chuàng)新,希捷表示,以中國為中心進行發(fā)展。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希捷完全以中國為核心,而是說中國現在跟美國市場同等重要。 2019 財年中國區(qū)團隊也有兩個重要變化,第一希捷科技中國區(qū) OEM 及云業(yè)務總監(jiān)孫良成為首個中國派到美國的員工,幫助中國企業(yè)拓展海外業(yè)務,第二,成立云/BD 部門,由農天使負責。 云計算的發(fā)展推升了存儲需求的另一波高潮,現實情況是目前中國公有云廠商的競爭仍很激烈,公有云廠商不斷新建大型數據中心,一方面是為了自用,另一方面對外提供公有云服務,核心的目的都是降低成本。那么,新建云數據中心推動的存儲需求是否降低了希捷的利潤預期? 鄭萬成表示,“的確,公有云廠商對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以及對容量越來越大的需求,帶來了潛在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同時,云計算廠商的擴張,拉動企業(yè)級和超大數據中心機械硬盤市場的發(fā)展?;仡櫹=菘萍?2018 財年,云計算相關的市場,主要來自公有云廠商所拉動的機械硬盤容量需求的增長率高達 60%。長期來看,云計算仍將保持強勢增長。我們認為,企業(yè)級近線機械硬盤市場將持續(xù)以強勁的速度增??!?/p> “我們采取了很多行動來抓住云計算市場的飛速發(fā)展所帶來的機遇。在與云計算企業(yè)的合作中,我們看到了他們對于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需求呈現出高性能、大容量、高可靠性的特點,以應對不同工作負載的挑戰(zhàn)。面向云計算廠商和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我們提供了最為可靠的企業(yè)級存儲解決方案,為產業(yè)數據的安全高效的存儲、分析和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給數據中心帶來強有力的保障。與此同時,希捷與生態(tài)圈合作伙伴保持積極合作,推動生態(tài)圈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鄭萬成提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區(qū),2013 年希捷在硬盤供應商梯隊中率先成立了云計算團隊,也是為了了解云計算廠商的需求和痛點,針對云計算廠商的特殊需求,希捷與云計算廠商共同開發(fā)產品解決方案,提升性能,降低 TCO,高效管理海量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 雷鋒網了解到,盡管企業(yè)級 SSD 的比例在升高,但是在基本盤高增速的情況下,HDD 仍然保持高速增長。IDC 報告指出,磁帶和光學存儲還將繼續(xù)作為傳統(tǒng)的存儲介質類型被企業(yè)數據中心所使用,但主要用于歸檔的數據,或者訪問量非常少的數據。 希捷四十載,晚入局 SSD 讓希捷一直承壓,當下希捷已經通過收購東芝部分股權加強 SSD 布局,另外,其 HDD 利潤率相當可觀,希捷獨有的多讀寫臂技術、領先的 HAMR 熱輔助磁記錄技術和獨有的 DuraWrite 能增大預留空間,提升閃存性能和壽命,都讓希捷形成一定的技術壁壘,成為其保持高速增長的前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