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卦臺亦名八卦臺,又曰八卦壇。清《一統(tǒng)志》稱揲蓍壇,位于縣城北一里龍湖中,臺呈龜形,高2米,面積6600平方米,四面環(huán)水,為古陳州'七臺八景’之一,名曰'蔡池秋月’。畫卦臺始建于何時無考,據(jù)《淮陽縣志》載:明英宗正統(tǒng)元年(公元1436年)知州張志道增筑亭、垣、十三門、石刻一座。此后歷代均有修筑,增加到有大殿七間,石刻四座,東西廂房各三間、房二座、卷棚五間、黃瓦八角亭一座等建筑。民國十七年,臺上的原有建筑被淮陽行政長肖楚才全部拆除,建國后僅存八卦柏一株、宋熙寧年間銅伏羲像一尊。2002年以來,民營企業(yè)家黃婧女士慷慨解囊,出資恢復(fù)了畫卦臺原貌。1962年畫卦臺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
|
來自: 微衛(wèi)星空間 > 《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