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妻子盧氏多才多藝,和他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他對這位妻子有著深厚的感情,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這首詞就是納蘭性德為悼念亡妻盧氏所做。詞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尋常的往事不能再現,亡妻不可復生,心靈之創(chuàng)痛也永無平復之日。其中有懷戀,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悵,蘊藏了復雜的感情。 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誰翻樂府凄涼曲? 風也蕭蕭,雨也蕭蕭, 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 醒也無聊,醉也無聊, 夢也何曾到謝橋。 這是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描寫愛情的詞。借景抒情,抒發(fā)了對妻子的深深懷念及內心繾綣深情與憂愁。被譽為“時代哀音”,“眼界大而感慨深”。 納蘭用他曠世的才華,多情的風骨,撥動了大清朝那根冷韻冰弦,在康熙盛世彈奏一曲人間絕響,他用筆來描繪心境的孤獨,在寂寞難當時,將所有悲與涼,付于水墨,和著清詞,獨自飲下。對妻子真摯的愛情和思念,化作了一首首哀慟的詞,納蘭,難道只是專情而又深情情的公子嗎? 從政治角度來說,納蘭性德算不上一位成功的臣子,在他的中,癡纏的「離愁別恨」遠遠多于的安邦定國的「雄心壯志」,但正是這種「情深緣淺」的深刻體會使他取得了「建功立業(yè)」外的另一番成就,當時「家家爭唱的」的《飲水詞》即將流芳千古。 「發(fā)乎情、止于詩」——美言佳句只是習慣「借詩抒情」的人心中溢出的「之水」,時間久了,就成了「痛苦之浴」,使他們沉浸其中,欲罷不能,稱「情」人倒比詩人來的貼切,橫沖直撞的莽人怎能體會「何事傷心早」的細膩, 薄情寡性的負心人又怎能書寫出「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的傷感? 王國維曾評:「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一語中的,納蘭詞的感人之處并不在于類似《花間詞》的嬌柔,而是發(fā)自肺腑、不帶雜質的「自然之情」。正是因為如此,為亡妻盧氏所作的《飲水詞》連他自己都難再超越,納蘭容若這個名字已經成了「多情公子」的代表。 納蘭性德詞風的清麗婉約、哀感頑艷無疑受到了李清照、晏幾道、李煜等婉約派的影響,他曾贊稱李煜:「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所致。」 若只是模仿當然不足以成為「國初第一詞手」, 在博古通今的基礎上,納蘭利用自己的敏感甚至脆弱的天性,使得《飲水詞》的冷暖,人盡皆知?!付嗲樽怨旁嗖?,清鏡憐清影,一聲彈指淚如絲,殃及東風休遣玉人知?!?, 一句念罷,你是否已經看見一位清瘦憔悴的古代公子在訴說著他的愁腸?凄艷不代表著浮華,讀了納蘭的詞才知道,原來情緒可以如此表達,原來文字的華麗和的真切可以結合的如此完美?!讣{蘭心事幾人知」,那些抱怨納蘭詞矯情和無病呻吟的人,定是沒有讀出「心字已成灰」的絕望和落寞。 我從不認為納蘭對人生持悲觀態(tài)度,一念之間,萬物蕭索,那些哀婉,只是一個性情中人面對當時「此景此情」的剎那人生感受,從這一點來說,納蘭詞又是「直抒胸臆」的。形式婉約,直接,這正是納蘭詞的獨到之處,哀怨賜予靈感徘徊于紙筆之間,相信那些無眠夜晚寫出來的詞句,最押韻的定然是公子自己的嘆息。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源自日本文學名著《源氏物語》中的文學理念——物哀?!肝铩故歉兄膶ο螅赴А故钦J知的主體,「物哀」即主觀接觸外界事物時,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產生的幽深玄靜的。這類似于中國古中的「觸景生情」,卻又不僅限于「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哀傷情緒,「物哀」是喜怒哀樂的種種感動和體驗,其所展現的是一種哀婉凄美的美感世界,包含著贊賞、親愛、喜愛、可憐、悲傷、憐憫、壯美、感動、失望等諸多情緒,只不過,掩卷之后的哀感余緒更容易讓人繾綣流轉而揮之不去。納蘭性德即是一位具有極高「物哀」能力的詞人,僅用「悲哀」或「凄婉」是不足以概括其詞思想高度的。以其最經典的《浣溪沙》為例,雖然有「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的蕭索,但更有對「賭書消得潑茶香」這場短暫美夢的喜愛、珍惜和感嘆,最終交織成一句 「當時只道是尋?!?,恬淡中帶著幾分對美好時光一閃即過的 無奈和惋惜??偟膩碚f,其詞傳遞出來的感情,是一種「感于物」心得,是對世間一切的同情和共鳴,是一種超越理性的精神世界,這種個體體驗,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追求生命中美好的一瞬閃光,這是這是「物哀」的重要特質,也是納蘭詞的隱藏特質,從這個角度來說,是納蘭性德人格的體現。容若對于「水」的意象總是情有獨鐘,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水之德喻君子之德是不謀而合的,「水浴涼蟾風入袂,魚鱗觸損金波碎」, 華美辭藻的背后也能看到納蘭性德「以柔克剛」、「川流不息」的諸多人生哲學?!负苫ā故羌{蘭詞中的另一重要意象,用以代表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甘諈s綸桿落照紅,秋風寧為剪芙蓉?!?, 黃昏中的漁人自得,颯爽的秋風寧愿與夏末殘荷的為伴,一個「寧」字凸顯出納蘭追求超凡脫俗品格的堅定信念。 所以,你又怎能說納蘭性德是一個胸無大志、只關風月的貴族少爺呢?他對摯愛的癡情、對世間萬物的關心、對人生哲理的感悟,又怎能只用單薄的「多情」一言蔽之呢?只是因為納蘭身不由己的高貴身份和內斂拘謹的性格,使得擅于的他只能借助兒女情長曲折隱晦的表達自己內心復雜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