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茶被作為賞賜之物賜予臣子,是宋代君臣關(guān)系中用于表示友好的獨特現(xiàn)象?;实鄄坏珜?strong>茶葉賜給身邊的近臣,而且對于頗有好感的地方官,也有恩澤。根據(jù)《宋史·蘇軾傳》的記載,元祐初時,蘇軾第二次來到杭州時,執(zhí)掌政權(quán)的高太后對其產(chǎn)生好感,因而特地遣內(nèi)侍賜予蘇軾龍茶和銀盒,以示慰勞。 然而到了宋徽宗時期,君主賜茶搖身一變,開始以茶宴饗臣,雖然這樣做表面上看來使得茶的內(nèi)涵更為豐富,但是實際七卻是更加奢靡浪費的舉動。宋徽宗趙估乃宋哲宗趙煦之弟,是北宋的第八代皇帝。他沉湎于百藝,荒淫腐朽、無能昏庸,最后竟落得個亡國之君的下場。雖然他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不可否認的是,宋徽宗在文化和藝術(shù)上的造詣頗深,詩詞歌賦,無不精通;能書善畫,頗有建樹。尤其足他獨創(chuàng)的“瘦金體”書法,更足一絕。 宋徽宗時的權(quán)臣蔡京在其《延福宮曲宴記》中記載了徽宗分茶饗群臣的事。宣和二年(1120年),朱徽宗賜宴群臣,在宴席上,徽宗親自表演分茶之事?;兆诹罱倘斫ǜG貢瓷“兔毫盞”以備泡茶之用,該兔毫盞青黑釉色,以狀如兔毫的銀光細紋裝飾。準備就緒后,徽宗親自沖水擊拂。浮于盞面的湯花,猶如星月點點,悠雅清麗之至。茶湯沖泡好后,徽宗非常滿意地分給群臣,并對群臣說: “這可是朕親手施予的茶”。群臣飲過御賜茶湯之后,紛紛頓首謝恩。這種皇帝設(shè)茶宴饗群臣的儀式得以流傳,在清代的乾隆年間每年例行一次。每年到了元宵節(jié)后三日,乾隆皇帝欽點臣子,在重華宮內(nèi)設(shè)有宴席,演戲賜茶,賦詩聯(lián)句。有時還會專門舉行茶宴,用代表中國文化的茶宴來款待外國使節(jié)。 由于宋徽宗政治上的無能,滅國之災(zāi)在所難免。但徽宗趙佶以親筆御撰的《茶論》二十篇(即后人所說的《大觀茶論》),深為后人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