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了【冬情】有獎?wù)魑幕顒?/p>
![]() 1、唐·白居易《夜雪》 已訝衾枕冷, 復(fù)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 時聞?wù)壑衤暋?/p> ①紀廣洋直譯: 太驚訝冬夜被褥和枕頭的冷涼了,又瞥見窗欞被積雪映照得雪亮通明;在這孤枕難念的寒夜,知道今夜的雪已經(jīng)下得特別大了,時不時能聽到大雪把竹子壓斷的聲響。 ②紀廣洋賞析: 詩人香山居士從自身的感覺和感受寫起(已訝衾枕冷),又引申移筆于他自己的視覺感應(yīng);接著詩筆一轉(zhuǎn),說自己知道今夜的雪已經(jīng)下得特別大,居然能聽到大雪把竹子壓斷的聲響。這種親感、親歷的有聲有色有感覺的逼真描寫,既體現(xiàn)了詩人的真實感受和感知,也體現(xiàn)了詩人的妙筆獨運和構(gòu)架能力。 ![]() 2、清·洪升《雪望》 寒色孤村暮, 悲風(fēng)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 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 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 并是白紛紛。 ①紀廣洋直譯: 寒冷的天色,孤零零小村的傍晚,悲涼冷風(fēng)的呼號聲到處都能聽見。山溪因為水深難以結(jié)冰便無法接受大雪的覆蓋,山峰也像凍住了一樣,就連峰端的云朵也不流動了。白色的沙鷗與鷺鷥在積雪的山腰間飛過都難以看出來,沙灘與汀渚因為大雪的覆蓋看上去也難以分清了。野外的石橋邊那幾棵雪中的梅花樹,也一并白粉粉地與飄雪融為一體了。 ②紀廣洋賞析: 清代詩人洪升其代表作就是大名鼎鼎的《長生殿》,他觀察事物、描摹景色的筆力在他的這首了七律中也可略見一斑。他這首描寫雪景的詩,是起筆于他在大雪紛揚之際,遠望近觀雪中或雪后孤零零的小村及其小村周邊雪峰、溪流、河灘、汀渚等等景象和意象,以及關(guān)聯(lián)的流云、鷗鷺、沙汀、野橋、梅樹等等,整體詩作就像一幅經(jīng)典山水花鳥畫,構(gòu)圖宏泛、意象豐滿、意境深幽,令人咂舌和回味不已。 ![]() 3、唐·韋應(yīng)物《示全真元?!罚ㄔ#w氏生) 余辭郡符去, 爾為外事牽。 寧知風(fēng)雪夜, 復(fù)此對床眠。 始話南池飲, 更詠西樓篇。 無將一會易, 歲月坐推遷。 ①紀廣洋直譯: 我辭掉郡守的符信而去,你們卻被身外的瑣事牽絆。豈料遭遇這般的風(fēng)雪之夜,再一次能夠與你倆對床而眠。一上來談及曾經(jīng)的南池對飲的事兒,接著又對你倆吟誦有關(guān)西樓的詩篇。不要認為如此的一次聚會多么容易,歲月就像東逝水坐一會的功夫就有了巨大的推移和變遷。 ②紀廣洋賞析: 詩人寫了一次辭官之后與親眷的重逢且對床夜話的動人情景。詩人與全真、元常兩位外甥對床聊敘并吟詩之后,觸景生情撰吟成詩。上闋抒寫爺仨重聚之際各自的變故與牽絆;下闋抒寫聊敘的回憶和即興的吟詩。并由此感慨萬端,抒寫投聚的不易和時光的飛逝。整首詩的寫作背景是在并不得意的情境下和心境下展開的,卻因為爺仨在風(fēng)雪之夜床挨床對眠且聊敘吟詩的情景而生動異常、溫馨無比。卻抒寫出了人生的感慨和感悟。 ![]() 4、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fēng)雪夜歸人。 ①紀廣洋直譯: 傍晚時分,斜陽晚照,連綿的蒼山給人的感覺更加遙遠;寒冷的天氣更彰顯寒舍的一貧如洗。木門外面?zhèn)鱽韼茁暪方?,風(fēng)雪之夜有人匆匆往家趕。 ②紀廣洋賞析: 這首詩抒寫了詩人在遭遇風(fēng)雪的夜晚,借宿于偏遠山村的情景,簡練精致、有聲有色地抒寫了風(fēng)雪之夜、山村之夜的“此情此景此聲聞”,寥寥數(shù)語、二十個字,就生動形象、聲情并茂地描繪出一幅旅人遭遇雪天而借宿投宿于風(fēng)雪山村的生動畫面、營造出一幅國畫般的生動傳神、亙古流傳的《雪村夜宿圖》。 ![]() 5、唐·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迢遞三巴路, 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 孤燭異鄉(xiāng)人。 漸與骨肉遠, 轉(zhuǎn)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 明日歲華新。 ①紀廣洋直譯: 迢遙驛遞的三巴路上,羈絆危難著跋涉千萬里的疲勞之軀。錯落無致的山丘、殘雪斑駁的深夜,我這個遠道而來的異鄉(xiāng)旅者,對燭獨坐。倍感離家鄉(xiāng)的親眷是那么的遙遠,反而感覺與伴旅的書童越來越親近。令人難以忍受的漂泊還在繼續(xù),在這除夕的夜晚也身在他鄉(xiāng),明天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②紀廣洋賞析: 這首詩是除夕之夜詩人羈旅他鄉(xiāng)異地的深切感懷之作,他漂泊異鄉(xiāng),還在路上,深感孤旅的危難和苦澀?!叭f里身”、“正漂泊”這些字眼在特定的除夕之夜的背景下,讓人倍感惻愴與孤零。人在旅途、身在異鄉(xiāng)、除夕之夜、孤燭獨對、羈危萬里、亂山積雪,這些一連串層層疊加的情景、心境和詩化意象,將詩人羈旅于外的孤苦無奈抒寫得感懷至深、淋漓盡致。 ![]() 6、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①紀廣洋直譯 呼嘯的北風(fēng)將枯草折斷,北方的八月就開始降雪。就像一夜春風(fēng)忽然吹來,千樹萬樹的梨花白花花地盛開。散入珠簾的雪片濡濕了羅幕,狐皮制作的裘衣也感覺不到暖意了,而且錦緞的棉被也感覺單薄了。將軍凍得都不好掌控弓箭了,都護的鐵甲冰冷得難以穿著。瀚海的周遭縱橫錯落著百丈的雪凌,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的愁云。將帥備置酒宴招待歸來的軍士,并用胡琴琵琶和羌笛的合奏來助興。傍晚時分的大雪籠罩著轅門,旗幟因為雪凝和冰凍大風(fēng)也吹不動了。輪臺的東門送走當(dāng)差的友人,他走的時候大雪飄滿了天山的道路。山路迂回折轉(zhuǎn)遮擋住友人遠去的身影,積雪上空留一排排奔馬的蹄印。 ②紀廣洋賞析: 這首詩堪稱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視野壯闊,描摹細膩。張合有度,深入淺出。先從一望無垠的北國風(fēng)光寫起(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接著抒寫冰天雪地的北國寒冬里自身的境遇和感受(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然后,調(diào)轉(zhuǎn)筆觸,再次抒寫天地之間、遼闊邊關(guān)的大自然的凜冽、曠遠與慘淡(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然后又調(diào)轉(zhuǎn)筆觸抒寫將帥在帳中招待軍士的動人場面(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再描寫帳外風(fēng)雪凄迷而凝重的景象(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然后再描摹送友人的場景和去路的境況,而且又把視角和筆觸置換到遠處山巒和近處的雪地(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真可謂情景交融,一波三折,一詠三嘆。 【聲明:圖片取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畫家或攝影家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