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從歷史的發(fā)來看,先發(fā)明十天干再發(fā)明十二地支,以后才有甲子、乙丑、丙寅……六十甲子。 一、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陽 干:甲、丙、戊、庚、壬。 陰 干:乙、丁、己、辛、癸、 五行屬性: 甲乙為東方木 甲為陽木,乙為陰木。 丙丁為南方火 丙為陽火,丁為陰火。 戊己為中央土 戊為陽土,己為陰土。 庚辛為西方金 庚為陽金,辛為陰金。 壬癸為北方水 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甲木為純陽之木,名為大林之木,有參天之勢,其性質(zhì)堅硬,棟梁之材,故為陽木。 乙木為純陰之木,名為花卉之木,有嬌艷大地之美,其性柔質(zhì)軟,情滿人間,故為陰木。 丙火為純陽之火,名為太陽之火,有光明天地之功,其性猛烈,欺霜傲雪,普照萬物,故為陽火。 丁火為純陰之火,名為燈光之火,有照千家萬戶之功,其性柔弱,故為陰火。 戊土為純陽之土,名為城恒之土,為萬物之司命,其性高昂,質(zhì)硬而向陽,生育萬物,故為陽土。 己土為純陰之土,名為田園只土,有培木止水之能,其性濕質(zhì)軟,低洼向陰,造福人間,故為陰土。 庚為純陽之金,名為刀劍之金,有剛健肅殺之力,其性剛質(zhì)硬,故為陽金。 辛金為純陰之金,名為首飾之金,有鑲嵌裝飾之用,其性柔軟質(zhì)潤,故為陰金。 壬水為純陽之水,名為江河之水,周流而不息,其性猛烈,奔流向前,故為陽水。 癸水為純陰之水,名為雨露之水,資生萬物,其性溫制柔,故為陰水。 天干作用: 1、天干相生: 甲乙木生丙丁火, 丙丁火生戊己土, 戊己土生庚辛金, 庚辛金生壬癸水, 壬癸水生甲乙木。 2、天干相克與反克: 甲乙木克戊己土,戊己土旺反克甲乙木。 戊己土克壬癸水,壬癸水旺反克戊己土。 壬癸水克丙丁火,丙丁火旺反克壬癸水。 丙丁火克庚辛金,庚辛金旺反克丙丁火。 庚辛金克甲乙木,甲乙木旺反克庚辛金。 雖同為生克,但力量卻不同。同性相生、相克力大,異性相生、相克力小。反克依然。 即丙火生戊土力大,丁火生戊土力?。槐鹕和亮π?,丁火生己土力大。 丙火克庚金力大,丁火克庚金力??;丙火克辛金力小,丁火克辛金力大。 3、天干相合: 甲己合化土,為一六之合。 乙庚合化金,為二七之合。 丙辛合化水,為三八之合。 丁王合化木,為四九之合。 戊癸合化火。為五十之合。 在八字預測中,天干相合分二種情況。 ①合化,有三個條件才能成化 A、命局中的相臨二干不以化論。 B、大運、流年與命局的五合相化是有及其嚴格的條件, 并不是所用的五合皆論化。 例如: 食 財 日元 劫 甲子 丁卯 壬寅 癸卯 日月丁壬相合,月令為木,局中木旺也不以化論。 此命從弱格,從弱用財傷,局中無印印上必吉。實際此人為大學生,家庭富裕。 ②合絆,合而不化為合絆,被絆兩方均受制。 例1: 劫 財 日元 財 癸酉 丁巳 壬午 丁未 此命從財格,局中二丁合身為用。此命為官。 例2: 比 財 日元 食 丙子 辛丑 丙申 戊子 此命從財格,丙辛相合為互絆。此人為官,而且官職不小。 4、天干相沖 甲庚相沖, 乙辛相沖, 丙壬相沖, 丁癸相沖。 相沖雙方均減力,旺者減力小,弱者減力大。 例:乾,命中克女 劫 食 日元 劫 壬午 乙巳 癸未 壬戌 (申酉空) (從弱格) 財 才 官 殺 印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此命局從弱格,局中乙木為子女星。乙木在局中被巳火旺化不吉子女有災。 庚戌運,辛未流年,辛金沖乙木,乙木受傷女兒車禍亡。 5、十天干代表人體 甲為頭、乙為肩、丙為額、丁齒舌、戊己鼻面、庚為盤、辛為胸、壬為脛、癸為足。 6、十天干代表臟腑 甲為膽、乙為肝、丙為小腸、丁為心、戊為胃、己為脾,庚為大腸,辛為肺,壬為膀胱,癸為腎。 7、十天干代表五行及方位 甲乙東方木、 丙丁南方火、 庚辛西方金、 壬癸北方水、 戊己中央土、 二、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陽支:子、寅、辰、午、申、戌、 陰支:丑、卯、已、未、酉、亥、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巳午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亥子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辰戌丑未屬土,辰戌為陽土,丑未為陰土。未戌為干土,辰丑為濕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濕土則其中含水之故。 一、 十二支配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二、十二支配十二時辰 23—1時為子時,1—3時為丑時,3—5時為寅時,5—7時為卯時,7—9時為辰時,9—11時為巳時,11—13時為午時,13—15時為未時,15—17時為申時,17—19時為酉時,19—21時為戌時,21—23時為亥時。 三、十二地支配身體 子為耳,丑為胞肚,寅為手,卯為指,辰為肩、胸,巳為面、咽喉,午為眼,未為脊梁,申為經(jīng)絡,酉為精血,戌為命門、足,亥為頭。 四、十二支配臟腑 寅為膽,卯為肝,巳為心,午為小腸,辰戌為胃,丑未為脾,申為大腸,酉為肺,亥為腎、心包,子為膀胱、三焦。 地支作用 1相生: 寅卯木生巳午火, 巳午火生辰戌丑未土, 辰丑土生申酉金, 申酉金生亥子水, 亥子水生寅卯木。 同性相生力大,異性相生力小。 即寅木生午火力大,生巳火力??;卯木生巳火力大,生午火力小。 2、相克與反克: 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旺反克寅卯木。 未戌土克亥子水,亥子水旺反克未戌土。 亥子水克巳午火,巳午火旺反克亥子水。 巳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旺反克巳午火。 申酉金克寅卯木,寅卯木旺反克申酉金。 同性相克力大;異性相克力小。 即寅木克辰、戌土力大,克丑、未土力??;卯木克丑、未土力大,克辰、戌土力小。反克依然。 3、地支六合: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合化土。 相合分合化與合絆 1)合化有三個條件。 A、命局中的相臨二支或三支不以化論。 B、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可以以化論,但是是有嚴格條件的,并不是所用的六合皆論化。 2)合絆,合而不化為合絆 子丑合絆,兩方均減力 寅亥合絆,在命局中為寅增力,亥減力,但在(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時)寅木很弱時也為寅減力。(水多木漂) 卯戌合絆,兩方均減力論絆,并非是戌增力卯減力。 辰酉合絆,在命局中為辰減力酉增力,但在(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時)酉金弱時酉也減力。(土多金埋) 巳申合絆,兩方均減力。 午未合絆,在命局中為午減力未增力,但在(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時)未土弱時未也減力。(火多土焦) 例:乾、 梟 才 日元 官 戊午 甲寅 庚子 丁丑 此命為從弱格。 丁巳大運,丁亥年,巳火刑寅木,亥水合寅木寅木弱減力,財被制不吉,此年賭博輸?shù)?0萬。巳為官為事業(yè),亥為傷為賭博,因干賭博的事業(yè)而破財。 4、三合局: 申子辰三合水局, 寅午戌三合火局, 巳酉丑三合金局, 亥卯未三合木局。 三合局成化要求很嚴格,一般均以絆論。 A、三合局必需在命局、大運、流年出現(xiàn)才能論化,但是是有條件的。 B、合化之神旺。 三合絆并非三者皆被絆,誰絆誰是有一定的條件的,一般來說大運流年與命局相絆是命局之支被絆,但也有不被絆的時侯。 例如:乾、 財 印 日元 食 丙午 庚寅 癸亥 乙卯 此命從弱格。 乙未大運,丁亥年。亥卯未三合絆,安常理未土絆住亥水吉,亥被未制有事業(yè)。但是此命局亥水卻不被制出大兇,此年因倒炸藥被官方罰款20萬,入獄又離婚。 5、生地半合與墓地半合: 申子、寅午、巳酉、亥卯為生地半合。 申子相合在命局中為子增力申減力,但在(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時)子水很弱時為子減力。(金多水濁) 寅午相合在命局中為午增力寅減力,但在(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時)午火很弱時為午減力。(木多火塞) 巳酉相合在什么情況下皆為互制。 亥卯相合在命局中為卯增力亥減力,但在(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時)卯木很弱時為卯減力。(水多木漂) 子辰、午戌、酉丑、卯未為墓地半合。 子辰相合在什么情況下皆為互制。 午戌相合在命局中為戌增力午減力。但在(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時)戌土弱時戌也減力。(火多土焦) 丑酉相合在命局中為酉增力丑減力,但在(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時)酉金弱時酉也減力。(土多金埋) 卯未相合在什么情況下皆為互制。 6、三會局: 寅卯辰三會東方木, 亥子丑三會北方水, 申酉戌三會西方金, 已午未三會南方火。 三會的力量大于三合。 三會局在命局中不成立,大運、流年、命局出現(xiàn)有時以互絆論。 7、相沖: 子午相沖, 丑未相沖, 寅申相沖, 卯酉相沖, 已亥相沖。 受沖兩方均減力,臨月令旺者減力小,弱者減力大。大運,流年沖命局,命局中之支受傷。 8、相刑: 寅與巳互刑,巳申論絆,寅申論沖。 丑與戌互刑,未與戌有時論刑,有時論幫扶。丑未論沖,辰未論刑,因為辰土為濕土未土為干土。 寅巳在命局中相見論生,寅巳在(大運流年與命局作用)巳火旺時論生,巳火弱時論刑。(木多火塞) 子與卯在命局中論生不論刑,在大運流年作用于命局時可論刑。 例1: 印 傷 日元 才 甲寅 己巳 丙子 庚寅 局中巳火旺逢寅木生更旺,此命身旺。 例2: 比 才 日元 官 癸酉 丁巳 癸丑 戊午 不論巳酉丑三合絆,只論酉巳互絆,丑土晦巳火,此命為身弱。 例3: 比 比 日元 劫 癸丑 癸亥 癸丑 壬戌 丑戌為互刑均受傷,此命為從強格。 9、地支相害 地支相害在實際預測中意義不是很大,但有時必須以害論。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酉戌相害,申亥相害。 10、地支藏干 子中藏癸水 丑中藏己土辛金癸水 寅中藏甲木丙火戊土 卯中藏乙木 辰中藏戊土癸水乙木 巳中藏丙火庚金戊土 午中藏己土丁火 未中藏丁火己土乙木 申中藏庚金戊土壬水 酉中藏辛金 戌中藏戊土丁火辛金 亥中藏甲木壬水 地支藏干在八字預測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如辰戌丑未四土在很多八字中具有雙重意義。有很多新書中把此內(nèi)容舍去是不對的,古人留下的很多東西是寶貴的。 |
|
來自: 大道至簡64382 > 《易經(jīng)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