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同里古鎮(zhèn)的游玩,因為臺風(fēng)“利奇馬”的光臨而顯得與眾人迥然不同,連綿不斷忽大忽小的雨水雖然打濕了衣衫,但卻打濕不了我們暢游水鄉(xiāng)的愜意。 江南的雨一向綿柔,即使是媒體連篇累牘渲染的臺風(fēng),來到這美麗幽靜的水鄉(xiāng),也會滿懷歉意地收起生猛的面孔,輕柔地潑灑雨絲。在珠簾漫天的樓閣下,在水聲潺潺的小巷中,我們?yōu)榕畠号恼铡T阡冷罏r瀝的河岸上,在濕漉漉的石板地上,我們打著雨傘樂而忘返。 直到饑餓感冷不丁地襲來,我們才走回古鎮(zhèn)緊鄰小河的主巷道,循著微泛清甜的蘇幫菜香氣,在大雨中尋找心儀的餐館。 在沿著河道用塑鋼撐起的彩棚里,我們在最中間的一張餐桌旁坐下。伴隨著殷勤的老板娘的飛快解說,我們在連綿的雨水中愉快地點菜,喝茶。不一會兒,聞名天下的太湖銀魚、白蝦,新鮮的菱角、鮮嫩的茭白,都化作盤中美味,被伙計小心翼翼地用雨傘護(hù)著,輕盈地跨過小橋,從河對岸的廚房里端過來。 濃油赤醬的湯水、鮮香多汁的佳肴、軟糯香滑的米飯,伴隨著幾步之遙嘩嘩的雨聲,再加上不住撫摸臉龐的濕潤空氣,都被我們忙不迭地送進(jìn)口腔,咀嚼進(jìn)幸福的肚腹。 不知不覺地,在我們有說有笑之際,猛然聽到雨聲和風(fēng)聲在加??!就在我夾起一段菱角時,看到棚外剛才還井然有序的珠簾,已經(jīng)細(xì)密地成為一道帷幔,緊緊地把這個碩大的彩棚包裹在當(dāng)中;就在我端起水杯啜飲時,發(fā)覺剛才還在我耳邊柔聲細(xì)語的風(fēng),已經(jīng)開始粗聲粗氣,有些莽撞地碰撞遇到的一切。風(fēng),越來越猛,雨,越下越大! 轉(zhuǎn)瞬間,棚外不遠(yuǎn)的小巷里,突然爆出一陣驚呼!我們扭頭觀望,原來是店家那幅一人多高的易拉寶招貼畫被凌空掀起,沿著石板路飛出好遠(yuǎn);就在這時,上方的棚頂又傳來一聲巨響!伴隨著噼噼啪啪的爆裂聲,不時有嫩綠的枝葉沿著彩棚滑落到路面上、小河里,當(dāng)那根碗口粗的樹枝在面前滾落時,我們這才明白,原來是漸趨暴戾的“利奇馬”開始顯露威力了! 在一陣緊似一陣的風(fēng)雨中,我對拿著調(diào)羹筷子正發(fā)愣的妻子和女兒說:“咱們這頓飯可真不一般,除了好吃好喝,竟然還有臺風(fēng)當(dāng)配菜呢!”一家三口齊聲大笑起來…… 久違的面餅 對于習(xí)慣了面食的北方人而言,坐擁水稻寶藏的江南自然是一派大米薈萃的模樣。米飯、米糕和米酒,大米、糯米和江米,能用米制成的食物絕不會讓面粉有一絲一毫的表演余地。在江南盤桓了一個多星期后,妻子和女兒開始懷念家鄉(xiāng)的面食,渴望嗅到久違的小麥清香。 更何況,無論是興旺于南京的淮揚(yáng)菜長江菜,還是統(tǒng)治蘇州的蘇幫菜杭幫菜,都以清淡素雅乃至鮮甜清香為主。即使是一碗讓人看上去垂涎欲滴的楓鎮(zhèn)大肉面,也總讓我們覺得秀雅宜人,但卻不足以慰藉對咸香的渴求。于是,我們開始有目的地在街頭巷尾搜羅來自北方的小吃,但每次搜索總是興味索然。 這天,在賓館吃自助早餐時,端著盤子搜尋食物的女兒突然興奮地跑回來報告,她在琳瑯滿目的餐臺上發(fā)現(xiàn)了小巧的燒餅!說時遲那時快,我的手里被妻子塞進(jìn)一個盤子,“快去快去,總算發(fā)現(xiàn)燒餅了,快去夾幾個吧!” 我一路小跑,頗為靈巧地從人群中穿行,終于站到了餐臺旁。果然,在碩大的盤子里,一摞摞精巧的小燒餅正展開笑臉。我手起夾落,一連夾起了三個,飛一般跑回去“交差”。 妻子笑瞇瞇地把燒餅放進(jìn)嘴里,用力一咬!在我們父女倆瞪大眼睛興奮的注視下,妻子的笑容仿佛在凝固,本來十分歡快的咀嚼變成了艱難的掙扎。良久,她終于把燒餅咽了下去,對女兒說:“唉!你呀,看走眼了!這燒餅是油酥的,里面怎么還有甜咸口味的肉餡兒呢?太膩了!” 女兒滿懷歉意地夾起一塊草莓口味的米糕送到媽媽嘴邊,“馬迷,你還是吃這個吧,這個是純甜的,比肉餅清淡多了。” 這天,我們一家三口在蘇州平江路上閑逛,逛著逛著,就有說有笑地走到了新城區(qū)的邊緣。還是女兒眼尖,她興奮地拽著媽媽的手,“快看快看!前面好像有賣面餅的商店!” 我們定睛一看,原來不遠(yuǎn)處有一家專門烤馕的新疆風(fēng)味門市。在頗為冷清的柜臺上,一個又一個泛著焦黃飄著麥香的馕正懶洋洋地躺著。哈哈哈!餅,面餅!久違的面餅!我們不由發(fā)出一陣歡呼! 可憐的鴨子 在出發(fā)去南京之前,就有朋友向我們普及常識,南京最司空見慣的小吃就是鴨子,所以去一趟南京,一定要好好地品嘗一下咸水鴨、板鴨、烤鴨,還有鴨血粉絲湯。一句話,去南京不吃鴨子,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 當(dāng)我們站在南京街頭的時候,不得不佩服朋友所言不虛。賣咸水鴨的鋪子挨著鴨血粉絲湯館,買板鴨的商店與做烤鴨的門市比鄰而居。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游人們,經(jīng)常被看到手里提著袋子,袋子里總會若隱若現(xiàn)地露出一段鴨腿、一個鴨頭,亦或一疊疊真空包裝的鴨翅鴨胗。這簡直就是鴨子的天堂啊,不不不,這應(yīng)該是吃貨的天堂才對! 女兒站在人行道上,一邊出神,一邊默默地念叨。我湊近了一聽,才聽出她在小聲地數(shù)數(shù)。“你在數(shù)什么呢?” “我在數(shù)這邊街上有幾家買鴨子的店?!?/span> 我順著女兒的手指望去,路對面每一家商店的櫥窗里,都掛著一只又一只肥美冒油的熟鴨子,在這些晃晃悠悠的鴨子腳下,則是一堆又一堆同樣圓滾滾的鴨子。油光可鑒,滋滋冒油,油光閃閃,我的天!到處都是鴨子,鴨子的海洋! “Poor duck(可憐的鴨子)!”女兒突然皺著眉對著我發(fā)出一聲長嘆。她的表情和神態(tài),就如同一個歌唱家在鴨肉泛濫鴨肉恣肆的舞臺上表演詠嘆調(diào),讓我頓時忍俊不禁。 在饑腸轆轆的父女倆注視下,在摩肩擦踵的夫子廟廣場上,妻子笑瞇瞇地聽著熱心朋友發(fā)來的語音提示,然后飛快地約車出發(fā)。直到我們穿街走巷,坐在了某個居民區(qū)一間破舊門店的狹窄餐桌旁,妻子才告訴我們,我們即將品嘗到的,將是南京最正宗最接地氣的鴨血粉絲湯! 雖然房間悶熱餐具簡單,雖然座位狹窄而且背后那位粗壯的仁兄總是不停和我發(fā)生碰撞,但這鴨血粉絲湯的確名不虛傳! 乳白色鴨湯中的鴨肉入口即化,連白花花的粉絲也是那樣的富有回味,而放在小碟子中的鹵鴨腿則香糯軟滑,讓我們大呼過癮! 當(dāng)我們呼呼嚕嚕連碗中的湯汁都喝去大半后,女兒把小勺子放回碗里,托著腮幫子對我說:“爸鼻,為什么這個城市的人這么愛吃鴨子呢?Poor duck(可憐的鴨子)!” 小編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網(wǎng)名:皮皮中尉):現(xiàn)為某主流媒體主任編輯,“天涯文學(xué)”簽約作家,“360個人圖書館”原創(chuàng)達(dá)人;在本職中品味業(yè)務(wù)骨干的充實,在讀書寫作中聆聽先哲的教誨,在陪伴妻子女兒的過程中體會最純真的快樂。 歷史推薦 ●聽說“小升初”改搖號了,我送女兒進(jìn)了語文輔導(dǎo)班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們在“爸鼻馬迷”不見不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