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冷冷:北大中文碩士丨哈工大化學本科 焦慮是胖友們在后臺所留消息中的高頻詞匯。之前我寫過三種解決焦慮的方法:跑步、冥想、學會放松。 其實還有一個特別簡單的辦法:寫日記。注意:這4種方法,不適用于“焦慮癥”的焦慮,而是普通人常見的焦慮(負面情緒)。 德州大學的Jamie Pennebaker,做過一個實驗:讓干預組每天花15分鐘寫日記,“連續(xù)寫下你一生中最難過,或最痛苦的經歷”。 而對照組,只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干預組的焦慮水平自第4天之后,持續(xù)下降,最后,在原來的焦慮水平之下保持穩(wěn)定。而對照組沒有變化。 很神奇,簡單的干預是非常有效的。 每天花15分鐘寫日記,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降低焦慮感。強烈建議胖友們不妨一試。我已經堅持了一年多,確實很有效。是從一開始就有效果。 日記怎么寫?是有套路的。 但是,并不是簡簡單單地“寫”,和高考作文一樣,它是有套路的。 首先,寫出令自己難過、痛苦的事件;然后,談一談自己對這經歷的想法和感受;最后,對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意義進行分析。這牽涉到心理學中的ABC理論,但有些許不同,這里不做展開。 打個大栗子:
在進行詮釋時,多使用領悟性的詞語和詞組:“現在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意識到”等等。用得越多,受益越大。 實際上,不僅僅是深刻的痛苦事件,生活中遇到的小煩惱,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記錄、分析。 沒錯兒聽起來很雞湯,但這是嚴肅的心理學,真的是有用的。 不要去想粉紅色的大象,然后我腦子里都是大象 接下來說說為什么有用: 在經歷壞事的時候,我們往往覺得無法接受:為什么是我呢?在經歷壞情緒的時候,急著擺脫。而且,很難有可以傾訴的人:可與人言無二三。 首先,減輕焦慮的重要前提是“準許自己為人”,意思是允許自己經歷一切好的或者壞的事情,允許自己有好的或者壞的情緒。 因為,人生就是如此:高低起伏;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喜怒哀樂。壓抑本性,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焦慮。 寫日記給了我們“準許為人”的可能性,我們可以把壞情緒、緊張感自由地書寫、釋放出來,而不是壓抑在心里、無處可說。 打個栗子:當我們告訴自己“不要想粉紅色的大象”時,腦袋里滿是粉紅色大象。我們告訴自己:不要焦慮、不要害怕結果、不要再煩躁了,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而且,對消極情緒的抑制,同時會削弱我們的積極情緒。因為二者的通道,是共用的。 精神病人無法建立起關于自身的合理的敘述(故事) 其次,寫日記的方法:事件-情感-認知(分析),讓我們把痛苦的事情,講述成了一個連貫、完整的,可以應付、接受的故事。 痛苦的事件確實存在,確實很糟糕,但它有了合理性,我們知道了它的前因,并且為其預設了一個好的愿景: 因為這件事,我明白了……的重要性,我以后可以……做。我確實失去了……,但是以后可以得到更好的……。 我們?yōu)槭录?chuàng)造出了關聯性,它變得有意義,讓人感覺到對生活的控制以及預知能力。 聽起來很玄乎,做起來,好用得不得了。試一試? 寫在后面:這篇文章非原創(chuàng),雖然全部是手打的,但其實是重新整合的一篇綜述性筆記。因為,我最愛的Tal老師,在《哈佛大學幸福課:積極心理學》上,講得實在太啰嗦啦。但我怕被搬運!所以標了原創(chuàng),不開贊賞。特此聲明。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