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 09:41:38 這個路由器不僅僅有正常發(fā)射WiFi的功能,還是一個偷窺神器,里面隱藏的針孔攝像頭難以尋找,警方通過操作測試才能看到偽裝成指示燈的攝像頭,正常情況下,我們也不會注意到這個地方還隱藏了一個攝像頭。 另外,一個普普通通的水杯也被改造成了一個偷拍裝置,外觀和我們平常見到的水杯并沒有什么差別,同時也可以用來喝水,但是當把蓋子拆開后,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個電路板和蓄電池,再通過非常小的小孔進行偷拍,細思極恐。 一般情況下,若是有心尋找攝像頭的話,通過手機攝像可以看到路由器和水杯小孔在發(fā)出紅色的光,但是接下來的這個電子時鐘就設計很“高明”,在時鐘的表面附上一個黑屏,同時黑屏上面會出現(xiàn)電子時鐘,進一步掩蓋的旁邊的攝像頭,僅僅當把時鐘關掉,再把黑屏拆掉才能見到里面的攝像頭。 在本次通報中,除了路由器,還有一些在房間里默默無聞的物品,比如充電寶、電源開關、打火機、煙霧報警等等也有可能會被裝上了針孔攝像頭。警察查實,不法分子把這些針孔攝像頭安裝在出租屋、酒店、甚至于商場試衣間都有可能有,嚴重侵犯了他人的隱私。 家里的攝像頭也很不安全 無獨有偶,并不是只有在公共場合才會暴露隱私,即使在相對安全家里也可能出存在著隱患。網絡智能設備慢慢開始滲透到每個家庭當中,很多家庭也喜歡在家門口或者家里安裝攝像頭,提供安全保障,可是卻被不法分子鉆空子,引發(fā)重大的安全危險。 遠程服務確實帶來了很多的便利,通過合法的賬號登錄之后就可以遠程查看攝影畫面,這是系統(tǒng)通過預設遠程弱口令實現(xiàn)的,而遠程弱口令的漏洞是比較高,若用戶沒有修改,不法分子就會利用這個漏洞,取得視頻畫面,以此牟利。 AI換臉也存在隱私安全問題 前幾個月,一個可以換臉的APP“ZAO”在朋友圈刷屏,可以把多個影視劇、綜藝的明星的臉換成自己的,形成視頻或者表情包,但是走紅的同時,個人隱私的泄露風險也讓很多人擔憂。用戶協(xié)議經過了修改,在修改前寫道ZAO可以免費使用并修改用戶的肖像權,甚至可以把它授權給第三方,當作信息販賣。受到了質疑之后才進行修改:若未經用戶同意,不可以用于除生成短視頻的其他用途。 由此聯(lián)想,近日可以看到各大商店開始普及支付寶刷臉技術,這個是否會安全呢?是否存在一種可能通過換臉技術來偽造刷臉呢?螞蟻金服的相關人員解釋到,目前的“刷臉”技術要求活體驗證,同時會識別是否為照片、視頻或者軟件模擬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身份假冒。 大數(shù)據時代還有隱私可言嗎? 互聯(lián)網的普及,特別是實名制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我們的網上沖浪的一舉一動都被記錄在大數(shù)據當中,在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很多隱私的隱患。比如我在淘寶中搜索一下空氣凈化,之后再瀏覽其他的網頁的時候,就會很貼心的推薦一下空氣凈化器的廣告,圖文并茂,特別吸引人。 還有一些社交軟件,太久沒有打開的時候,就可能會推薦你認識卻還沒有加的好友,大數(shù)據會根據你的好友們和共同好友,從而推斷這些人可能是認識的,再推薦給你。這種心有靈犀,是不是感覺自己的交友圈被一些無形的人“監(jiān)視”?我們還有隱私可言嗎?我們還有自由嗎? 所幸的是,個人通過互聯(lián)網操作所產生的數(shù)據往往都有一定的應用邊界的,雖然這道邊界掌握在科技公司手中,但是隨著相關法律的出臺,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這個應用邊界也將進一步地強化,數(shù)據泄露等安全問題也進一步的得到遏制。此外,對于個人而言,在公共場合和使用網絡時也要注意自己的個人隱私,首先,授權時考慮是否為可信譽的平臺,其次,對于不必要的信息不要多多寫,最后,掌握網絡安全知識,比如定期掃毒,安裝補丁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