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流傳已久的古話俗語說得好:“自古文人多風流”,這句話在我看來說得一點兒都沒錯。風流,才是古往今來文人騷客的特質(zhì);只有盡情地去風流,文人騷客們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我們都知道,藝術(shù)作品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但一定要扎根于生活。文人騷客們的情感之洶涌澎湃,總要發(fā)泄發(fā)泄,一旦發(fā)泄,便又一個經(jīng)典佳作誕生于世。 常流連于煙花柳巷之地的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詞人。 比如他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等等,因為自己的風流,豐富了自己的情感,從而為后世留下了一首又一首傳唱不衰的佳作。 因自己的風流誕生的佳作很多很多,比如晏殊的愁思“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杜牧的多情“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張泌的寄托“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劉禹錫那深深埋在內(nèi)心的對女子的渴望“只緣裊娜多情思,更被春風長挫摧?!钡鹊?,根本數(shù)不勝數(shù),不勝枚舉。 說起風流,無人不會想到北宋的風流詞人張先,那是真真正正的一大風流人物,詞也寫得非常厲害。 他曾因自己詩詞里的句子“云破月來花弄影”、“簾幕卷花影”、“墮絮飛無影”,而被人稱為“張三影”,也因自己的這些字句“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而被稱為“張三中”。 民間關(guān)于他的風流韻事很多很多,其中在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他喜歡上了一座寺廟里的小尼姑的故事。 在張先年輕的時候,和寺廟里的一個小尼姑好上了,結(jié)果被其師傅老尼姑發(fā)現(xiàn),將小尼姑關(guān)在了小島上的閣樓里,阻止他倆相互往來。 沒想到,張先依舊鍥而不舍,克服重重困難,每天晚上甚至劃船到小尼姑所在的小島上和其進行秘密幽會。 但最終,還是被老尼姑發(fā)現(xiàn)了,死活逼迫著他們倆分手。一個小尼姑和一個風流詞人,怎么說也不合適,更不會長久。 于是,他倆在一天夜晚幽會之后,決定就此別過分離,遂而趁著在這臨別之際,張先寫下這首云雨詞,香艷纏綿了千年: 《一叢花令》宋·張先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此詞是張先借小尼姑的身份寫出來的,從而更好地抒發(fā)了自己對對方依依不舍、不肯對方離去和孤獨寂寞的情感。 此詞的上闕主要寫了登高望向遠方,看著你離去的模樣。 我只能一個人獨自寂寞地登上高樓,苦苦思念著你未曾離去的身影,在腦海里反復(fù)打轉(zhuǎn),沒有什么外在的事物比你給我的愛情還要濃烈。我真是舍不得你離去,想象你離去的模樣,就又剩下了我一個人,肯定倍受寂寞煎熬。 望向遠方,尋找著你離去的背影,我此時的愁緒正如那千萬條柳絲隨風亂舞,望向更遠處,柳絮更是變成蒙蒙狀映入了眼簾。自己的目光緊緊尋找著你離去的背影,進入眼眶的竟是如此這般的景象,正好把自己的愁思結(jié)合了起來,更加烘托了因你的離去自己的愁思而變得濃烈的感情。 終于看到了你騎著嘶鳴的馬兒越來越遠,掀起地上的塵土不斷飛揚,我該如何尋找到你的蹤跡?自己看著他漸行漸遠,慢慢淡出了自己的視線,可能再也找不到其蹤跡,此時一別,恐怕是此生的永別。 此詞的下闕主要寫了你消失在我的目光里、徹底離去之后,我望向其它景色,想起了關(guān)于我們的種種。 那對鴛鴦還在溶溶的水里你儂我儂,那里的水南北都可暢通無阻,常常有船只來往穿行?!傍x鴦”象征著甜蜜的愛情,由那對鴛鴦想到了沒分離之前的我們,由船來船往想起我們以前坐船時也那樣無比幸福甜蜜的時刻,可你的離去,這些美好的時刻都在我的腦海里化為了泡影。 黃昏后,梯子已經(jīng)撤去,你再也不會回來,只能像沒遇見你之前那樣,孤獨寂寞的自己一個人面對著那月光照射著的簾櫳。說不出的寂寞和感傷,觸景生情,以前每天夜晚你都會偷偷來找我幽會,可如今以至以后甚至永遠,我都將與這月光簾櫳為伴,寂寞孤獨之情、為永遠離去的你而發(fā)出的愁思之苦漸漸而起。 我將愁思遺恨放下,反復(fù)琢磨,我真的還不如眼前的桃和杏,她們起碼還能嫁給東風,隨風而去呢,有所依靠,而我呢?你離去后,我獨自一個人,無依無靠。 最后三句化用了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詩中“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敝洌擅畋磉_出了自己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也顯示出了“沉恨細思”這四個字的分量,還呼應(yīng)了開頭。 此句不愧為千古流傳的名句,難怪文壇巨擘歐陽修先生對它贊賞有加,還使詞人張先獲得了“桃杏嫁東風郎中”的雅號。 綜觀全詞,此詞是詞人張先以對方女性的視角而寫,細膩地寫出了女子對男子戀戀不舍之情,望著男子漸漸淡出自己的視線,痛不欲生,令自己肝腸寸斷,夜晚只有自己獨自一個人回憶著過去與男子美好幸福的時光,卻再也找不回。 通過新穎的比喻,表現(xiàn)了女子對男子的不舍和思念、對幸福的向往、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據(jù)說連文壇巨擘歐陽修都對此詞贊不絕口、欣賞有佳。 編輯:張圣平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云端,墜入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