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藝國際秋拍北京巡展 大象在華藝國際秋拍北京巡展了解到,未來華藝國際一年在廣州和香港各舉行的兩次大拍中,古董部分在香港的呈現(xiàn)將會有所側(cè)重,主打海外的私人系列收藏,本次所呈現(xiàn)的這批珍貴藏品是南洋地區(qū)一位資深藏家積累多年的珍藏,其中的大部分藏品都出自于知名的收藏體系,可謂流傳有序。在海外,這樣的收藏系列其實并不在少數(shù),華藝國際將會進行深度的挖掘! 明——妙絕青花 明宣德 青花十棱龍鳳紋高足碗 「大明宣德年制」雙行雙圈楷書款 D:16.4cm 來源:在望山莊 徐展堂舊藏(標簽) HKD 1,000,000-2,000,000 USD 127,100-254,100 宣德青花中有一種十棱器,是宣窯的珍貴品種,存世量稀少,本品即為其中一例。器口和內(nèi)外壁各凹凸十條棱,制作工藝復雜,非技藝高超、經(jīng)驗豐富的工匠不能成。外璧飾以十組青花蓮瓣框,內(nèi)繪龍鳳紋飾,口沿包鑲銀一圈。 明嘉靖 青花庭院嬰戲圖大罐 「大明嘉靖年制」雙行楷書款 H:33cm D:39cm 展覽: 1.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家博物館,1928年; 2. 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藝術(shù)學院,1942年,編號382 來源: Emil Hultmark (1872 – 1943)舊藏 HKD 1,500,000-2,000,000 USD 190,600-254,100 在道教思想體系中,“元嬰”的概念極其重要。道教十分重視保持“嬰兒”、“赤子”的狀態(tài),元嬰的修煉也是內(nèi)丹修煉的一種方式。嘉靖帝本人篤信道教,嬰戲題材也是道家“修煉元嬰”思想的圖像化體現(xiàn)。這種十六字青花罐堪稱是嘉靖朝的名品,分別為“騎木馬”、“拜先生”、“拖木車”、“斗蟋蟀”。所繪十六子,腦勺奇凸,神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整器畫面將童稚世界的無憂無慮表現(xiàn)而出,這正和受儒家教育的中國傳統(tǒng)文人淡泊的思想符合,也與道教所推崇的無欲思想所契合。 清——瑰麗彩瓷 本場封面:清道光時期的粉彩百子圖螭龍耳瓶及一例重要拍品清雍正粉青釉浮雕纏枝花卉紋大碗即為其中翹楚。 清雍正 粉青釉浮雕纏枝花卉紋大碗 「大清雍正年制」兩行六字楷書款 D:22 cm 來源: 1.S.Marchant 倫敦,得于1980年以前; 2.Ira and Nancy Koger 伉儷收藏; 3.紐約蘇富比,1990年11月27日,lot29; 4.紐約佳士得,2007年9月19日,lot369; 5.柏知尼先生收藏 HKD 1,200,000-1,800,000 USD 152,500-228,700 這種粉青大碗為雍正一朝首創(chuàng),晚清著名瓷器專著《匋雅》中對此式大碗之贊譽:“內(nèi)平外凸之雕花豆青海盌。雍乾皆有之。式樣絕巨,而甚為精致?!边@件大碗尺寸碩大,燒制的時候極易變形,而本品的造型十分的端莊,釉面仿龍泉窯之粉青,肥厚滋潤,青嫩欲滴,外壁浮雕纏枝花卉紋,更難得的是,這件四爺美瓷傳承有序,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變?yōu)橛笮蠱archant經(jīng)手,底部的標簽是其數(shù)十年來在海外傳承的最好證明。 清乾隆 豆青釉葫蘆瓶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H:31.5 cm HKD 800,000-1,200,000 USD 101,700-152,500 來源:Wilson P. Foss 收藏 這種葫蘆瓶是乾隆年間燒制的名品,不但以“福祿”之吉祥寓意傳世,其器形重大方,釉色淡雅,實十分優(yōu)美的宮廷陳設。 清乾隆 礬紅折枝花甘露瓶 H:22.2cm HKD 800,000-1,200,000 USD 101,700-152,500 來源: 英國私人收藏 甘露瓶,也稱“藏草瓶”,為藏傳佛教陳設用法器。此瓶型制始于雍正朝,乾隆時多見,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館等有所藏礬紅彩甘露瓶(清乾隆),瓶皆無官款,紋樣、造型與此瓶如出一轍,應同出唐窯。此又與《清檔》所提及的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燒造紅花甘露瓶”相互印證。 外壁以礬紅彩繪飾,由上至下依次為回紋、朵梅紋、覆蓮紋、仰蓮紋、如意紋、變形覆蓮紋、折枝西番蓮紋、蕉葉紋、覆蓮紋。瓶型秀美,色彩協(xié)調(diào),為藏族傳統(tǒng)造型與清代官窯藝術(shù)相結(jié)合的名品。 清道光 粉彩百子圖螭龍耳瓶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H:48.5cm 來源: 1.法國人取自北京皇室宮廷,由一位醫(yī)師購回家中(原收藏標簽); 2.蘇格蘭格拉斯哥私人收藏,得于1930年代并由家族珍藏至下述拍賣; 3.倫敦邦瀚斯2011年5月12日,lot362,封面拍品。 HKD 6,000,000-8,000,000 USD 762,400-1,016,500 道光官窯瓷器的立件往往很有特色,其中也不乏孤品級的作品。這種百子圖在道光一朝的御窯瓷器中往往有著特殊的含義。道光皇帝的前三位皇子全部都夭折,道光皇帝一度極為悲痛,因此,道光皇帝對于子女的感情尤其深切,慎德堂留影的兩張畫《喜溢秋庭圖》與《旻寧行樂圖》皆渲染出其與子女共享天倫之樂的氣氛,所透出的氣息沒有君臣父子之等級,只有猶如平常人家樸實而珍貴的親情,如此做法是清帝之中唯一的一位,難能可貴。 這件腹部通景繪庭院百子嬰戲圖,整個畫面置于臨水軒榭之中,將虛實之景由遠及近的自然過度。整器之裝飾布局采用中國畫式的散點透視手法構(gòu)圖,其中兒童的描繪遵循粉彩傳統(tǒng)人物勾描技巧,在周遭景物線描當中沿用了中國工筆劃的技巧,近景遠景層次豐富,處處如在畫中。畫面給人以強烈、醒目的視覺觀感,一派祥和喜慶之景。 ![]() ![]() 清 粉彩百鹿尊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H:44.5 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