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構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構圖方法之一,不管是在攝影領域還是繪畫領域。對于攝影,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構圖規(guī)則,它簡單好用,對于很多初學者來說,它是完美的。實際上三分法構圖更像是準則,我們可以打破它,但是我們在打破它之前,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三分法構圖于1797年由約翰·托馬斯·史密斯(John Thomas Smith)在他的《鄉(xiāng)村風光備注》一書中首次提及,現(xiàn)在已成為攝影界最普遍使用的構圖法則。 如果將上圖場景分成9個大小相等的部分,主體在畫面三分之一處,眼睛和頭部轉向另一個方向,畫面的三分之二處屬于留白區(qū)域。主體的眼睛看向這個留白的方向,這樣就使畫面更具動感,不是那么的呆板。使用三分法構圖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畫面“動”起來,這就是它的強大之處。 使用三分法構圖的不僅是攝影師的專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的構圖方式。 看上圖,你是否發(fā)現(xiàn),畫面中大多數(shù)的重要元素都在畫面橫豎線的交叉點處?這使觀看者的眼睛有機會在繪畫中從一個元素移動到另一個元素,讓畫面具有動態(tài)感,而不僅僅是只將目光停留在中心位置。 三分法構圖固然是很好很安全的構圖方式,但它也不適合所有的場景,而且使用多了,你不感覺它很乏味無聊嗎?但是三分法構圖的妙處在于:一旦您理解了它,它就會很容易被打破。 1、把你的拍攝主體或者地平線放置在畫面中心位置進行構圖,這是三分法構圖的最明顯的替代方法。眾所周知,人們會被具有對稱結構發(fā)事物所吸引。自然界中也存在著許多對稱結構的美麗事物,例如,蝴蝶在張開翅膀時具有完美地對稱性;雪花,花朵和貝殼都具有對稱性。它們越對稱,我們認為它們就越美麗。對稱是平衡,它給我們一種和平與安寧的感覺。 當我們使用三分法構圖時,就無法展現(xiàn)這種對稱的美麗,特別是拍攝建筑物時。大多數(shù)建筑都是依據(jù)對稱結構建設的,我們要將它們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將建筑放置在中心位置,例如下圖中這張?zhí)┘Я甑恼掌?,這座建筑之所以美麗,部分原因是因為它的右側和左側之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這時,我們在使用三分法構圖,顯然就不合適了。 2、把被攝主體放置在畫面的邊緣。這時一種極端的構圖方法,感覺大膽,與眾不同且充滿自信,但需要嫻熟的技巧。如果你眼前有這樣一個風景,天空的非常有趣,而地面平淡乏味,請將畫面中的大部分空間留給天空,地面只占據(jù)一小部分空間,相反也是如此。 在人像攝影中,我們可以嘗試讓人物超出畫面的邊緣或者讓主體在畫面的角落中,給人一種孤獨寂寞的感覺。 但是要當心!圖像的邊緣是危險區(qū)域。讓您的主體或地平線太靠近畫面邊緣,沒有留出“呼吸”的空間,有時會看起來很尷尬。而且,如果您決定要將主體放置在畫面邊緣,需要有充足的理由,那是什么樣的理由呢?當您的照片講述一個故事,為了你所要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可以將主體放置在畫面邊緣位置! 前期不夠,后期來湊! 如果我們在前期拍攝時,沒有好的構圖思路,我們大可不必驚慌,把它拍下來,可以通過后期將它們重新構圖(這種情況適用于大分辨率的相機,對于小分辨率相機,在裁剪后,可能會出現(xiàn)畫面不清晰,噪點增多的現(xiàn)象)。比如下面這張照片。 將照片導入的Lightroom中,然后“修改照片”模塊中的裁剪疊加(快捷鍵R)。就會出現(xiàn)軟件系統(tǒng)問我們提供的構圖參考線,按“O'快捷鍵可以切換不同的參考線。 選擇好一種構圖參考線后,就可以用鼠標拖動圖片四邊,重新構圖了! 三分法則是最著名的構圖準則。它有助于將觀看者的眼睛吸引到圖像中,并更加突出主體。理想情況下,剩余的空白區(qū)域應朝著對象正在看或進入的方向。但是,三分法構圖也不是完美的。居中放置主體最適合顯示對稱性,將主體放置在畫面的邊緣為畫面增添故事性。而且通過后期軟件的處理,可以讓我們輕松嘗試各種不同的構圖方法。因此,在拍攝時,一定要嘗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構圖方法,然后嘗試打破規(guī)則,看看你自己最喜歡哪種構圖方式。 一、根據(jù)拍攝領域確認購買鏡頭焦段風景選廣角(焦距小于35mm),人像選中焦(焦慮大于35mm小于70mm),演唱會追星法師打鳥選長焦(焦距70mm-800mm)。 二、確定焦段后根據(jù)自身選定焦或者變焦鏡頭定焦鏡頭:輕,更能出照片效果,只有一個視野,需要攝影師不停跑來跑去構圖。 變焦鏡頭:重,方便拉長縮短拍攝不同距離的景物。 三、確認好鏡頭范圍后對比參數(shù)1.最大光圈(最小光圈值)。也就是鏡頭名稱上出現(xiàn)的F值。越小鏡頭越好。 2.生產日期。越新越好。但是鏡頭是屬于精細工藝品,十年八年的都不影響它使用,所以已有的鏡頭不用太擔心用不了。 3.價格。 往往比來比去你都會選擇更貴的那支鏡頭,所以建議如果可以承受的話直接上更好的,貶值速度沒那么快。也可以考慮二手的,也不影響使用。 四、學會看鏡頭的名稱。鏡頭的名稱一般都把最重要的信息告訴你了,包括什么廠商,焦距范圍,最大光圈孔徑能開多大(最小光圈系數(shù)),鏡頭型號,鏡頭等級…… 本教程將介紹四種常用的鏡頭濾鏡。 鏡頭濾鏡的類型鏡頭濾鏡有不同的形狀,目前最常用的鏡頭濾鏡是圓形濾鏡。它們直接安裝在鏡頭前,它們有不同的尺寸,具體大小取決于鏡頭的口徑。最常見的圓形過濾器尺寸為77mm。 1、圓形濾鏡:可以直接擰在鏡頭前的濾鏡,如UV鏡、偏振鏡、ND濾鏡等。而且圓形濾鏡的厚度對畫面也是有相應影響的,越厚的濾鏡會增加暈影,越薄的濾鏡則會減少暈影。 2、方形濾鏡:通常與鏡頭濾鏡支架一起使用,鏡頭濾鏡支架固定在鏡頭前部,將方形濾鏡插入鏡頭濾鏡支架上即可使用。好處是可以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鏡頭,常用的尺寸是3×3和4×4的。這種類型的濾鏡廣泛用于風景攝影。 3、矩形濾鏡:使用方法和方形濾鏡一樣,與方形濾鏡不同,它們有更大的上下移動空間。最常用的尺寸是4×6的。 以上是我們常見的幾種濾鏡類型,下面將詳細說明四種常用濾鏡。 UV濾鏡最常用的濾鏡,沒有之一,每個鏡頭都應該配備的鏡頭濾鏡。UV濾鏡是透明的,在膠片時代,它是為了減少紫外線對膠片的照射,但現(xiàn)在它主要是為了保護你的鏡頭,UV濾鏡價格通常很便宜,就算是損壞了,也不會心疼。有一些“強大”的UV濾鏡可以有效地減少大氣中的霧霾,并減少相片中的紫邊。 PL偏振鏡偏振鏡也叫偏光鏡,有兩種:一種是CPL圓偏振鏡,另一種是LPL線偏振鏡。LPL不用在單反相機中,因為它會導致測光錯誤;我們經常使用的還是CPL。偏振鏡的作用主要是減少到達相機鏡頭的偏振光。這可以減少非金屬表面的反射。如果我們拍攝水的照片,使用偏振鏡的效果非常好,因為它增強了水的細節(jié)。在拍攝天空時,它可以增強天空的色彩,使其成為更深的藍色,同時也增強了云的白色,提高對比度。它還可以減少大氣霧霾,讓我們在室外拍攝時能夠獲得更清晰,更銳利的圖像。 中性密度(ND)濾鏡在光線非常強烈時,我們會使用中性密度濾鏡,它就像給鏡頭上帶上一副太陽鏡,它會減少進入鏡頭的光線。通過降低入射光的強度,可讓我們以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并且不會產生過度曝光的圖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打算拍攝流動的水等移動物體時,ND濾鏡配合三腳架可以產生柔滑的效果。 漸變中性密度(GND)濾鏡濾鏡的鏡片上有由深到淺的漸變色,即頂部顏色深,底部變?yōu)橥该?。也就是說在拍攝天空時,天空通常非常明亮,景色更暗,這是使用GND濾鏡,可以讓畫面的曝光保持一致。它們通常是方形或者矩形的,在使用時需要用到濾鏡支架。這種濾鏡適合在日出時或者日落前拍攝。 總結UV濾鏡:主要是保護鏡頭用的,適合于任何場景。 CPL濾鏡:主要是減少眩光,提高飽和度,適合于風景攝影中的天空、水、植物等。 ND濾鏡:主要是延長曝光時間,適合于在明亮光線下的水流、瀑布等地方。 GND濾鏡:控制強光漸變,減少漸暈,適合于對比強烈的大場景攝影中,如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