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是一個聰慧而柔情的人,一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情感,在易安的筆下都成了流傳千古的經(jīng)典。 易安筆下的詞柔情而多變,既有“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愁苦;也有“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思念。 她的詩詞大多來自于生活,來自于自己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寫自己所見,抒自己所感,她讓生活瑣事有了藝術(shù)的升華。 她能將尋常少女情犢初開的青澀通過一首優(yōu)美的詞,寥寥幾句,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點絳唇》 宋·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一天,風和日麗,庭院開滿鮮花,暗香盈動,沁人心脾。少女坐在藤曼上,蕩著秋千。 遠遠的望著天上的太陽,沒過多久,汗水就濕透了她的衣裙,如同院中散發(fā)著花香一般,她身上散發(fā)著陣陣女兒香。 汗水蒸騰,令她覺得眼前的一切變得朦朧而迷離,像是一場幻境。少女蕩完秋千,正擦洗自己的雙手,聽到仆人引著客人進門的聲音。 忽然見到有客人到來,驚慌中得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就含羞跑開,連忙著朝內(nèi)堂躲閃,慌亂之中竟將發(fā)髻的金釵落在了草叢中。 就在快要進屋之前,又像小孩子一樣扭頭偷偷窺望客人。見到客人,少年豐神,神采奕奕,好一個英俊少年郎,忍不住頻頻回首,羞紅了臉頰。 情犢初開的少女,按耐不住自己的心事,她目光一轉(zhuǎn),不再快速躲進屋內(nèi)。 她藏在了一扇半掩的門后面,那里長著一棵秀麗的梅樹,剛好能擋住她,于是她倚門回首,偷看客人,又怕客人發(fā)現(xiàn),而恰好眼前有一支青梅,便假嗅青梅,以作掩飾。 盛光之下,相遇之初,少女的心事如同眼前的這青梅一般,青澀而美好,占盡這春日的時光。 來者何許人也?竟這般撥動了少年才女的心扉?想必這位翩翩公子一定不是普通的客人吧! 很有可能是少女心目中的那個少年,這種青澀,這種羞赧,也就只有遇見心上人才能如此吧! 哦!原來來者是趙家公子明誠,也就是后來那個與易安,踏遍風雪,路過紅塵的人。 這首詞易安將她分了多個層次,曲折多有變化,將一個少女的慵懶、可愛、驚詫、惶逃、害羞、好奇以及愛戀,完美地呈現(xiàn)了出來,刻畫出了一個活潑靈動人見人愛的少女。 回首人的這一生,少年時的青澀時光,是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候,嬉笑怒罵,縱情肆意。 即便有一天我們老去時,回首過往,依舊記得當年的一絲情動,看著相冊里的老照片,黑白的底色,少年時光依然是一生中最鮮明美好的年華。 最后,愿每個人的少年時光,都能如易安筆下這般單純可愛,無憂無慮,也愿每個成年人,走出半生歸來,還能如少年時那般陽光可愛。 ??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