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蘇寫思念,“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思念之情,一時一刻都不消除散盡。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p> 夜深了,入夢了,思念在夢里也不曾斷掉。 妻子臨窗對鏡,梳妝打扮,昔日恩愛種種浮現(xiàn)眼前,卻又是在夢中,好生無奈。 如此細致的描寫,能勾起無限思緒。 細節(jié),給古詩的創(chuàng)作以繪神凝練、婀娜多姿的神韻。 于煮茶而言,細節(jié)能成就一壺芬芳持久,韻味無窮的好茶。 喝慣了沖泡白茶,就想著換一換喝煮出來的白茶。 那么煮白茶有什么細節(jié)是需要注意的呢? 這七大細節(jié),就在本文之中,請悉知! 《2》 煮白茶有什么好處? 沖泡白茶和煮白茶是兩種不同的喝茶手段,不論是那種方式出來的茶湯都各有各的滋味。 沖泡的白茶,在沸水的澆注下,快速出湯,清新的茶香縈繞,隨著煙氣不斷氤氳。 細品一口,清爽甘甜,柔中帶勁。 煮出來的白茶感受到的風味則不同,它的茶湯更加成熟沉穩(wěn),醇熟感伴隨著茶湯的淡淡清香,另有一番風味。 在煮的過程中,茶葉不斷翻滾,其中的內在物質在高溫的作用下被充分激發(fā),讓茶湯醇滑柔韌。 這其中的清甜綿柔感,就來自于茶葉中的果膠物質。 如此一來,品一品煮的白茶,不僅能體會到不一樣的滋味,還能將內在物質充分利用,達到物盡其用的效果。 《3》 煮老白茶還是新白茶? 新白茶和老白茶都適合沖泡,沖泡出來的風味不同,卻各有韻致。 沖泡出來的新白茶湯水是清潤淳和的,如同不媚世俗的清蓮一般,鮮爽輕盈,不失飽滿。 沖泡出來的老白茶湯水漿感十足,綿柔有勁道。 但就煮而言,新白茶并不適合,老白茶才是最佳選擇。 新白茶內部的茶多酚和咖啡堿物質,沒有經(jīng)過長時間的陳化,處于較為活躍的狀態(tài)。 用煮的方式來飲用新白茶的話,這類物質就會導致茶湯出現(xiàn)苦澀感和發(fā)麻感。 新白茶的滋味是清甜柔和的,烹煮的方式將這一特色磨滅,留下的苦澀還會將其毫香和花香盡數(shù)遮蓋。 有一定年份的老白茶經(jīng)過時間的陳化之后,其內在物質不斷的分解和轉換,沉淀出獨有的藥香和陳香。 經(jīng)過煮沸,茶葉的藥香和陳香被激發(fā),茶湯變得柔和有漿感,滋味更加醇熟。 因此,新白茶不適合煮,選老白茶更有滋味。 《4》 怎么煮老白茶? 煮老白茶講究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要想煮好一壺茶,首先器皿要用對。 選擇玻璃壺是煮老白茶的不二選擇。 玻璃壺透明的壺身,有助于在烹煮的過程中不斷地觀察茶湯的變化,帶來一場煮茶的視覺享受。靜靜地看著茶葉浮沉上下,就好似人生,于片片茶葉中感知些許生活的禪意。 玻璃壺不吸收茶香,能夠最完整地保留老白茶的香氣,還原白茶本真的清香。 以煮2015年的老壽眉餅為例,水量為300-400ml,此時投茶量為2-2.5克,這樣的茶水比例能夠保證茶湯的清潤,不造成苦澀感和寡淡感。 放多了,苦;放少了,則淡。 不多不少,剛剛好。 水一沸騰,投茶適宜,最后迅速出湯,即可品茶,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5》 白茶能煮幾次? 白茶能煮幾次,沒有具體的標準和答案。 品質越好的白茶也就越耐煮,品質差的白茶煮個一兩回可能就已經(jīng)江郎才盡,沒有什么價值了。 高山上的白茶品質來得更好一些,內含物質更加豐富。 在一次次的沸騰之中不斷地發(fā)散內在物質,直到耗盡,還留有一絲余香。 直接煮干茶也比煮沖泡過后的茶葉葉底來得耐煮。 直接投干茶,適量的情況下能煮個五六回,但是將經(jīng)過沖泡后三四次的5克的葉底茶量用來投茶,煮上個兩三回,也就盡興了。 沖泡過后的茶葉的內在物質,通過煮的方式進一步被激發(fā),既不浪費,又能同時感受到?jīng)_泡和煮帶來的兩種風味。 先泡后煮,不失為喝老白茶的好選擇。 《6》 冷水投茶還是熱水投茶? 喜歡茶湯濃郁的人會選擇用冷水投茶,喜歡茶湯更加清潤的人會選擇用熱水投茶。 冷水還是熱水投茶都是個人口味的選擇,沒有絕對的標準。 用冷水煮老白茶,老白茶的內在物質隨著水溫的升高不斷地加快釋放,等待沸騰的時候,茶湯濃郁稠滑,香氣和滋味達到富余的狀態(tài),讓人身心舒適,溫潤又解燥。 熱水投茶能比冷水更方便地控制茶湯的濃度,保留茶湯中的清爽感,煮出一壺清潤醇滑的茶湯。 《7》 續(xù)水用沸水還是冷水? 答:依據(jù)個人口味來選擇。 如果你想喝濃一些的茶湯就續(xù)冷水,茶葉隨著水的溫度不斷升高,慢慢釋放滋味,等待再次沸騰之后,一壺香氣濃郁的茶湯就出爐了。 如果在喝第一壺的時候就感覺茶湯已經(jīng)足夠濃郁了,想要清爽一些就可以用熱水續(xù)茶湯。 這時,沸騰所需要的時間會變短,內含物質不會一直過多的釋放,茶湯也能更加的清爽軟糯。 《8》 煮茶時間如何把握? 把控好煮茶的時間是茶湯口味是否純正的關鍵一步。 煮茶不宜過慢,沸水燒開,立即投入干茶,等到水面再沸,就可以關閉電源,停止加熱,靜置一旁。 此時的壺內茶葉還在不斷的翻滾沸騰,咕嚕嚕的沸騰聲點綴著這閑情,添了幾分閑趣。 茶壺停止沸騰后,翻滾聲也隨之消弭,就可以快速地倒出茶湯,品上一杯好茶了。 那對于沖泡過后的茶葉葉底又改怎么把握時間呢? 在沖泡的過程中,茶葉葉底的內在物質已經(jīng)被消耗和釋放了一部分了,要想繼續(xù)激發(fā),時間就需要稍微長一些。 將葉底投入沸水之中,繼續(xù)沸騰,觀察茶湯的顏色變化,待到茶湯呈現(xiàn)出赤金色時即可關閉電源。 利用余溫繼續(xù)激發(fā)內在物質的揮發(fā),靜置片刻,就可以倒出茶湯,慢慢享受了。 《9》 一步一步,煮茶得細細琢磨。 于細節(jié)之處,煮一壺好茶,品一杯茶香。 煮茶有道,投茶三兩克,山泉四五沸,閑情六七時,茶香萬里遠。 就這樣,茶湯在這濃郁醇滑的細節(jié)之中,露出妙不可言的茶韻和魅力。 多少適宜的茶水比例,不偏不倚的煮茶時間,適宜的投茶方式等待細節(jié),都是影響白茶滋味的關鍵。 請把握好七大細節(jié),讓茶更香更淳。 |
|
來自: 泛海乘風 > 《0190204①. 烹茶方法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