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從哈佛耶魯到北大清華,當高校正在被女學霸占領,我們的男孩真的垮了?

 昵稱535749 2019-11-15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放眼如今的大多數高校,“女多男少”儼然成為常態(tài)。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女生通過高考成為普通高校學生的比例持續(xù)攀升。去年,全國報考研究生人數為238萬,其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更是達到了62%,相當于男考生的1.6倍。

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女生占全部錄取學生的比例,1999年為40%,2007年達到53%,2013年則達到55%,此后差距也越拉越大。

500

圖片來源:Google

同樣的狀況不僅在中國突出,甚至成為了一種國際現象。

每年,以哈佛耶魯為代表的美國8所藤校在中國大陸總計招收150名左右的學生,其中女孩約在100人左右,而男孩卻往往不足50人。

根據美國教育部數據,早在2009年,美國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獲得大專、學士、碩士學位,甚至是博士學位的人數都超過男性,女性獲得了57%的應用科學學士學位和58%的碩士學位。

500

圖片來源:Google

2014年3月,英國大專院校招生服務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英國國內申請大學的學生中,女生比男生多出8萬人,而且這一趨勢還將繼續(xù)。

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則稱,女孩在學術表現上優(yōu)于男孩的現象放之四海而皆準。其可靠性幾乎等于不證自明的公理,而且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從哈佛耶魯到北大清華,當高校的女學霸越來越多,傳說中的男孩危機真的出現了嗎?

我們的男孩真的跨了?

就教育界的整體狀況而言,學生的女強男弱已經是常態(tài)?!?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邵志芳曾這樣說。

當這個狀況反映在高校攻讀各學位的女生人數上,除了女博士生僅占36.93%不足半數之外,女碩士占51.65%,女性本??粕_到52.12%。

與此同時,近年來“狀元郎”向“狀元花”轉變的趨勢也已突現。

500

圖片來源:Google

中國教育報記者曾對高考狀元的統(tǒng)計發(fā)現:1999-2008年間,高考狀元中男生的比例由66.2%下降至39.7%,其中,文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47.1%降至17.9%,理科狀元的男生比例由86.1%下降至60.0%。

根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全國高考狀元性別比例調查發(fā)現,最近10年來女狀元稱霸全國17省,江蘇、吉林、北京的女性占比超過70%。數據顯示,女性比例上升至達53.41%,男性占46.59%。

其中,2007-2016年全國理科狀元中,男狀元始終占據明顯優(yōu)勢;而在全國高考文科狀元中,女性已經遠超男性,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稱霸全國考壇。全國17個地區(qū)的女狀元比例超過男狀元,江蘇、吉林和北京三省市女性狀元所占比例超過70%,雄踞全國各地區(qū)前三甲。

500

數據來源: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

而在大洋彼岸,紐約時報曾發(fā)文《美國的男孩垮了》。文章寫到,男生在學習障礙、行為障礙、社會適應障礙等各種障礙中,存在的問題均多于女生。

男孩更容易沾染上各種成癮行為。


文章中提出,過去的50年重新定義了在美國身為女性的意義。

今天的女孩被告知,她們可以做任何事,成為任何人,她們已經充分接納了這樣的信息:在學校里,她們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超過男生。

500

圖片來源:時代雜志

在過去數年里,隨著平權運動的展開關于女性氣質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的形式與表達,人們一直在展開討論,女孩們也成為了這些討論的受益者。

但是,男孩們卻落后了。

太多的男孩被困在同一種令人窒息、早已過時的男子氣概模板之中。

500

圖片來源:Google

從生理角度上來看,有研究證實:3.5歲女孩的大腦語言區(qū)相當于5歲男孩的水平,在幼兒小學階段,男孩的生理發(fā)育、心理發(fā)育都落后于女孩。

英國學者杰夫·哈曼對男孩的心理落后提供了量化結論:在11歲時,男生口語能力、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發(fā)育水平分別比女生晚11、12和6個月。

在學業(yè)壓力不斷下移的今天,許多男孩已經跌倒在起跑線上。

500

圖片來源:Google

女孩對自我的期待和要求提高

而就在“男孩危機”的輿論甚囂塵上的同時,當我們把目光投注到那150萬選擇成為“學霸”的女孩身上,卻發(fā)現她們眼前的路其實并不好走。

22歲的女大學生葉米就讀于中國一所211大學的非王牌學院,每年為社會輸送的人才顯然是供大于求。

眼下,大四的葉米和身邊無數同學們一樣,必須迅速用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的時間,決定自己未來人生的方向。

500

畢業(yè)時,求職的人向左,考研的人向右

圖片來源:Google

葉米從宿舍搬出去后,就在學校附近的考研房里宅了好幾個月,同時做著校招與研究生考試的兩手準備。

教輔資料,買;面試攻略,買;

張雪峰的視頻,買;

提神健腦的營養(yǎng)品,買。

葉米雖然足不出戶,卻創(chuàng)下了大學期間最高消費的紀錄。

500

圖片來源:Google

這還不夠,每天中文外語結合,學習不累;再加跑步7圈,自可強身健體。在畢業(yè)前很長一段時間,葉米都是苦著心志,勞著筋骨,好友看著她日日憔悴的“慘狀”,都說是“天降大任”也不為過。

但他們不知道,如果不拼到這種程度,葉米可能就要回老家,接受被安排的工作,被安排的相親,然后安分守己地老去??

危機感是努力生存的核心原動力,雖然女孩仍然面臨著男權社會中的大量障礙,但相比懵懵懂懂的男孩,她們已經日益做好進入戰(zhàn)場的準備。

我們要比男人優(yōu)秀得多才能被看見

研究生畢業(yè)的麥子今年26歲,在邁入社會的第一刻,忽然發(fā)現:

求職市場里最先成功的還是男性。

據全國婦聯(lián)婦女發(fā)展部一項調查顯示:56.7%的女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感到“女生機會更少”。除招聘公告上直接寫明類似“僅限男性”的顯性歧視外,隱性歧視更多,也更難以防范。

很多單位在簡歷篩選、面試等環(huán)節(jié)就把女性自動“屏蔽”掉了。

500

圖片來源:Google

女生在工作過程中也往往會面臨著工資、福利、晉升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某校園招聘網站統(tǒng)計的2018年應屆畢業(yè)生求職狀況數據顯示,43.25%的男生在1個月內找到了工作,而66.37%的女生用了2-5個月的時間才下定決心。

網站另做了調查,發(fā)現男畢業(yè)生在找工作時看重薪酬及工作的挑戰(zhàn)性;而女生則會更仔細地考慮工作的后續(xù)發(fā)展前景、晉升空間與穩(wěn)定性。

 500

圖片來源:鳳凰財經

一項調查顯示:近70%的女生和超過40%的男生都認為“女性成功的渠道沒有男人多”,78%的女生和近60%的男生都認為在求職升遷方面“男人更容易獲得更好的機會”,認為機會均等的女生只有16%,男生則為25%。

醫(yī)藥學專業(yè)的燕子念完3年研究生,在同一個科室遇見了大學畢業(yè)就出來工作的同班同學。她無法計算,這三年時間究竟是自己學得多,還是老同學賺得多。

25、26歲,正是女性適婚、適育的年齡,這時候求職的你在企業(yè)的眼中,就是即將要白領生育津貼的虎狼。患有嚴重被害妄想癥的HR,更是生怕你就是沖著福利保障而來,卸了貨就辭職。

500

圖片來源:Google

即使是不存在崗位限制的文科類專業(yè),即便女生的專業(yè)成績、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都優(yōu)于男生,但在求職時依然會遭遇困難:用人單位更傾向于要男生。

而且,用人單位的理由很充分。比如:中小學校會說“學校里不能全是女老師”;新聞媒體說“一些有危險的采訪任務,還是派男記者去更放心”。

在種種社會現實面前,女生在學歷上的優(yōu)勢無法轉換為就業(yè)優(yōu)勢,她們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才有可能爭取被看見。

“平衡家庭和事業(yè)”只是女性考慮的問題?

工作之外,在一個當代女性“天然可以出門工作”的時代,她們所要承擔的家庭責任卻沒有相應減少??瓷先ヂ殘龇蚱薷饔幸环莨ぷ鳎饔幸粋€家庭,但在社會期許他們在家庭中扮演的戲份卻相差太多。

500

圖片來源:日劇《東京女子圖鑒》     

從白領媽媽的工資不足以支付保姆費用的討論,到“40歲女演員”無戲可拍的事業(yè)危機,再到如今女性在求職時面臨的性別歧視……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熱議的關于女性的話題,也讓我們看到,不同年齡段、不同行業(yè)、不同身份的女性,都在面臨著如何發(fā)展事業(yè)、如何平衡家庭、如何實現自身價值的問題。

500

圖片來源:Google

平衡家庭和事業(yè)從來就是女性的兩難命題,而不是男性的,無論在文化上、制度上還是政策支持上,都讓男性擁有“以事業(yè)為重”而可以適當減少家庭責任的特權。

當一個男性高管長期加班熬夜,帶領團隊沖業(yè)績,人們很少去考慮他們是否因此疏于照顧家庭,而是夸他敬業(yè)愛崗。

而一個這樣的女性高管就可能不一定了。

500

圖片來源:Google

“工作狂,怪不得到這把年紀還沒嫁出去”、

“一定是還沒生小孩,所以下班也不急著回家,盡折騰下屬了”

很少有人會從是否影響家庭的視角來衡量男性的作為,而一個在家庭中沒能“履行義務”的女性即使在工作中盡職盡責,仍然會被視為是有重大缺陷的,是個沒能扮演好妻子或母親角色的“不完整的女人”。

這根本就是大型雙標現場。

500

圖片來源:Google

500

顯然,女性對自身對高要求和高期待,讓她們愿意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無論男女,并不會因為沒有扮演某個社會角色而變得不完整,而女性的獨立,也從不意味著與男性角色的對立。

這些背負利劍和鎧甲的女孩,很可能是因為被要求著堅強,才跌跌撞撞地強大起來了啊。

參考資料:

藍小姐和黃小姐  為什么現在的女人比男人拼多了?

新周刊為什么女研究生越來越多了?

遇言不止 男孩危機,為什么華裔男孩上哈佛比女孩更難?

騰訊網 大數據揭秘:歷年高考“狀元”都去哪兒了?

紐約時報 《美國的男孩垮了》

百度詞條 男孩危機

艾瑞森中國校友網 校友會2017年高考狀元性別調查,女狀元稱霸17省

作者: 小林君,精英說作者,英國文化研究領域海歸,用心碼字。

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fā)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里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