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前幾天這樣問我,我并沒有詫異,因為平時我們就有意識的引導(dǎo)他的金錢觀點。在這之前我跟奶爸有討論過這個問題。 我告訴孩子:我們家沒有很多的錢,但是可以保證我們的正常生活。因為爸爸媽媽通過努力工作去獲得金錢,可以滿足我們生活中的所需。但是這是爸爸媽媽的錢,不是你的錢,你要閱讀,學(xué)習(xí),勤勞,你長大了才能賺到你自己的錢,你賺錢了才可以實現(xiàn)你想要的東西,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甚至你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正確獲取金錢的方式在我們家,孩子有自己的小金庫,這些錢是通過他自己的勞動獲得,他可以自由支配這些錢。他幫我們做事情,比如收拾衣服、幫我們按摩或者他很出色的做好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會獎勵他一些錢,但是掃地、倒垃圾這類家務(wù)是沒有收入的。 前者是他為我們服務(wù),他付出了勞動應(yīng)該得到報酬。后者是為小家庭服務(wù),他是這個小家庭中的一員,他有責(zé)任和義務(wù)參與到家庭工作中。 孩子所在的幼兒園也有這樣的課,每個孩子在圩日可以從老師手上領(lǐng)取一枚金幣。金幣可以買集市上自己想吃的美食、玩游戲。但是金幣只有一枚,如果想要更多,孩子可以制作美食來賣,還可以到別的餐點去打工,或者玩游戲比賽獲得。 圩日結(jié)束還剩余的金幣交給老師存起來,下次圩日再用。遇上圩日課的日子,孩子回家會開心的跟我分享他當(dāng)天用什么方法賺到多少錢了、有多少存款、比賽游戲要注意哪些規(guī)則、他把金幣化到哪里了。 孩子在家庭和幼兒園老師的引導(dǎo)下,他會明白金錢是需要通過勞動去獲取,這些錢是屬于他的,他有支配的權(quán)利,他可以存起來,也可以拿去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金錢的安全感我有個親戚,他有一份收入可觀的穩(wěn)定工作,父母是開加工廠,在我們當(dāng)?shù)厮彝ソ?jīng)濟收入是很高的 了。但是呢,他這個人特別摳門,從來不帶孩子去收費的公園、一小時的路程絕對步行、買菜永遠(yuǎn)卡在收攤前20分鐘等等。因為這些生活習(xí)慣,愛人與他產(chǎn)生很大的分歧。 我們都叫他葛朗臺。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飯聊到童年,他說他很小的時候家里很窮,父母帶著他一路奔波,租一塊荒地搭帳篷安頓下來,那時候生活特別窮,一毛錢恨不得分成兩半用,為了節(jié)約開支使盡各種方法,后來生意變好,可是父母始終跟他說不要亂花錢,這個月生活費還沒有著落呢,第一次吃冰激凌是他大學(xué)后,甜蜜的感覺讓他覺得幸福又充滿犯罪感。 我覺得父母為了杜絕孩子養(yǎng)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xí)慣,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哭窮”,整天讓孩子面對父母為錢發(fā)愁、抱怨的臉,這讓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他很難安心學(xué)習(xí),也很沒有自信。 <img src="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11/1418/175613919_5_2019111406274050" img_width="658" img_height="439" alt="與孩子" 談錢“很重要'="" is_gif="false" data-index="4"> 金錢是孩子進入社會的必修課當(dāng)孩子問我家里有錢嗎?我給孩子一個承諾: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證你學(xué)習(xí)和生活的費用,哪怕我們以后遇到金錢困難,爸爸媽媽也有辦法解決,你長大了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chuàng)造財富。 孩子內(nèi)心安定了,心智才能得到良好的發(fā)揮,在跟同伴交流的時候沒有自卑,在待人接物上做到不卑不亢。 除了賺錢還有個人的興趣愛好、金錢以外的美好追求,這些追求就是我們的精神財富,它豐富我們內(nèi)心的精神世界,增強我們氣質(zhì)和個人修養(yǎng),最終使我們成為精神富足的人,這才是我們追求的人生。
|
|
來自: 十三月安謹(jǐn) > 《家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