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霍尊曾《經(jīng)典詠流傳》中演唱了王維的這首詩。空靈的嗓音,把觀眾帶到了詩詞中描繪的美好意境中,仿佛月光在流動,竹荷在搖動。點評嘉賓康震說:“這首歌讓我們歸于平靜,找到內(nèi)心的美好”。 這首山水田園詩,寫盡了自然之美,表現(xiàn)了人格之美,寄托了情懷之美。通篇比興,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 ![]() 古詩今譯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新雨一場, 夜晚降臨已感到了初秋的薄涼。 松隙間灑下明月那皎皎清光, 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竹林喧響姑娘歸來洗完了衣裳, 蓮葉輕搖是輕舟在穿梭搖蕩。 春日的芳菲不妨在記憶里珍藏, 秋日的山中自可以久留欣賞。 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yè)時所作。描寫的是初秋時節(jié)山居所見雨后的黃昏景色,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輞川別業(yè)今已不存,原是宋之問的輞川山莊,宋之問失勢后落入王維手中。詩人在這里寄情山水,參禪悟理,學(xué)莊信道,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詩詞賞析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翱丈健眱勺贮c出此處有如世外桃源。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霽,萬物一新。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繭齋詩談》:“空山”兩句,起法高潔,帶得通篇俱好。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將晚,皓月當(dāng)空;群芳已謝,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水淙淙。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fā)光,生動表現(xiàn)了幽清明凈的自然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達(dá)到了藝術(shù)上爐火純青的地步。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里傳來陣陣歡歌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洗罷衣服相伴歸來;亭亭玉立的荷葉分向兩旁,掀翻了無數(shù)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 《唐詩歸》:譚云:說偈(“明月”二句下)。鐘云:“竹暄”、“蓮動”細(xì)極!靜極!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深處桃源仙境,自然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yuǎn)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yùn)豐富,耐人尋味。 后記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山水詩的高度贊揚(yáng)。他的山水詩空靈沖淡,幽雅悠遠(yuǎn),意蘊(yùn)無窮,具有永恒的魅力。而且憑著王維對音樂的特殊修養(yǎng),他的詩歌有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音律美。《山居秋暝》這首描寫秋日傍晚雨后山村風(fēng)光的小詩。隨意揮寫,語出自然。在詩里,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動的聲響,竹林里浣紗歸來的女孩子們的笑聲,小漁船緩緩的穿過荷花,都完美地交織在一起,象一幅清新秀麗的有聲畫,又象是一支恬靜優(yōu)美的抒情曲,我們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