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作為中華文化組成的一部分,自五代誕生起,便受到了歷朝歷代才子們的喜愛和追捧,其雅俗共賞的趣味性,迅速成為了全民皆喜的文化之一,且繁衍出了許多小分類,像喜聯(lián),春聯(lián),挽聯(lián),行業(yè)聯(lián)等等,而時至今日,仍然被廣泛的運用著,成為了中華的藝術瑰寶之一。說起乾隆,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其一生風流附雅,喜好文學,雖然詩詞歌賦做了不少,但卻沒有一首真正流傳下來,著實令人唏噓不已,而乾隆對對聯(lián)也有著特殊的情感,尤為喜愛,常常得空時與臣子們對上幾幅,聊解無趣,最經(jīng)典的莫過于這幅——“七男一女同桌凳,何仙姑怎不害羞;三宮六院多姬妾,圣明主理當自愛”,可謂是精巧至極,細細琢磨,別有一番滋味。 還有北宋的蘇東坡,大才子一個,其性格飄逸不拘,不喜迎奉,文風瀟灑自如,與知己佛印和尚更是調(diào)侃出了許多的絕對,一副副充滿了趣味,令人看后大呼過癮,像這副——“禿驢何在?東坡吃草”,巧妙融合各自人物,可謂經(jīng)典,還有這副——“狗啃河上(和尚)骨頭;水流東坡詩(尸)”,令人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日,筆者帶來一副很有趣的對聯(lián),它出自于清朝道光年間,安慶府一位才女對聯(lián)招親時與一位落魄的秀才所對,非常的經(jīng)典,少女出一上聯(lián):“孫權嫁妹,有備而來”,這上聯(lián)出的難度頗高,有著一語雙關之意,聯(lián)中既運用了一個“孫權嫁妹”的典故,熟悉三國的伙伴一定都了解這個歷史過程,孫權將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劉備,而后面“有備而來”則是一個成語,也暗指劉備,非常的精巧,那么,如何應對下聯(lián),方顯工整呢? 一位落魄的秀才便給出了一個絕妙的下聯(lián):“勾踐尋仇,無施不可”,這下聯(lián)應對巧妙,聯(lián)中“勾踐尋仇”講述的是春秋時期的故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熟悉,小時候課本上也有讀到過這個典故,而“無施不可”則是個成語,也含有深意,“施”暗指“西施”之意,都知道,這勾踐在西施的幫助之下,最終為自己,為越國,報仇雪恨了。以此為對,可謂是經(jīng)典至極,不僅對仗工整,且意境相符,堪稱一副經(jīng)典之作。 上聯(lián):孫權嫁妹,有備而來 下聯(lián):勾踐尋仇,無施不可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有更好的下聯(lián)嗎?趕緊來試試吧!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