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歌的輝煌不用多言,身為炎黃子孫,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哪怕尚未入學的孩童,也能張口背出一些簡單的詩歌,比如李白的《靜夜思》、駱賓王的《詠鵝》。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足以證明唐詩的魅力和影響力,在古代文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地位,豪放不羈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多愁善感的李商隱,都是唐代詩人中的佼佼者。 古代雖然沒有版權(quán)意識,但千辛萬苦寫出的作品,通常都會署名,或許可以憑借一首詩名揚天下。由于戰(zhàn)亂等一些原因,并非所有唐詩的能找到作者,有的只知道作者姓甚名誰,其他資料只字未提,甚至生卒年月也是個謎。今天要介紹的這首短詩,僅有28個字,卻入選《唐詩三百首》,如今成為網(wǎng)友的個性簽名。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此詩飽含哲理,稱得上數(shù)萬唐詩中的精品,卻不知其作者是何人,世人爭論上千年,也沒有弄清這個問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原本并不太出名的《金縷衣》,經(jīng)過金陵才女杜秋娘的彈唱,很快火遍大江南北,成了當時傳唱度最高的詩歌之一,所以有人把《金縷衣》的版權(quán)放到杜秋娘名下,認為作者就是她。 杜秋娘的才華確實值得佩服,但她只是李锜府上的歌女,能歌善舞,寫詩功底卻不見得很深,她唱火了《金縷衣》,并不能說明此詩由她所作,否則對原本的作者不公平。起初,時任鎮(zhèn)海節(jié)度使的李锜,偶然間遇到杜秋娘,被她的氣質(zhì)和藝術(shù)才華吸引,不惜重金把她買來當歌姬。 后來,在一次宴會上,杜秋娘以一曲《金縷衣》力壓群芳,李锜瞬間被打動了,立即把她納為妾,對她寵愛不已。前兩句“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意思很有理解,不要太在乎榮華富貴,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最應該珍惜的是美好的少年時光,畢竟“花有重開日,日勿再少年”,除了時間不可失而復得,其他都能經(jīng)過努力再次獲得。 三四兩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可用總結(jié)為“及時行樂”四個字。字面意思是:花兒盛開之際最美,如果你打心底喜歡,就大膽去努力得到,不要等到花兒謝了之后,才望著空空如也的枝頭嘆息,埋怨自己當初為何不勇敢一點,不果斷一點,世上沒有后悔藥。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是全詩要表達的含義。千百年來,此詩備受爭議,贊同者很多,反對者也不少,不管怎么說,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由自己決定,不必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小富即安是一種生活,大富大貴也是一種追求,沒有對與錯,只有選擇不同罷了,只要不違背法律和道德,哪種選擇都無可厚非。 年輕時的我們,經(jīng)常在個性簽名里寫道:“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提醒自己珍惜時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