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詩歌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唐朝的詩人有很多,比如詩仙李白,他的作品至今為人傳誦,而且他也可以稱為是唐朝詩人的代表了。不過有一個人一生僅僅寫了兩首詩,但是他只靠其中一首詩便流傳千古,他的那首詩被人稱贊,有著“以孤篇壓倒全唐”的美譽。他就是張若虛,而他的那首代表作便是《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是初唐時期的詩人,他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但是與其他人相比,他仿佛增添了許多的神秘,因為他的詩全唐僅存兩首,其他的詩都已經(jīng)失傳了。因為他是初唐時期的人,所以也就難免受到陳隋時期遺留的文學(xué)風(fēng)氣的影響。他的那首《春江花月夜》沿用了陳隋時期樂府的詩題,同時也因為受到陳隋時期的靡詩影響,在詩中也會表達(dá)出自己的人生無常的感慨。 張若虛的另一首詩是《代答閨夢還》,這首詩已經(jīng)具備了初唐的風(fēng)格,是一首五言排律詩,這是一首表達(dá)閨怨的詩,雖然詩人在寫景,但通過景來表現(xiàn)出婦人對丈夫的思念,希望遠(yuǎn)在邊疆的丈夫有朝一日能夠早日得勝歸來。這首詩雖然在名氣上沒有《春江花月夜》高,但是也不失為一篇佳作。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夠成為全唐的代表作,說明它確實有許多值得大家去推敲的地方。首先這首詩開篇四句描繪了一幅明月從大海中緩緩升起的美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在押韻對稱中為大家呈現(xiàn)了一幅海潮明月的美景,讓人陷入無限的想象之中?!敖虾稳顺跻娫??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痹谶@里詩人開始由景入情,看到海上的一輪明月,詩人不禁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探索永恒的真諦。他通過思考明白了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當(dāng)中,不過卻又一些事物是不變的。從“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開始,詩人收回了自己的思緒,又回到了對景物的描寫。 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夠成為唐朝的代表作,受到后世文人的推崇,正是因為他在寫景中抒發(fā)自己對生命,對宇宙的探索,寓情于景,文采之好,境界之高令不知道多少文人望塵莫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