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shù):941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岳飛,一代名將,是南宋時期最著名的將領,一生都在進行抗擊金兵,其有生之年兩次北伐,均大獲全勝,然而在秦檜歸國之后,岳飛便迎來一系列的災難,君臣之間的關系越來越遠,最后更是死于莫須有罪名。雖然真正決定岳飛生死的不是秦檜,一個朝廷的大臣還沒有權(quán)力決定一個國家元帥的生死吧,但是,岳飛之死秦檜在其中的作用不可謂說不大。 試想一個人總是容易受到身邊其他人的影響,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宋高宗恐怕也是這樣,岳飛在前線抗金,自然而然的身邊只剩一些文臣了,武將在南宋這個動亂的時代基本上都在抵御外敵了。 再來說秦檜,本被金人俘虜了,但是不知道金人怎么又把他放回來。而且回來之后便一心只想言和,言和這個事?lián)Q成其他人來說可能別人會覺得沒有關系。但是這話從秦檜口中說出,這不得不讓人產(chǎn)生懷疑。歷史不可能重來當時秦檜在南宋朝廷內(nèi)屬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阻止恢復;同時結(jié)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最后更是直接致岳飛死地。 岳飛之死讓人們記住了宋高宗,這件事更是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那便是自動禪皇位,宋高宗在當了36年皇帝后,1162年將皇位讓給養(yǎng)子趙昚,但是高宗是讓位不放權(quán),直到1189年死前都干涉孝宗的政策,所以孝宗很可憐是,雖然名義上在位27年,實際上只在1189年高宗死后才真正所有事情自己說了算,真正當皇帝的時間只有幾個月,估計是陰影太大,高宗病死后,孝宗在處理完后事后就將皇位內(nèi)禪于自己的兒子趙淳,是為宋寧宗。 雖然說大事做不了主,但是卻做了件人人稱贊的好事,那就是為岳飛平反,因為岳飛被害后,獄卒隗順冒險將岳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臨終前,始將此事告知其子。隗順之子告以前情,孝宗乃將飛以禮改葬在西湖棲霞嶺。1178年,為岳飛追贈謚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宋理宗時改謚忠武。 作為殺害還岳飛的罪魁禍首,高宗當時怎么就同意了呢?當時他們心里怎么想的,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我們只能猜測一二,岳飛被害后,民意沸騰,壓都壓不下去,但是高宗不能平反,所以只好交給后繼之君,而且當時孝宗把所有責任推給秦檜,說他蒙蔽圣聽,為高宗留足了面子,所以,這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