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中天八卦初釋

 無無名nnkurot4 2019-11-10

                                                      

                                      中天八卦初釋

                                              成都閻

 

     提要:本文對中天八卦概念、圖示、易理、源流進行了探索,并首次運用歸藏法對中天八卦圖進行解讀,證明了中天八卦圖的中天性,證實了中天八卦圖的均衡性,揭示了易學研究中隱藏三千多年的奧秘。 

    關(guān)鍵詞:中天八卦  歸藏  說卦傳   

 

 

 

   一、概念   

   1.中天

   易為中華文化之源。《周禮·春官》上說:“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一曰歸藏,一曰周易。其經(jīng)卦皆八,別皆六十有四?!焙笫缼缀踅哉J可易有連山易、歸藏易、周易之分,三易皆有八經(jīng)卦和六十四別卦。

關(guān)于三易的起源,一說伏羲氏畫八卦,神農(nóng)氏創(chuàng)立連山易,軒轅氏黃帝創(chuàng)立歸藏易,周文王姬昌創(chuàng)立周易。一說伏羲氏創(chuàng)立連山易,神農(nóng)氏創(chuàng)立歸藏易,黃帝創(chuàng)立周易。由于時間久遠,連山易和歸藏易的原貌我們無法得知。我們只有從現(xiàn)在能得到的易學著述里去尋找歸藏易乃至連山易的痕跡。

    晉代的干寶稱連山易為先天易,稱歸藏易為中天易,稱周易為后天易。他在《周禮注》中認為:“伏羲之易小成,為先天;神農(nóng)之易中成,為中天;黃帝之易大成,為后天。”(引自明朝何楷《古周易訂詁》)

    干寶將古易三分為先天、中天、后天三部分,中天一詞正式用來劃分易學種類。

    在此之前,《文言傳》有“先天而天弗為,后天而奉天時?!彪m然也提到“先天、后天”兩個概念,但不是對易學種類的劃分。同樣,《太玄經(jīng)》里也有“中天”一詞,也不是用來劃分易學類別的。

    宋朝易學家邵雍將易學一分為二:先天之學與后天之學?,F(xiàn)在易學中的“先天”一詞多指邵雍開創(chuàng)的先天派易學。邵雍認為伏羲八卦屬于先天之學,文王周易屬于后天之學,未論及神農(nóng)或皇帝的中天歸藏易,因此便無“中天”一詞。

    邵雍在《伊川擊壤集》中有多首詩論及“先天”:“先天事業(yè)有誰為,為者如何告者誰”;“若問先天一事無,后天方要著功夫”。朱熹認為“一事無”指“出于自然,不用安排”。即邵雍“天意無他只自然,自然之外更無天?!?/font>

    但邵雍的兒子邵伯溫遷居四川犍為后在《皇極經(jīng)世系述》里稱“唐虞者其中天而興乎,堯舜者其應(yīng)運而乎?”他雖然提到了中天一詞,然無更多論述。

    邵雍詩云:易中秘密窮天地,從來切莫教輕傳。仙人亦有兩般話,道不虛傳只在人。難道邵雍留了一手,將屬人的中天八卦隱藏了?

     此后的易學研習者少有按照干寶的三分法進行研究。僅有少數(shù)易學家如宋元之際的朱元升等沿襲先天、中天、后天一說。大部分學者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圖。

    2.中天八卦

    邵雍公開了伏羲八卦方位圖、文王八卦方位圖等易學圖示,開創(chuàng)了易學研究中的圖書學派。這些圖示有些來自于宋朝著名高道陳摶,而陳摶傳出的河圖、洛書及八卦圖到底是自創(chuàng)還是有所傳承一直是個謎。從現(xiàn)有的考古資料來看,應(yīng)該是前人遺留下來的圖示。

    宋朝朱熹將伏羲八卦方位圖及文王八卦方位圖錄于《周易本義》一書中。如圖一、圖二: 

中天八卦初釋

                                                圖一

 中天八卦初釋

                                     圖二

    朱熹在《周易本義》中注明:伏羲八卦方位圖乃邵雍先生所謂“先天之學”,文王八卦方位圖乃“后天之學”。因此,后世稱伏羲八卦方位圖為先天八卦圖,稱文王八卦方位圖為后天八卦圖。

    后來的易學研習者幾乎都以邵朱之圖為圭臬,先天八卦圖和后天八卦圖成為習易必須掌握的易圖。不管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運用,少有脫離先天圖和后天圖的規(guī)范。特別是在預測、風水等實際運用中,后天八卦圖是非常重要的圖示。

    若依干寶的先天、中天、后天之說,就可能有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后天八卦三個概念。

    如果有這個概念,那么中天八卦概念起源于何時?中天八卦圖又是怎樣的圖示?中天八卦圖有何意義、如何運用?干寶之后一千多年來少有人提及這些概念或問題,更無人解決。

    上個世紀末,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鄒學熹教授在相關(guān)著述中提到了中天八卦這個概念。中天八卦一詞便在易學界中慢慢流傳開來。

    鄒老著述頗豐,筆者幾年前曾去拜訪過他。

    這個概念是鄒老自創(chuàng)還是有其傳承?鄒老在書中自述其資料來源于蜀中蔡福裔、伍劍禪及其母親李俊卿等人??磥泶烁拍畈⒎青u老所創(chuàng),是有一定的傳承。

    吾師重慶霍斐然先生在其2013年生日當天也曾公開對弟子們說,易學是有傳承的?;衾鲜侵乐刑彀素赃@個概念存在的,只不過他公開的論著中少有提及。 

    鄒老之后,易學研習者歐陽昱北、劉林鷹、劉靄如等學者也提到了這個概念,他們專門就中天八卦進行研究并發(fā)表了相關(guān)著述。

    近年來,網(wǎng)絡(luò)上也有人提到中天八卦的概念。

    然而,目前易學界聽說過中天八卦這個概念的并不多,更別說知道中天八卦圖了。

 

    二、圖示

    南宋朱元升在《三易備遺》中提到過中天歸藏易一詞并指出了卦序:“《說卦》一篇序卦位者凡三章,其一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次二曰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次三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朱元升認為“雷以動之”幾句便是中天歸藏易的卦序。

    元朝易學家保巴提出了“中天圖”的概念。雖然保巴未用“中天八卦”幾個字,但他書中的中天圖就是中天八卦圖。

    這是保巴在其《易源奧義》中繪出的中天圖。見圖三:

             中天八卦初釋

                                             圖三

    該圖上南下北,由外向內(nèi)看。圖中有五卦卦位同后天八卦圖,而坤卦、巽卦、兌卦則與后天八卦方位不一致。該圖使得四陽卦乾、坎、艮、震歸于一邊,四陰卦坤、離、兌、巽也歸于一邊,相互旁通的陽卦、陰卦同先天八卦圖一樣處于九宮中的對宮。

保巴命其為中天圖,不知源于何處。保巴的中天圖卦序顯然不同于朱元升的。

    由于朱元升、保巴的易學著作并沒像邵雍、朱熹的書籍那樣廣泛流傳,沒有得到深入地研究與應(yīng)用,因此后世對中天八卦仍較陌生。明清乃至民國的易學大家?guī)缀鯚o人提及中天八卦的概念。當代專門研習中天八卦的易學研習者也幾乎無人知道朱元升中天歸藏易卦序及保巴中天圖的存在。

    之后,清朝人劉重庵認為邵雍后天八卦圖就是歸藏八卦圖,即中天八卦圖。

    當代人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鄒學熹教授在《易學精要》等書中繪出了中天八卦圖:

         中天八卦初釋

                                      圖四

    該圖以坤、乾、兌、艮、離、坎、巽、震為序,震卦居北,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周圍為十二地支及二十四節(jié)氣。作者認為該圖陰陽爻排列非常有序,卦和爻皆合于陰陽平衡的規(guī)律。因此他在書中很自豪地說:“這張圖可以說完全恢復了三代故物?!?/font>

    第三幅圖是王興業(yè)先生在《三墳易探微》中繪出的《歸藏》八卦次生卦序卦氣圖。見圖五:

                                 中天八卦初釋

                      圖五

    此圖上北下南。雖然作者并未將圖命名為中天八卦圖,但筆者認為,他是通過研究歸藏易而得的該圖,他認為該圖符合歸藏易理,可視為中天八卦圖。該圖卦序和朱元升的卦序一致。

    另外,學者歐陽昱北、劉林鷹等人也繪出了中天八卦圖。還有一些民間易學研習者在網(wǎng)上公開了中天八卦圖。如有人將先天八卦圖配上洛書數(shù)便稱之為中天八卦圖。還有人繪出的中天八卦圖是按照乾、艮、坎、震、坤、兌、離、巽的順序。相關(guān)信息可通過網(wǎng)絡(luò)搜索獲得。

    以上幾種中天八卦圖,筆者認為朱元升及王興業(yè)的卦序、鄒學熹的中天八卦圖才符合中天八卦原理,因其具有中天性。保巴及其他幾位學者的中天圖都不具有中天性,都難以讓人信服。 

    鄒學熹、王興業(yè)的兩幅圖看上去各不相同,其實是一幅圖。

    雖然兩幅圖的南北顛倒,但都是按照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的順序排列出八卦。

    雖然兩幅圖一個順時針排列一個反時針排列,但我認為都是朝一個方向在運轉(zhuǎn)。猶如從銀河上下兩個角度看銀河,必然以為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雖然兩幅圖起點不一樣,但是中天八卦不像后天八卦那樣嚴格對應(yīng)空間,沒有明確的東南西北劃分。中天八卦對應(yīng)的是人,沒有固定的方位,因此可以將任一卦置于北方。

    為了便于研究,筆者依舊例將九宮下方設(shè)為北方,把坤卦排在九宮圖1宮。這樣,坤、震二卦方位同先天八卦方位,乾、離、兌三卦方位同后天八卦方位。

    筆者將該圖繪成如下圖示,配上了洛書九宮數(shù)字。如圖六:

 

 

中天八卦初釋

 

  

 

 

 

                               圖六

     該圖也可以繪成八宮放射狀圓圖。 

 

    三、易理

    為何筆者認為上圖是中天八卦圖呢?因為該圖十分巧妙,蘊含了諸多中天易理。這是其他所謂的中天八卦圖不具備的。

    那該圖的中天性體現(xiàn)在哪里呢?我們得從該圖的源頭說起。

    筆者認為認為歸藏易的中天八卦同連山易的先天八卦、周易的后天八卦一樣,都記錄在《說卦傳》里。后來發(fā)現(xiàn)朱元升也持此說。 

    《說卦傳》云:“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边@里八卦的順序就是中天八卦的順序,反之亦是。鄒學熹教授所繪之圖便是反過來的順序。

    《說卦傳》后面取象的幾段文字都不厭其煩地使用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個順序來編排。整篇《說卦傳》一共用了六次這個順序。可見該序并非后人臆想而得。

    由于“雷以動之”這八句位于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間,因此依據(jù)該文句所繪出的圖示便是中天八卦圖。此為中天八卦圖中天性證明之一。

    《說卦傳》里的編排不是隨意的。先天八卦著者沒有注明各卦的方位,中天八卦也沒注明各卦方位。

    在后天八卦順序“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這八句之后緊接著就是后天八卦方位:“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yǎng)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舱咚?,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font>

    為什么不注明先天八卦、中天八卦的方位?筆者認為只有后天八卦才需要方位注解,因為后天八卦嚴格對應(yīng)方位。先天八卦和中天八卦都不嚴格對應(yīng)方位。特別是中天八卦,對應(yīng)的是人而不是方位。

    孔子之后兩千多年來,絕大多數(shù)易學研究者似乎并未對《說卦傳》這幾段進行過更多的思考。要么囿于權(quán)威,要么不得其法,都未能窺得其中奧妙。

    邵雍雖然提出了先天、后天兩個概念,卻與中天八卦擦肩而過。是視而未見還是隱而不宣?

    幸好《說卦傳》該段文字一直傳了兩千多年。該段文字繪成圖后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八個卦陰陽得配有序運行。乾坤相依、艮兌同伴、坎離偕行、震巽齊進。秩序是該圖最基本的原理。夫妻正配,陰陽協(xié)調(diào)。少、中、長、老排列組合井然有序。這正是人倫社會應(yīng)該遵守的規(guī)則。 

    好一幅陰陽和諧的人倫秩序圖!這是該圖中天性證明之二。

    除此之外,該圖還有中天性嗎?當然有! 

 

    四、歸藏

    接下來我要介紹中天八卦運行和推算的方法或規(guī)則。筆者(QQ:761159866,手機:15108371656)稱其為中天八卦運算法則。

    三易各有運算法則?!吨芏Y·春官》上說:“太卜掌三易之法?!笨梢?,三易不是三種易書,而是三種不同的易學方法。

    是哪三種方法呢?古往今來的學者皆未能完全揭示出來,特別是連山易的運算法則根本無人知曉。歸藏易和周易的運算法則都有相關(guān)痕跡。

    吾師重慶民間易學家霍斐然老先生精研易學及術(shù)數(shù)七十余年,曾得多人傳授,加之獨立思考,因此研易碩果累累。他于本世紀初公開了易學千古之謎歸藏易的運算法則---歸藏法。

    霍老所公開的歸藏法符合“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易理。將兩卦并排,各爻分別橫看,凡是陰陽屬性相同的兩爻歸藏后都為陰爻,一陰一陽兩爻歸藏后都為陽爻。如:

    ☶+☱=☰  ☵+☶=☴  ☱+☴=☲       

    這就是歸藏易所使用的方法,區(qū)別于連山易和周易的方法。該法還可以將幾個卦一起歸藏。

    該法運用領(lǐng)域非常廣,可用于預測、推命、擇吉、風水、趨避等諸多領(lǐng)域。

    我用歸藏法將中天八卦圖進行運算發(fā)現(xiàn)了許多奇妙的信息。

    首先,將中天八卦圖對宮兩卦分別歸藏。即將洛書1、9宮之卦歸藏得離卦,2、8宮之卦歸藏也得離卦,3、7宮之卦歸藏還是得離卦,4、6宮之卦歸藏仍然得離卦。若將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這樣歸藏就不會出現(xiàn)這個結(jié)果。

    ☷+☲=☲  ☳+☶=☲

    ☴+☱=☲  ☵+☰=☲

    離卦在霍老看來是人卦。這是很多易學研究者都沒發(fā)現(xiàn)的奧秘。

    為什么說離卦是人卦?筆者在《易經(jīng)》中找到了答案。

    我們知道八卦都可以指人,且有老少中長之分,離為中女。為何離卦又指人呢?原來,當八卦在泛指事物時,離卦特指人,區(qū)別于其它卦。

  《說卦傳》記載了“離為日”。離卦象征著太陽,卦象引申開來離卦就為王、為君、為主人、為君子等。

    此象很難發(fā)現(xiàn),易界少有人知。但仔細閱讀《易經(jīng)》,在卦名、卦辭和爻辭中都能發(fā)現(xiàn)其蛛絲馬跡。

    卦名中就有天火同人、風火家人兩卦。兩卦皆含離,卦名都有人。

    卦辭中離卦有多處指人。如:家人卦有“利女貞”,未濟卦有“君子之光”,豐卦有“王假之”等卦辭。

    爻辭中離卦指人的也多見。離卦上九爻有“王用出征”。同人卦初九爻有“同人于門”,六二爻有“同人于宗”,九三爻有“家人嗃嗃”。豐卦初九爻有“遇配其主”。明夷卦初九爻有“君子于行”、“主人有言”。既濟卦九三爻有“小人勿用”。旅卦上九爻有“旅人先笑后號咷”。

    因此,以離卦為人并不牽強。離卦在《周易》中指人,在歸藏易里也能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卦象信息。

    中天八卦在洛書對宮中兩兩歸藏皆得人卦。這是中天八卦圖中天性證明之三,也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一。

     這是多年來易學界不明白或不愿意認可鄒學熹等所繪中天八卦圖中天性的原因,因無人運用歸藏法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

    后來筆者還發(fā)現(xiàn),中天八卦圖和歸藏法結(jié)合起來,其中蘊藏著許多的奧義。下面筆者首次將歸藏出來的信息揭示出來。以此證明只有通過歸藏法進行運算,中天八卦的奧秘才能顯示出來。具體內(nèi)容如下:

    其一、中天八卦圖中全部卦歸藏后得坤卦。

    ☷+☰+☱+☶+☲+☵+☴+☳=☷

    萬物皆歸藏于坤,這是歸藏易的重要體現(xiàn),所以鄒學熹認為歸藏易以坤為首,他將坤卦置于中天八卦圖首位。這樣處置或許源于當時的歷法。

    其二、中天八卦圖中生數(shù)宮之卦與成數(shù)宮之卦歸藏后都得乾卦。即1、6宮,2、7宮,3、8宮,4、9宮各宮之卦分別歸藏后都得乾卦。

    ☰+☷=☰     ☳+☴=☰

    ☵+☲=☰     ☶+☱=☰

    東南西北都是乾卦,可見四方力量非常均衡。連接四方和中央就可以得到這樣一幅圖:

          中天八卦初釋    

             圖七

    這是佛教中的卍字圖,它與銀河系形狀近似,其中奧義無窮。中天八卦里面也隱含著這樣一幅圖。歸藏后的四個乾卦猶如四個旋臂,其力量或能量是均衡的。

    如果說對宮歸藏都得離卦體現(xiàn)了能量的交換與對等,那么生數(shù)宮與成數(shù)宮各卦歸藏都得乾卦則體現(xiàn)了能量的分散與均衡。這都是人倫社會所應(yīng)遵循的準則。

這是中天八卦圖中天性證明之四,同時也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二。

     其三、中天八卦圖里四正宮四卦歸藏后得坤卦,四隅宮四卦歸藏后也得坤卦。

       ☷+☴+☲+☱=☷ ☰+☳+☵+☶=☷

    正宮和隅宮能量均衡,這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三。同時也可視為揭示了人類社會男女力量對等,人們應(yīng)平等共存的道理。 

    可見中天八卦圖是一種巧妙的排列。 

    其四、任意三正宮之卦歸藏后得另一正宮卦。如:

    ☰+☶+☵=☳

    任意三隅宮之卦歸藏后也得另一隅宮卦。如:

    ☷+☱+☲=☴

    可見中天八卦圖中各卦互相關(guān)聯(lián),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互相依存的道理。

    其五、如果將八宮用一條直線分成兩部分,每部分各包含四卦,那么每四卦歸藏后與另四卦歸藏后都得同一卦。

    6、1、8、3宮各卦歸藏后得坤卦,4、9、2、7宮各卦歸藏后也得坤卦;

    1、8、3、4宮各卦歸藏后得離卦,9、2、7、6宮各卦歸藏后也得離卦;

    8、3、4、9宮各卦歸藏后得坤卦,2、7、6、1宮各卦歸藏后也得坤卦;

    3、4、9、2宮各卦歸藏后得離卦,7、6、1、8宮各卦歸藏后也得離卦。

    由此可見,洛書外面八宮每四卦之間能量分布非常均勻。這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四。

    其六、從坤宮開始,將中天八卦圖逆時針隔宮歸藏都得兌卦。即將1、7宮,6、2宮,9、3宮,4、8宮各卦分別歸藏都得兌卦。

    由此可見,洛書外面八宮逆時針旋轉(zhuǎn)能量分布也很均衡。這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五。

    可見中天八卦圖是一種精妙的排列。

    前面是中天八卦在九宮外旋轉(zhuǎn),我們稱之為轉(zhuǎn)宮。如果依洛書九宮數(shù)字順序從1宮到9宮,即洛書飛宮,中天八卦組合還有規(guī)律嗎? 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是筆者依洛書飛宮順序歸藏后的幾種情況。

    其一、依洛書飛宮數(shù)字順序,1、2、3、4宮各卦歸藏后得坤卦,6、7、8、9宮各卦歸藏后也得坤卦。

     ☷+☶+☴+☵=☷  ☰+☱+☳+☲=☷   

    這是洛書飛宮前四宮和后四宮之間的能量均衡。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六。 

    其二、洛書飛宮相鄰兩宮各卦歸藏后都得艮卦。即1與2宮,3與4宮,6與7宮,8與9宮各卦歸藏后都得艮卦。

    ☷+☶=☶  ☴+☵=☶    

    ☰+☱=☶  ☳+☲=☶          

    這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七。

    其三、洛書飛宮前四宮即1、2、3、4宮任意三宮各卦歸藏得另一宮之卦,洛書后四宮即6、7、8、9宮任意三宮各卦歸藏得另一宮之卦。如:

    ☷+☵+☶=☴  ☳+☱+☰=☲   

    這同樣揭示了洛書前、后各四宮的互相依存的道理。

    可見中天八卦圖是一種奇妙的排列。

    其四、將洛書飛宮旋轉(zhuǎn)90度或180度或270度,也就是以洛書四正宮任一宮為1宮。將旋轉(zhuǎn)后新的1、2、3、4宮任三宮之卦歸藏得另一宮之卦,將旋轉(zhuǎn)后新的6、7、8、9宮任三宮之卦歸藏仍得另一宮之卦。

    其五、從1宮開始,將洛書飛宮隔一宮之卦歸藏都得巽卦。即將1、3宮,2、4宮,6、8宮,7、9宮各卦歸藏都得巽卦。這是洛書飛宮隔宮能量的平等。

    這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八。

    其六、將1、4宮與2、3宮各卦分別歸藏得坎卦,將6、9宮,7、8宮各卦分別歸藏也得坎卦。

    這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九。

    其七、將洛書飛宮前后四宮交叉歸藏,即1、8宮,2、9宮,3、6宮,4、7宮各卦歸藏之后都得震卦。

    這是中天八卦均衡性證明之十。

    不管是轉(zhuǎn)宮還是飛宮,中天八卦多種方式歸藏后都出現(xiàn)了均衡。

這是一種怎樣的均衡?幾盡完美的均衡!

    可見中天八卦圖是一種絕妙的排列!

    中天八卦圖只有通過歸藏這種運算法則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感謝吾師霍老傳出的歸藏法!

    前面我是將中天八卦裝入洛書九宮,通過歸藏法發(fā)現(xiàn)了中天八卦九宮中的均衡規(guī)律。下面筆者再將中天八卦圖裝入立方體,其間的均衡分布讓人嘆為觀止!如圖:

        中天八卦初釋

                           圖八

    該圖六面八角,四陽卦居上四角,四陰卦居下四角,且夫妻對應(yīng)。

    筆者發(fā)現(xiàn),立方體六個面中,每個面四角上的卦其陰爻總數(shù)都是六個,陽爻總數(shù)也是六個。不但如此,每個面上四個卦歸藏后都得坤卦!陰陽爻居然組合得天衣無縫!

    可見中天八卦圖是一種神妙的排列!

    前面筆者一共用了十余種方式分別歸藏,揭示了中天八卦圖均衡分布的奧秘。這是先天八卦圖、后天八卦圖所不具備的,也是其它中天八卦圖所不具備的。

    不管將中天八卦順時針排列還是反時針排列,都會發(fā)現(xiàn)其中神奇的均衡。大家也可以用歸藏法發(fā)現(xiàn)鄒圖美妙之處。

    中天八卦的均衡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的均衡。均衡中有秩序、有變化、有交融、有消長。均衡中蘊藏著對立、統(tǒng)一、和諧、圓滿。

    如果說先天八卦圖體現(xiàn)了對待,后天八卦圖體現(xiàn)了流行,那么中天八卦圖就體現(xiàn)了均衡。

 

    五、源流

    如此神奇的中天八卦圖如何產(chǎn)生并流傳的呢?

    從神農(nóng)氏或黃帝到周文王,數(shù)百上千余年的時間里中天易都被廣泛運用,可如今卻消失得幾乎一干二凈。文王之后三千年來,中天易更是無人知曉。

    好在孔子仍留有些許蛛絲馬跡,使我等能管中窺豹。 

    1.《說卦傳》

    目前最古老的易學資料很少有中天易的記載,從帛書到楚簡甚至甲骨文都難以發(fā)現(xiàn)中天八卦的起源。

    《說卦傳》依次三種卦序,正好對應(yīng)先天、中天、后天三種分類。讓我們不對中天八卦的概念產(chǎn)生懷疑,確信有這樣一種排列。

    筆者相信孔子是讀過歸藏易遺文的,不然不會憑空記錄這幾句。但他可能不知歸藏法為何物,他只是將前人的中天八卦順序記錄下來,留下千古謎題讓后人破解。

    筆者以為,《說卦傳》可能是前人記錄三易基礎(chǔ)知識的文句,也夾雜有后人的注解。只不過原文和注解現(xiàn)在難以分清了。

    如“帝出乎震”八句后面的“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即是注解。同理,“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nbsp;這幾句后面的“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shù)也。”也可能是后人加進的注解。

    厘清原文和注解,我們會發(fā)現(xiàn)《說卦傳》可能就是記錄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后天八卦順序的文字。后面取象的順序更應(yīng)該是中天八卦的順序。

    由此推測,《說卦傳》脫胎于中天易,孔子等加入了自己的注解。 

     2.《元包經(jīng)》

    《說卦傳》之后無人揭示中天八卦。北周時期蜀中官員衛(wèi)元嵩著有《元包經(jīng)》十卷。書名中“元”有大的意思,“包”是藏的意思。元包即大藏之意。

《元包經(jīng)》里將六十四卦分成八宮,八宮次序分別是:太陰、太陽、少陰、少陽、仲陰、仲陽、孟陰、孟陽。這個順序即是中天八卦順序。

    該書文辭古奧、佶屈聱牙,歷來少有人關(guān)注。唐代有蘇源明作傳、李江作注。后來宋代有蜀人張行成作《元包數(shù)總義》。當代鄒學熹為其解讀,著《中天易與中天八卦---歸藏易遺作<元包經(jīng)>淺解》。 

    由于該書艱深晦澀,至今也少有人深入研究。

    3.《三易備遺》

    南宋朱元升的《三易備遺》里雖提及中天歸藏易,然無具體運算法則。書中認為:先天易是本,中天易、后天易皆源于先天易。先天易由八卦按照加一倍法演為六十四卦。中天易以天干、地支等配六十四卦。

    顯然朱元升受了納甲法的影響,把歸藏易和納甲法混在一起了?,F(xiàn)代有些中天易學研究者也認為中天易就是八卦納甲。 

    最后,筆者要說明的是,易學是以八卦、六十四卦為研究對象的學問,一旦納入干支等內(nèi)容就可能變成了術(shù)數(shù)。不管是六爻納甲還是奇門遁甲都是在周易的基礎(chǔ)之上發(fā)展出來的,是有別于易學的。因此,一些學者將八卦配合干支便稱為中天八卦的理論是值得商榷的。

  

    研習中天八卦,能使我們對易學有更深入的理解,能讓我們發(fā)掘更多的知識,更深刻地理解中華文化。

    由于筆者學識有限,錯謬難免。歡迎指正!

       

 

 

         成都閻QQ:761159866    手機:15108371656.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