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結果終于揭曉,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三個發(fā)展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研究貢獻。而他們對你又有哪些影響呢?一起來看看吧。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研究貢獻。 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頒獎辭中寫道,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們抗擊全球貧困的能力。在僅僅20年的時間里,他們以實驗為基礎的新方法改變了發(fā)展經濟學。 《貧窮的本質:我們?yōu)槭裁磾[脫不了貧窮》 便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寫的研究成果之一。不迷信于懶惰等對窮人的刻板印象,兩位研究者通過實證探究貧困的根源,發(fā)現(xiàn)處在貧窮狀態(tài)中的人和普通人在欲望、弱點以及理性的層面上,實則差別不大。 區(qū)別在于,貧困的境遇,導致窮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許多小錯誤,并產生惡性循環(huán),比如沒有收入來源自然沒有退休計劃,不識字于是無法看懂拗口的健康保險產品等。普通人所忽略的小消費、小障礙和小錯誤,在窮人的生活中可能成為關鍵問題。 如何有效減貧是經濟學自誕生以來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Esther Duflo在宣布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發(fā)布會上通過電話表示,他們三人的工作重點是理解“貧窮的深層、相互關聯(lián)的根源”,指出政策制定者往往會籠統(tǒng)地描述貧困人口,認為他們完全是絕望、懶惰或有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人群,卻不了解原因?!拔覀兊姆椒ㄊ且粋€一個地解決問題,并盡可能地用科學的方法來檢驗它們?!?/p> 在此,富拓君整理了三位諾獎得主在貧困經濟學領域的一些主要觀點: 貧困的境遇,導致窮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許多小錯誤,并產生惡性循環(huán)。比如,沒有收入來源,自然沒有退休計劃;不識字,于是無法看懂拗口的健康保險產品等。普通人所忽略的小消費、小障礙和小錯誤,在窮人的生活中可能成為關鍵問題。 貧窮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有更多的煩惱,所以相對而言,比其他人更加需要那些讓人減輕煩惱的工具——例如電視、手機、垃圾食品和游戲機等。 窮人花費在健康和醫(yī)療上面的金錢和時間并不少——甚至等于乃至高于中產階層——但是效果卻并不好。因為窮人往往缺乏必要的醫(yī)療和衛(wèi)生知識,往往要等到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去看醫(yī)生。 窮人還更加傾向于那些喜歡“下猛藥”的醫(yī)生,并認為這些醫(yī)生是“好”的,是幫助他們盡快“解決問題”的。但是事實上,“下猛藥”往往會帶來抗藥性和過度治療。這種重視治療輕預防的態(tài)度,讓很多窮人不但經濟更加緊張,身體也飽受摧殘。 窮人往往擁有更高的金融風險——他們通常收入不穩(wěn)定,又無法從銀行獲得周轉的資金,所以更加依賴于這些高息小額貸款。而這些小額貸款讓他們更加無法擁有儲蓄來抵抗風險。 那么究竟該如何擺脫貧窮呢?要擺脫貧窮并不容易,但只要抱著“萬事皆有可能”的態(tài)度,和一點兒援助(一條信息、一點兒推動),就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 關于減輕全球貧困的最佳手段,是將減貧這個宏大的問題分解成個人或群體層面上更小、更容易處理、更精確的問題,然后通過實地實驗來尋找答案。 如何才能階層躍遷,從貧困到中產呢?諾獎得主給出了他們的解決方案,比如個體戶創(chuàng)業(yè)是一條路。但同樣的,對于極端貧困人口而言,要獲得創(chuàng)業(yè)所需要的本金非常困難,因此一個更實際的選擇是在政府機構工作。 關于教育,對照實驗發(fā)現(xiàn),提供更多教科書和免費校餐,對提高教育成果只產生了很小的影響,而針對弱勢學生的幫助則顯著改善了教育成果。 關于教師激勵和責任缺乏,發(fā)現(xiàn)提高教師積極性的方法之一,是與他們簽訂短期合同,表現(xiàn)良好再延長合同。 今年的諾獎經濟學獎一經頒出,網(wǎng)絡上的吐槽聲就不絕于耳。許多網(wǎng)友認為扶貧不應被算在經濟學范疇。對于扶貧,究竟應該傾向于是數(shù)學理論還是實踐出真知?扶貧到底是不是經濟學范疇?都成了這場獎項頒發(fā)之后,在這場科學盛宴中談起最多的話題。其實所謂的“實驗性做法”,就意味著諾獎表彰的并不是他們做了多少慈善,扶了多少貧,而是他們通過研究發(fā)明的一種方法,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復雜的經濟研究模型。 但即使這一點還有待探討,類似扶貧、助貧的課題卻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諾獎名單上了—— 2010年,美國經濟學家彼得 · 戴蒙德和戴爾 · 莫滕森,和有著英國和塞浦路斯雙重國籍的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 · 皮薩里季斯,就用“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失業(yè)率”理論解釋了,為何在存在很多職位空缺的時候,仍有眾多人失業(yè)。 2015年,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經濟學家安格斯 · 迪頓也因為研究消費、貧困和福利獲得了該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提供了定量測量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可以更準確地定義和測量貧困,對更加有效地制定反貧困政策有著重要的意義。 諾貝爾獎官方表示,2019年經濟科學獎獲得者進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們應對全球貧困的能力。在短短的二十年中,他們基于實驗的新方法改變了發(fā)展經濟學,如今這已成為一個蓬勃發(fā)展的研究領域。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于網(wǎng)絡 END FXTM富拓 精彩推薦 獲取最高300美元贈金,機不可失! 1000 優(yōu)選操盤大師,立即擁有專業(yè)策略! 外匯/黃金/白銀/原油/差價合約 盡在FXTM富拓 ↓ 復制以下鏈接至瀏覽器打開 ↓ 立即注冊 https:///RQVIXtSG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為個人觀點和想法,不應該被理解為包含了個人和/或其他投資建議和/或提議和/或邀請進行任何金融工具交易和/或保證和/或預測未來的業(yè)績。FXTM富拓公司及其網(wǎng)絡聯(lián)盟商、代理機構、董事、管理人士或職員不保證任何信息或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有效性、時效性或完整性,對基于以上信息進行投資造成的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
|
來自: BT > 《貧窮的本質 /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