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電腦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一般來說除非認識比較熟悉的整機商,普通消費者來說選擇購買電腦很少會選擇DIY或能找到比較靠譜的整機商。因此大多數時候普通消費者購買電腦的時候無非就是三個途徑: 1. 找身邊懂電腦的進行幫忙 裝機 or 購買 2. 電腦城去購買 3. 京東淘寶上進行購買 其中第一點來說可變性很大,因為對于普通消費者你并不知道身邊朋友是否是真正的了解電腦。是表面了解,還是真的比較深入了解,你都不得而知,因此第一點的核心在于幫你配電腦或者幫忙購買的人,他是一個真正的玩家那么可能出來方案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均衡的,硬件配置選擇上沒有太多問題的。但如果他只是一個略懂皮毛的人,那么出來的配置很可能還不如你在其他渠道進行購買的強。 對于第二點來說我個人是極其不建議的,說起來電腦城的沒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至于套路太多,很多時候花10000元的價格買到的卻可能只是4000元的東西,這一點我在這里不過多講解,總之就是——非常不推薦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況下貿然去電腦城購買。 第三點,也是目前來說比較火的一個購買方式,相對于前兩者來說的確會稍微靠譜不少,至少在比較大的比較出名一些整機商里面,你可以花等值的錢買到相對等值的產品。當然,各家方案不同,并不是說你閉著眼睛買就是買對了,這才是我今天大概分析的一個主要原因。畢竟……BOOM案例在那擺著不是…… 當然我也不可能在這里對每個價位一一進行點評,只是想通過這個點評來讓大家大概了解一下。我選擇一個8000元價位的游戲配置來進行橫向對比各個整機商之間配置的差別和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對比僅僅是針對于各家8000元產品方案,不代表各家整體情況,雖然在我看來絕大部分整機商方案都不大靠譜,但是畢竟這也是普通用戶能夠接觸了解相對好點點的方案了……) 我選擇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電商進行查看。 電商A這邊在京東剛好有一個7999元的整機,和我預計價位無限接近了,其實還有一款8900元的3700X的配置我挺想說說,但是畢竟和今天所討論的價位不符,不在這里進行討論。 這是這款整機的具體方案,主要核心配置為9700K+2060S+8G,沒有什么問題,這套配置較強的部分是CPU部分,不要說9700K帶2060S了,實際上帶上2080S都沒問題,利于對于后期升級更換顯卡。 核心問題在哪?在于這套配置僅僅只給你用了一根8G低頻內存,內存成為了整個配置的敗筆之一。別看內存少了8G,賣家會告訴你夠用,實際在使用過程中因為少了雙通道的加持,在目前游戲情況下內存帶寬足以達到閥值,在玩類似《守望先鋒》這類追求FPS的游戲上可能造成幀數提不上,穩(wěn)不住的情況。實際對于這個配置的電腦來說我個人覺得,內存遠遠不夠用。 硬盤上這個配置是選擇的PM981 256G,問題不大。 散熱使用的一個120一體水,普通用戶使用97K不超頻的情況下是OK的,不過個人來說這個配置上可能更喜歡風冷一點。 還有一個比較致命的問題,電源使用的這塊酷冷至尊500W白牌電源實際上表現很難讓人滿意,是一款低端產品,用在97K+2060S這個配置上極為不合理,很大程度會增加一個翻車幾率。 因此對于電商A這套配置來說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8G內存配置不合理,電源問題較大。 而CPU和顯卡選擇重心放在CPU部分了,這一點有好有壞。好處是某些高幀率游戲上可能相比注重顯卡的配置會好點,以及后續(xù)升級顯卡也方便一點。缺點是如果其他整機商采用了低一級的U上,把預算多分一點在顯卡上,全特效單機游戲幀率可能會比這套配置稍微高點。 集中問題:高端配置搭配低端電源,intel平臺單8G內存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瓶頸,內存使用過于低端。 似乎電商們都把重心放在天貓上了,在我尋找配置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即使是相同賣家相同價格,天貓的配置始終都會比京東高一點,因此我也專門去天貓找了同樣價格配置。 在電商A天貓店里面有兩套8000元的配置,一套為AMD平臺一套為INTEL平臺 同樣都是7999元的價格,intel平臺這邊比京東配置稍高,顯卡從2060S換成了2070S,固態(tài)從M.2的PM981 256G換成了鎂光的480G SATA盤,雖然容量大了但是并沒有標注采用的具體型號,emmmm…… 散熱標注為VGAME 寒冰120水冷,實際上這個水冷在淘寶并沒有尋到品牌蹤跡,因此判定為整機商像水冷廠定制的一款水冷,個人不建議使用。 內存……唉……也不說具體是哪款……反正也還是8G…… 電源問題還是我之前說的那樣,非常不推薦。 看上去固態(tài)是升級到480G,顯卡是升級到了2070S,但是其他部分略微比京東縮水,但是這個縮水程度相比從2060S換到2070S的話還算勉強接受,反正……問題集中在固態(tài)不標注型號。內存不標注型號,這個配置上容量只有單通8G,是個非常大的瓶頸所在。一個白牌低端電源使用在中高端配置上著實讓人擔心。 AMD平臺這邊個人覺得會稍微好點,不追求極限高幀電競采用3700X去滿足日常+游戲是完全OJ8K的,主板反正也是低端主板了……日常用用OK的……120一體水也是可以正常購買到的產品,內存沒有標注具體型號,但是加到了雙通16G。電源問題還是存在,固態(tài)換成了PM981 256G,個人認為更為好一些。 集中問題:高端配置搭配低端電源,水冷不建議使用,AMD平臺主板過于低端,配置一固態(tài)標注不明顯,intel平臺單8G內存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瓶頸,內存使用過于低端。 電商B這邊好像就是因為重心放在天貓這邊,京東那邊的配置沒有天貓豐富,比如這兩套7999元的配置在京東就沒有,同樣跟電商A一樣有INTEL和AMD兩套配置,具體配置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兩套配置上來看,CPU和顯卡之間搭配都是比較合適的,Intel平臺還是跟電商A一樣的問題,只有8G內存,且內存用的比較一般。固態(tài)看也應該是采用的PM981 256G,電源沒有具體標注型號,相比AMD平臺綜合來看應該是用的海盜船VS550,這款電源也是一個中低端電源,用在中高配置上的電腦上也不咋地,不過好歹也是零售款了……散熱部分沒有具體講,個人猜測和電商A一樣用的定制的120一體水。 電商B的AMD平臺配置比電商A的稍微好些,電商A相同價格只有2070,電商B上了一個2070S。主板那些都不用說,都是電商特供款,僅限于日常用用。不過好歹內存上了海盜船16G 3200Mhz的條子,沒有標注不太清楚是單16G還是雙8G,使用上來說雙8G是好于單16G的。電源直接標注出來是VS550了,就是個中低端電源啦。 客觀上來說,電商B的配置來說比電商A略微會稍微好那么一丁點,但是個人覺得這點差異不能改變整體特性,如果是用戶日常使用來說沒問題,出現偶爾抽風啥的也可能可以歸納為正?,F象。 集中問題:高端配置搭配低端電源,水冷不建議使用,主板過于低端,單8G內存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瓶頸,intel平臺內存過于低端。 電商C有點意思,Intel平臺沒有用9700K而是用的9700KF,少了集顯。三個配置除了3700X使用原裝散熱,其余兩個都是使用的定制120一體水。除了電源第一個配置和第三個配置基本沒有什么太多問題,有趣的是三個配置三個電源方案,三個電源方案也都不咋地,都是屬于零售沒人買的那種。主板同樣為了成本都是入門款。 配置2采用的AMD R7 2700這個方案是最扯淡的,不過搭配了一個2080S,這個配置就屬于一個重心在顯卡部分的配置,在1080P的使用條件下綜合游戲性能因為平臺整體協調性問題不見得比其他兩個強,畢竟AMD這塊U實際應用中還是差點意思。 集中問題:高端配置搭配低端電源,水冷不建議使用,主板過于低端,配置二使用Ryzen 2700搭配2080S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因為電商D只在某東上銷售,且看了一圈并沒有8000元的配置,圖上配置是電商D的9000元配置,看上去是不是覺得比其他家配置貴點?可能存在的幾個原因: 1. CPU標注為質保三年,那么應該是中文盒裝 2. 主板稍微比之前幾家稍微好點點 3. 個人猜測京東運營成本會比天貓高 因此這套配置來說問題其實會稍微好點,但是相比別家的2070S,電商D使用2070加上稍微高不少的價格來說確實會顯劣勢??傮w配置也并沒有高于前者太多,價格卻感覺高了不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應該是在運營成本上。 集中問題:高端配置搭配低端電源,單8G內存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瓶頸,內存頻率稍顯有點低。 電商E的第一個AMD平臺配置我不清楚是不是日常7999,還是暫時性搞活動7999,反正我也拉進來一起比,電商E的CPU+GPU雙水冷方案是不是很唬人……感覺很吊的樣子,確實顯卡水冷方案在實際使用過程下會比風冷溫度低不少,顯卡頻率會稍微高一點,不超頻光上水的話實際過程可能和自帶風冷幀數差距很小。所以但是一般選擇水冷顯卡方案無非就是為了超頻,但整機商給的方案其他部分,譬如電源,主板都是比較低端的產品并不適合拿來超頻。還有一個問題在于整機商的顯卡水冷方案一般也是找廠商定制的水冷,價格也不會很高,會存在漏水的風險。 顯卡部分標注為2070S水冷版,根據官網查詢影馳產品線里面2070S并沒有水冷產品,所以推斷這個所謂的2070S水冷版就是乞丐版+自己加的水冷,也算標注不清的一個問題。 主板配置和電商AB一樣使用的特供版,配置和零售版是沒法相比的。 內存這邊雖然采用的是海盜船復仇者切為16G,但頻率僅為2666,對于這個配置來說我個人覺得略顯瓶頸。 同樣情況intel那邊更為顯著,2400Mhz的8G單根內存在這個中高端配置上實際使用過程中瓶頸更為顯著,低頻+缺少了雙通道帶寬對于某些應用和游戲是比較嚴重影響的。 電源通病,不在這里多說。 一體水240散熱相比之前幾家會好點,但是依然是定制問題,可能會存在省成本的情況不如市售水冷穩(wěn)定。但是這個配置我之前說過,不太清楚是不是跟其他電商一樣是否為日常7999。 集中問題:高端配置搭配低端電源,水冷雖然規(guī)格達到了但是依然是節(jié)省成本的定制產品,和在售一些比較好的水冷存在差距。顯卡上水也僅僅是為了溫度好看,整體配置不適合超頻,略顯多余僅為噱頭,單8G內存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瓶頸,內存頻率稍顯有點低。 電商F來自某東,這套價格也達到了8799,主板雖然是在售零售款但定位肯定是最入門級的了。和電商D一樣因為都是在某東平臺上銷售我猜測運營成本不同,配置采用的是9700K+2070。電商F的內存終于也不在是8G單根了,頻率好歹也是上了一個3000Mhz,至少內存這方面的問題是基本沒有了。 整個頁面固態(tài)信息都沒有寫明,應該是存在混用的情況。 集中問題:高端配置搭配低端電源,主板略顯低端,固態(tài)型號標準不明存在混用情況發(fā)生。 其實綜合下來可以看到在8000元檔幾家電商幾乎都采用的9700K+2070S或者3700X+2070S的方案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在我尋找配置過程中我發(fā)現多多少少電商在其他價位的搭配則可能不是這么科學,會不同程度出現高U低卡,低U高卡的情況出現,因為這次講的是8000元方案我就不具體講太多了。 主要問題在于電源這塊,9700K+2070S或者3700X+2070S應該來說是一個比較中高端的配置,雖然按照TDP來說9700K+2070S看上去只有300W左右,但是實際使用中又會是另外一回事。采用無牌或者白牌低端電源雖然看上去瓦數是夠了,但實際嘛……因為本身產品定位較低,屬于中低端電源,在具體到保持時間或者峰值以及波紋等參數上和中高端電源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電源大部分有采用酷冷雷霆2這塊電源,這塊電源實際上是一個是雙管正激方案,即使都是白牌但和新雷霆也有差距。 而海盜船VS系列看上去是高大上的海盜船,實際上在你們眼里我不知道如何,在我這里就是給我都不用的水平。 總的來說,電源縮水嚴重。 內存這邊使用情況不一,大部分intel方案都還在采用8G單根方案,一個原因是可能價格剛好控制在7999成本因素只能采用單根8G低頻內存,這也應該算定價驅動產品方案的一個標準案例了?當然這樣我認為是極為不科學的,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整機商的配件搭配是否合理。 AMD這邊倒是幾乎全部采用8*2G的方案,瞅了一眼頻率也普遍比Intel高。 主板不出意外絕大部分采用電商專供或者入門級,超頻?別了吧還是老老實實默頻使用…… 散熱也是幾乎都是120一體水方案去壓9700K或者3700X,日常不超頻用本身也不是不行,但是同價位的話優(yōu)先還是推薦優(yōu)先選擇風冷,不管效果還是安全性都會略好,電商選擇120一體水方案更多的原因可能也有利潤的問題。 固態(tài)采用的參差不齊,也有未標注進行混發(fā)的,這點需要注意。 當然了回到文章開頭,對于完全不懂的,身邊又沒有熟悉電腦的用戶來說,這可能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僅僅針對文章列出的配置,各個整機商方案中不缺雷讓不懂的用戶去踩) 這兩年比較出名整機商雖然也存在為了提高主要配置去縮減其他配件配置的情況,詮釋了什么是“又不是不能用”,但終究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擺在那,整機烈士墻也不是白叫的,希望大家擦亮雙眼不要被所謂的低價高配所蒙蔽,電腦不是單純只有處理器和顯卡,電腦的性能和穩(wěn)定性是各個配件協同出來的,不單單是因為某一件好這臺電腦就好。 電腦,不只是只有處理器和顯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