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好色之圖。最近忙,沒怎么上網(wǎng)來寫教程,讓大家久等了,向大家致歉。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使用色相飽和度來修改照片局部顏色,順便學習一下怎樣使用圖層編組,以及圖層蒙版、通道混合器,這可是特別好用的工具,在調色和管理圖層時非常方便。那么將今天的知識點預先總結一下,那就是:色相飽和度、圖層編組、圖層蒙版、圖層混合模式、通道混合器。 說起為照片某一處改變顏色,那方法可就多了,可以根據(jù)不同特性的照片,使用不同的改色方法。一般來說,照片本身是彩色,那么需改起來并不難,針對色相進行調整,就基本可以把顏色修改為自己想要的效果,我們來看張素材: 為了更加簡單的說明問題,我找了一張顏色并不復雜的素材為大家演示,我們可以看到,素材中主要顏色就是模特身上洋紅色的衣服。僅憑肉眼就能看出,這件衣服的洋紅色中,還包含有紅色,我們想大幅度的改變衣服顏色,讓它變得與原照大相徑庭,比如某種淡雅的綠色吧,在調色之前,還是需要大家在腦中回顧一下色彩三要素:色相、飽和度、明度。 想起這三個要素后,那調色就簡單了,到PS里,點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新建調整圖層”按鈕,建立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針對洋紅和紅色的色相做出調整,顏色就改變了,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這樣: 從圖中可以看到,現(xiàn)在我只改變了洋紅的色相與飽和度,模特衣服顏色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從剛才的洋紅色,變成了現(xiàn)在的橘黃色。前面說過,衣服的顏色里包含紅色,那接下來就在色相飽和度中,選中紅色,繼續(xù)調整: 通過對紅色的色相、飽和度、明度的調整,衣服的顏色,已經變成前面說的淡雅綠色了,符合我們的調色要求了,但是不對啊,人物其他部位變成黑白的了,頭發(fā)面部都沒有顏色了,這是咋回事?其實小伙伴們看下原圖就知道了,人物的頭發(fā)和皮膚顏色中,都含有紅色,而經過剛才的操作,我們改變了紅色的色相,還答復削減了紅色的飽和度,于是就導致了照片中的紅色缺失,人物就變成接近黑白的樣子了。那具體怎樣修改到正常的人物顏色呢,這就要請出我們的下一個重要工具:圖層蒙版! 以前我們學習調整圖層的時候都知道,每當你新建一個調整圖層,在圖層后方就會自動生成一個白色的圖層蒙版: 圖層蒙版會保護你的圖片不受損,你隨時可以把調整到面目全非的照片在圖層蒙版中恢復回來。圖層蒙版的特性是什么,小伙伴們還記得嗎?“黑透白不透”對吧?蒙版上的黑色區(qū)域,是透明的,就是未經過調整的內容。蒙版上白色區(qū)域,就是你做過調整后的樣子。知道這個特性,那想恢復照片正常顏色可就太容易了,So Easy! 使用黑色的畫筆,在白色蒙版中涂抹,把人物皮膚和頭發(fā)位置擦成黑色,這些涂抹過的位置不就恢復照片原來的顏色了嘛,來看看效果: 請大家注意圖層面板上的白色圖層蒙版,里面有一些黑色塊,這就是我用黑色畫筆在白色蒙版上涂抹過的痕跡,這些黑色分別對應的就是模特的頭發(fā)和皮膚部位。如果在涂抹過程中,不小心涂抹過頭了,也沒事,把畫筆顏色換成白色,重新再擦上去就行了。現(xiàn)在看看,一張照片的簡單改色就完成了,大家在網(wǎng)購衣服時,發(fā)現(xiàn)電商的服裝照片,人物姿勢相同,衣服顏色卻不一樣,基本上就是用這種方法調整的。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照片修改起來有啥難度,不就是個色相飽和度嘛,這樣的教程太多了,看都看不過來。別急,這只是個開胃小菜,目的是讓大家回憶一下色相飽和度的原理和用法,大餐在后面。彩色改彩色,確實沒啥難的,只要你做的選區(qū)精確,不涉及到其他位置,還真就是一個色相飽和度的事兒,有沒有試過黑色改彩色,或者是黑色改白色?今天就教大家怎么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實現(xiàn)黑色變彩色或變成白色的方法。 這是另一張素材,內容是一輛黑色的汽車。為了不加長教程篇幅,我提前做了摳圖處理,把想改變顏色的區(qū)域提前摳出來,這樣會節(jié)約時間。摳圖的方法是使用鋼筆工具,這個就不在本節(jié)單獨介紹,有時間出個視頻教程,教大家如何使用鋼筆工具。摳圖后的效果是這樣: 大家可以看到,圖片中透明區(qū)域就是我想改變顏色的位置,這些區(qū)域在圖層蒙版中是黑色的,這就是個選區(qū)。因為蒙版的特性是黑透白不透,對吧,所以圖層蒙版中黑色的區(qū)域是透明的,我們還需要進行一個步驟,那就是將圖層蒙版反相(CTRL+i),復習一下,什么是反相?就是相反的色相: 現(xiàn)在看看,圖片中我摳圖的車身部分顯露出來了,同時,圖層蒙版也發(fā)生了變化,與之前的顏色正好相反了。這樣做的原理,還是運用了蒙版“黑透白不透”的特性,蒙版中黑色區(qū)域代表透明,在圖片上就能得到印證,大家對照觀察一下就看出來了。而白色區(qū)域代表不透明,所以圖片上的車身,在蒙版中就是白色的,這下能理解了吧? 建立好圖層蒙版之后,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建立一個“組”,從哪里建立?來,目光看向你的圖層面板下方,有個小文件夾的圖標,就是它了,鼠標左鍵點一下,就會建立一個圖層編組: 編組建立好了,還要把汽車圖層的蒙版放在編組上,特別簡單,鼠標放在圖層蒙版上,按住左鍵,向組上拖動,然后松開鼠標,圖層蒙版就變到編組上去了: 這時汽車圖片也會恢復原貌,因為沒有了圖層蒙版的制約,它將顯示它的所有內容。而我們建立編組并且把選區(qū)放在組上的作用是為了在后面使用不同方法調色時,不用再單獨的調用之前摳圖的選區(qū),蒙版只對組起作用,只需要在組里使用不同的調整工具,就可以完成調色。不能一下理解也沒關系,在后面的操作中,相信你會看明白的。 好了,接下來我們開始改變它的顏色,用我自己的工作習慣來看,將黑色改變?yōu)槠渌伾?,最好用的工具還是“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那么我們就在選中“組”的情況下,建立一個“色相飽和度”的調整圖層: ![]() 只要你在建立調整圖層之前,先點擊一下組,也就是選中了“組”圖層,那么后面建立的所有調整圖層,都會自動在“組”內生成。再回過頭來看我前面移動到“組”上面的圖層蒙版,就能清楚的知道,組里面的任何調整圖層,都會受這個蒙版形狀的制約,再也不用每次都到汽車圖層上去提取選區(qū)形狀了放在每一個調整圖層上了。 想要把黑色改變?yōu)槠渌伾?,色相飽和度工具中有個選項,必須要勾選,那就是“著色”,顧名思義,著色就是上色嘛: ![]() 當你勾選上“著色”的時候,圖片顏色會自動發(fā)生變化,現(xiàn)在看看,原本是黑色的車身,已經變的偏紅,有顏色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拖動色彩三要素的滑塊:色相、飽和度、明度,來修改車身顏色了,比如這種寶藍色: ![]() 隨著色相、飽和度、明度的修改,車身顏色就會隨之改變,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有,改變顏色的位置,與“組”后面的圖層蒙版形狀相同,現(xiàn)在小伙伴們能理解我為什么要把蒙版放在組上的原因了吧。 插播一句,摳圖的時候,我本想摳個大概輪廓,能說明問題就行,可是做到這里,我才發(fā)現(xiàn),我摳圖的時候遺漏的幾個車窗、車身亮條、反光鏡這些,如果不摳出來,圖片會顯得很別扭,看來任何情況下,偷懶都要不得啊,所以在組的蒙版上,用黑色畫筆,把剛才說的幾個位置簡單擦一下,再修改顏色,看起來就舒服一些了: ![]() 選區(qū)的精確性,影響著最終圖片改色質量,請大家以我為戒,千萬別偷懶。好了,選區(qū)沒什么問題了,這時候你就可以在色相飽和度中隨意設置顏色,為車身找一個你喜歡的色彩,比如紅色、綠色,都隨你: ![]() ![]() 在調整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色彩三要素,真的是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合理搭配,才能調出令人滿意的色彩。 現(xiàn)在我們來看另一種方法,就是使用“曲線”工具,我們在組里,先將剛才的“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隱藏,然后建立一個“曲線”調整圖層: ![]() 當你隱藏了色相飽和度圖層時,它之前的調整效果也被隱藏,變得不可見,汽車顏色又恢復到之前的黑色車身了。在使用曲線調色之前,還是需要復習一下,曲線中的三原色及其互補色: ![]() 在不同顏色通道中,都包含著原色和互補色,這一點請大家務必牢記,在調色中非常重要,而且是調色的基本,這就是每次聊到曲線,我都要不厭其煩的重復說明的原因。 好了,回到我們的調色工作中來,假如你想讓車身變成紅色,那么就只需要在曲線的紅通道中,將曲線向上調整,就可以了,就這么簡單: ![]() 同樣道理,想調成綠色,藍色,就到其相應的通道中,拖動曲線進行調整就行: ![]() ![]() 但是畢竟原色的顏色太單一了,不好看,色彩層次豐富才是賞心悅目的。我們可以使用多個通道相結合的方法,為照片加色,比如,我想要一種充滿活力的粉紅色,那么你就需要運用你所掌握的色彩原理,粉紅色里面包含什么顏色?如果你想不出來,去看看色輪,或者看看我們第一個案例,模特的衣服,就能得到答案。粉紅色中有紅色和洋紅,那么好了,紅色比較簡單,在紅通道中,向上拖動曲線,就是加紅。那洋紅色呢?到綠通道中去看看,綠色的互補色,就是洋紅,也就是說,在綠通道中,向上拖動曲線,是增加綠色,那向下拖動曲線,不就是減少綠色,增加它的互補色洋紅了嘛。 所以我一直和大家說,調色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增加一個顏色,就會對應的減少它的互補色,請大家記住這個規(guī)律。開始動手吧,首先在紅通道中增加紅色,讓車身變紅: ![]() 接下來進入綠通道,向下拖動曲線,增加洋紅: ![]() 粉紅色的車身就出來了,下面你可以進入RGB復合通道,對車身顏色的明度進行調整: ![]() 經過整體亮度提高,調色也就完成了。可能有的朋友會感覺,這顏色也太濃重了,沒事啊,你還可以調整不透明度,讓顏色不那么重,也可以使用其他工具進行削減。請大家記住,調色時,幾乎沒什么軟件能夠一蹴而就的滿足你的想法,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工具都是組合使用,比如剛才調整這個車身顏色,我們用了兩種方法,色相飽和度與曲線,演示的過程,都是單一工具進行調整,但誰說不能兩個工具結合在一起使用呢?現(xiàn)在我們把剛才隱藏的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顯示出來,讓兩種效果疊加起來,再看看效果: ![]() 是不是又好了一些?而且調整圖層的方便之處,就是你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調整,粉紅色不喜歡,沒事兒,把色相飽和度與曲線重新調整一下,又能得到一個新的顏色: ![]() 請小伙伴們記住,工具一定要結合使用,甚至重復使用,才能發(fā)揮最好的效果。 下面我們來看第三種調色方法,使用純色圖層。在圖層面板中,新建一個“純色”調整圖層,并隨便設置一個顏色,比如藍色: ![]() 好丑啊,一點層底都沒有,像是幼兒園小朋友貼紙畫的作品。接下來就要使用到之前講過的圖層混合模式,在這里,你可以根據(jù)自己圖片的明亮度,來使用“疊加”、“柔光”、“強光”等混合模式,讓剛才設置的色彩融入車身中,讓車身顏色看起來更自然,比如我把混合模式設置為“柔光”: ![]() 剛才傻乎乎的藍色一下就改變了,因為“柔光”的特性是去掉中性灰,只保留黑色和白色,說白了,就是為照片增加對比。這時比較常用的手法,但是這次我教大家用另一個混合模式:“實色混合”,它與柔光同在一個組,那也就說明它的功能,也是增加對比。 講剛才的“柔光”混合模式更改為“實色混合”,現(xiàn)在看起來有些面目全非了: ![]() 很怪異的顏色,沒關系,現(xiàn)在我們降低圖層面板上“填充”的數(shù)值,可以降低顏色濃度,它就在不透明度調整滑塊的下方: ![]() 同樣也能得到一種比較強烈的金屬質感,再配合曲線工具,減小一下明暗反差,效果也是不錯的: ![]() 第四種方法:可選顏色。這個工具好久沒有登場了,這可不代表它不好用,今天我們就來操作一下,非常簡單,還是在“組”中,建立一個“可選顏色”調整圖層: ![]() 在顏色菜單中,選擇“中性色”,然后就可以發(fā)揮你的想象力,結合你對色彩知識的理解,天馬行空,隨意去調整顏色了: ![]() 在這里我就不過多演示,可以調出太多種顏色了,大家自己摸索吧。 最后我們來看看,如何把黑色變成白色,說起這個話題,可能更多的小伙伴覺得,就是增加曝光唄,曝光增強了,顏色自然就白了,我們用事實來檢驗一下,到底是不是這樣。 我使用曲線工具,將曝光大幅提高,觀察一下效果: ![]() 變成了一種更像是銀灰色鍍鉻的感覺,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效果,并不理想。那換成色階工具試試: ![]() 高光拉滿,白倒是白了,一點層次都沒有,更像是紙上的手繪線稿,還是不行,看來只是直接調整曝光,并不能讓黑色變成白色。那咋辦呢?請出我們的神級工具:通道混合器! 點擊新建調整圖層按鈕,建立一個“通道混合器”的調整圖層,并且將上面的“單色”選框勾選,打上勾: ![]() 勾選單色的作用是在后面調整中,圖像顏色是以黑白灰方式呈現(xiàn),而不出現(xiàn)彩色,接下來就簡單了,只需要向右拖動面板下方的“常數(shù)”滑塊,就可以把黑色變成白色了,而且顏色過渡均勻: ![]() 調整時只需注意圖片的層次感,別調過頭了,變成一片死白就行了。是不是非常容易? 好了,經過這一節(jié)的內容,我們復習了以往學過的“色相飽和度”、“曲線”和“可選顏色”,也復習了圖層混合模式,還初步學習使用了“圖層編組”和“通道混合器”工具,通過這些工具,我們了解到,一種效果的產生,往往是伴隨著很多種工具的組合使用來達成的。我們的實例中,用的比較少,是因為大多數(shù)小伙伴是剛開始學習PS,學習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所以別著急,慢慢來,只要你喜歡,總能學會。 今天最重要的一句話:以上內容,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是我自己對通道的理解,不代表其他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希望小伙伴們選擇性的吸收。 好了,本節(jié)內容就到這里,我是好色之圖,喜歡攝影和PS,會不定時的推出一些攝影文章和PS教程,也會分享一些實用的調色小插件,如果您感興趣,請關注我,您的點贊、評論、轉發(fā),就是給我最大的鼓勵,感謝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