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于《濟南日報》副刊《趵突 》2014-03-10期第C03版劉鳳誥妙筆抒寫“佛山倒影” ■侯林 王文 濟南泉水文化是一個豐富博大、斑斕多彩的文化寶庫,為弘揚和促進泉水文化的建設,我們從今天起,在本報《趵突》副刊開辟“你沒見過的泉水詩”欄目,特邀請濟南文史專家侯林、王文為本欄撰稿。二位專家所評介的泉水詩,是他們披閱大量古籍新發(fā)現(xiàn)的,不僅是濟南歷代的府縣志及現(xiàn)當代的泉水論著,也大多是新版的收錄濟南泉水詩最全的《濟南泉水志·藝文志》所未能發(fā)現(xiàn)并收錄的,這些泉水詩多為名家之作,珍貴而罕見。 清代大才子、嘉慶年間的山東學政劉鳳誥,過去我們只知道他寫出了濟南的第一名聯(lián)“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卻不知道他還寫有四首珍珠泉詩,而且像他的對聯(lián)一樣的精彩。尤其是,這首詩還精妙寫下了濟南人最為自豪的“佛山倒影”美麗景致。 劉鳳誥(1760—1830)字丞牧,一作承牧,號金門。江西萍鄉(xiāng)人。乾隆五十四年探花,歷官吏部右侍郎。嘉慶六年九月—九年九月曾以太常寺卿、兵部侍郎等任山東學政。在山東學政任上,他“所取文必以根柢六經(jīng)為主,故所得多積學博古之士,其掇巍科、膺上第、蜚聲館閣者不可勝數(shù)。尤以扶持名教為先務,嘗請為伏生之后設博士一員。又議及左丘明、鄭康成,雖格于部議,而表彰經(jīng)術、孜孜不倦之心,可以概見?!?參見道光《濟南府志·宦蹟》)著有《江西經(jīng)籍志》《存悔齋集》等。 劉鳳誥在三年的山東學政任上,先后送走了吳俊(由布政使護理)、和瑛、祖之望、倭什布、陳鐘琛(由布政使護理)五位山東巡撫,而嘉慶八年閏二月上任的鐵保則成了送走他的一位山東巡撫,兩位文學名家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想必相處甚洽。嘉慶九年七月,劉鳳誥任期屆滿,鐵保邀他同游明湖,劉鳳誥即將離開明山秀水的濟南,十分不舍,面對紅荷綠柳,觸景生情,即席賦得聯(lián)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經(jīng)出口,藝驚四座,向以書法名世的鐵保隨即揮毫書就,并寫下這樣一段文字記載此事:“甲子七月,偕金門學史小集大明湖,金門得句,遂書之以紀一時詩友雅會。”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副名聯(lián)的誕生故事,在濟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劉鳳誥在距此兩年半前的泉水詩《次太庵中丞珍珠泉庭前喜雪元韻(四首)》,就少有人知了。太庵,即和瑛。和瑛(1740—1821)原名和寧,字太庵、潤平,號鐵園。額勒德特氏,蒙古鑲黃旗人。德保子。乾隆三十六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謚簡勤。著有《易簡齋詩鈔》《西藏賦》等。嘉慶六年十一月由安徽巡撫調(diào)任山東巡撫,七年八月升任兵部尚書。由此可知,本詩作于六年底七年初濟南雪時無疑矣。 下面是《次太庵中丞珍珠泉庭前喜雪元韻(四首)》: 七十二泉好,靈淵匯北潯。化為珠萬斛,照見佛千心。井養(yǎng)蒸砂氣,風翻邃壑吟。公庭方佇雪,茆屋白堆深。 有喜先春信,時寒后歲功。地開齊國大,天貺圣人豐。下尺澤樓上,初陽坎媾中。瓊章飛入奏,近輔宿云同。 九牧東方重,高官潔勝腴。手紓名世策,胸握報恩珠。集霰塵封樹,聽泉漏轉(zhuǎn)壺。詩成朝氣凈,簷溜掛珊瑚。 聞續(xù)道元注,曾經(jīng)阿耨池。雪蹤何處覕,冰骨自家知。賊盡兵休矣,農(nóng)閑歲望茲。吾民共憂樂,端契吉祥蓍。 四首詩,均極精彩,下面選第一首試析之。 前四句。潯,水邊;靈淵,指泉水。這四句的大意是,濟南有異彩紛呈、美如珠璣的七十二泉,而濟南的地勢南高北低,名泉水匯集在城區(qū)北部,形成諸多水域,如珍珠泉和大明湖等,這些名泉化為萬斛珍珠,清澈地照出城南千佛山的倩影。這里的警句是“化為珠萬斛,照見佛千心”,千佛山佛像大都依山而建,面北而立,所以“照見佛千心”何等生動形象,而“珠萬斛”與“佛千心”更堪稱妙對。這一聯(lián),實堪稱抒寫濟南泉水和“佛山倒影”勝景的又一標志性、獨創(chuàng)性的詩聯(lián)。在濟南,可以欣賞“佛山倒影”的地方以大明湖為最佳,但在過去城北的水域中,不少處所可以見到千佛山的倒影,例如季羨林就曾在當年北園的荷塘里看到過美麗的“佛山倒影”。 后四句。井養(yǎng),謂井水供養(yǎng)于人,源源不盡?!兑住ぞ罚骸熬B(yǎng)而不窮也。”孔穎達疏:“嘆美井德,愈汲愈生,給養(yǎng)于人,無有窮已也?!边@兩句的意思是:源源不斷的猶如井水涵養(yǎng)般的泉水祛除寒毒之氣,使人聰明多智慧;猶如風濤翻滾的泉水,則發(fā)出美好的山谷的清音。在此,詩人深情贊美泉水的涵養(yǎng)之功與悅耳之聲,而在詩文作品談到前者亦即泉水的涵養(yǎng)之功的委實不多。公庭,公堂、法庭,此指珍珠泉大院;佇,立也;下雪時氣溫偏高(據(jù)和瑛詩“不冰知地煖”)雪隨下隨化,很難“立”得起來,所以“方佇雪”已經(jīng)很不錯了,“茆屋”即茅屋,此泛指郊野,眼前雖然是雪花剛剛鋪地,而在廣袤的原野上,那雪可能下得很大了吧?!败馕荨边€有另一意涵,唐人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茅屋”,意即用玉壺買酒喝,而后在茆屋中欣賞那淅瀝落雨。這是詩境亦是文人雅致風流的境界。但此處不惟是文人雅意,更多的還是民生之念:他是切盼著甚至想象著這雪下得大一些,再大一些,以滋潤禾稼,解百姓之憂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