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董小滋/文 黃美珍/攝 一桌菜肴十六碗,吃的是東海的海鮮,品的是象山漁文化。近日,象山味道研發(fā)中心推出了本年度的象山秋季十六碗。食材采用象山最原汁原味的象山海鮮和金秋最新鮮的時令食材。道道爽心悅目、道道色香味俱全。 1油燜茭白 茭白瑩白圓潤,自帶香甜,鮮香爽脆。油燜茭白是先將茭白切段擺盤,調(diào)好調(diào)料,再在熱鍋中燜制而熟,既保留了茭白的鮮嫩原味,讓茭白更加入味,看上去色澤紅潤,吃起來鮮嫩柔滑。 2烤青鲇魚 烤青鲇魚的食材要早市上最新鮮的,烤時加些辣椒、要烤得干些,卻又留有濃郁的湯汁,吃起來口味略重,但刺少肉多,鮮香味美,是貪吃孩童的最愛。 3鵝件三拼 鵝件三拼指的是鵝掌、鵝肝、鵝胗組成的冷盤。原材料取自浙東白鵝,鵝肉素而不膩,肥而不油,鵝件三拼原汁原味,清香不膩。 4蝦皮花生 蝦皮是脆脆的,花生也是脆脆的,兩相一結(jié)合,鮮香酥脆,唇齒留香。下酒、下飯、當(dāng)零食,大人小孩,無不喜歡。 5紅蒸箬鰨 箬鰨身扁肉厚,味美刺少,尤其適合老人孩子食用。箬鰨鮮嫩無腥,滑糯不膩,理想的做法是上鍋直接蒸熟,而且最好采用紅蒸。紅蒸和清蒸一樣能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本身的鮮美,但較清蒸更加入味,滋味更濃,清鮮和口感雙重享受。 6清蒸白蟹 石浦漁民有一句諺語:蟹味上桌百味淡。白蟹的吃法較多,蒸白蟹最原味。打開蟹殼,鮮香撲鼻,用筷尖刮下蟹殼邊緣的肉送至口中,那種鮮味、蟹香、細(xì)膩的質(zhì)感在舌苔上盤旋。 7紅燜海蝦 海蝦是象山海域常見的海蝦,紅燜也是象山餐桌上最常見的做法。紅燜海蝦幾乎是每個人象山吃得最多的海鮮之一。紅燜海蝦色澤亮麗,味道濃郁。 8魚骨醬 石浦的老百姓喜好吃魚糍面、魚丸,留下的魚頭、皮、骨等舍不得扔棄,混在一起剁碎,就創(chuàng)出了魚骨醬這道菜,撒上生姜、鹽、辣椒等佐料,翻炒至香,一碗色澤紅亮、湯汁濃稠、酸甜咸辣鮮五味俱全的魚骨醬便完工了。 9鹽水雜螺 象山的近海灘涂上多的是各種各樣的螺類。海螺、香螺、螺螄,每一種都仿佛帶著大海的味道,用嘴一嘬,滿口的鮮香,齒間一嚼,清新爽口,唇齒留香。一盤雜螺往往是用來下酒,甚至當(dāng)零食。 10粉絲燒海葵 粉絲的做法多樣,既可當(dāng)菜又能當(dāng)主食,吃起來像面又不像面。用海葵燒粉絲算是其中最高配的做法。這道菜粉絲細(xì)滑爽口,哧溜溜吸進(jìn)嘴里,帶著汁水稍微一嚼,粉絲化作無物,滿口的滿足。海葵是一種海洋生物,與粉絲燒在一處,更顯色澤紅亮,酥香軟糯。 11雙色魚圓 “一碗小球似元宵,金銀雙色湯中飄。魚兒何曾顯本相,自有廚師巧烹調(diào)?!贝嗽娬f的正是雙色魚圓,魚圓選用新鮮的純野生海鰻或馬鮫魚制作,質(zhì)嫩滑潤清脆,富有彈性,因?yàn)樗喑圆荒?,可做點(diǎn)心配料,又可作湯,是象山漁家必不可少的海味佳肴。 12椒芹湯鰻 保留了鰻魚最原始的鮮味,芹香四溢,鮮糯滑嫩。紅椒綠芹,白鰻奶湯,十分養(yǎng)眼。而且芹香四溢,鰻魚鮮糯滑嫩,湯更是鮮美無比。 13菜干鰳魚 鰳魚雖然多刺,但產(chǎn)于東海深海,鮮美異常。與菜干搭配,中和了海魚的腥味,提升鮮美度,真正是鮮香合一,口感醇厚。 14紅燒望潮 望潮平日穴居在海灘泥洞中,漲潮時才爬出洞外張望,好像在期盼著潮水的到來,所以叫“望潮”?;畹耐庇眯∷鞭⑵淅p身揉跌,揉跌至八足捧頭、頭硬如鐵蛋,便可以紅燒了。紅燒望潮醬香濃郁,肉爽脆,夾起一個紅燒望潮放在嘴里,一口咬下,汁味幾要溢出,味鮮至極。 15肉絲糊辣 每當(dāng)象山民間有湯水宴席,最后一道菜肉絲糊辣往往最受歡迎。前面吃多了大魚大肉,正想換個口味。肉絲糊辣葷素相宜,菜多肉少,解膩清爽。大人喜歡下酒吃,孩子喜歡拌飯吃,每次一上桌常被一搶而空。 16爵溪三黃湯 黃魚是東海最名貴的魚,“三黃湯”那就更上檔次了,將新鮮黃魚兩面煎黃,加開水。 在旺火的催促下,放入黃魚鲞和魚膠,在高溫湯汁中翻滾,調(diào)味撒上香芹起鍋,色美、味鮮、香久,那滋味非嘗過不能表達(d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