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亞是本次10國游的最后一個國家。10月27日早餐后,我們從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出發(fā),乘車約200公里,下午1點左右到達斯洛文尼亞的布萊德湖景區(qū)。我們在布萊德湖南面中間的 Pletna 船碼頭(Mlino Port for Pletna Boat)附近下車。按行程計劃,這里的游覽主要就是搭乘手搖小船,登上湖心島。照片中這幢房子是伊斯特拉別墅(Vila Istra),在 Pletna 船碼頭北偏東方向,距離不到200米。簡單說一下斯洛文尼亞歷史。斯洛文尼亞的歷史與亞得里亞海東岸國家大同小異。公元前伊利里亞人、凱爾特人先后在此居住。6世紀(jì)初,作為其祖先的南斯拉夫人遷徙于此。以后曾被多國占領(lǐng),主要是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15-20世紀(jì)初)。一戰(zhàn)后的1918年12月1日,成立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該國改名南斯拉夫王國。二戰(zhàn)中被德國占領(lǐng)。戰(zhàn)后成為南斯拉夫聯(lián)盟中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6月25日從南聯(lián)盟中獨立出來,2004年3月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布萊德湖形成于14000年前。它位于阿爾卑斯山南麓。因其清澈的湖水來自阿爾卑斯山積雪融化的冰水和山間流淌的清泉,故而它有“冰湖”之稱。布萊德湖海拔47.5米,最深處30.6米。長2120米,寬1380米,面積1.45 km2。湖岸線長6公里,徒步一圈大約2-3小時。沿著環(huán)湖小路,近處有水中嬉戲的野鴨、天鵝、湛藍(lán)的湖水、歐洲古典風(fēng)格的觀光馬車以及各式各樣的游船;遠(yuǎn)處陡峭的山崖上聳立著一座古堡,巍峨的古堡及若隱若現(xiàn)的連綿的雪山構(gòu)成一幅猶如油畫的美麗風(fēng)景。湖心島在 Pletna 船碼頭的西面。我們一邊往西走,一邊回頭看。這是位于布萊德湖東北角的圣馬丁教區(qū)教堂(?upnijska cerkev sv. Martina)。該教堂修建于1903-1905年,屬于新哥特式風(fēng)格。碼頭到湖心島很近。這是湖心島南面的上島石階。照片右邊是瑪麗亞升天朝圣教堂(Church of the Assumption of MariaChurch of the Assumption of Maria),左邊是教區(qū)長房(Provost's House)。湖心島的上島石階有99級。據(jù)說在這舉行婚禮時,新娘要讓新郎抱著走上全部臺階,以考驗新郎的衷心。這是瑪麗亞升天朝圣教堂(Pilgrimage Church of the Assumption of Maria),由德國亨利二世國王始建于1004年?,F(xiàn)在見到的是1509年地震后重建的。傳說當(dāng)年的教堂鐘樓里曾有3口大鐘,其中一口沉落湖底,游人在教堂中許下心愿并敲響鐘聲三下,他的心愿就能達成。上島后,我們從東面繞島走了一圈。這是布萊德城堡(Bled Castle),它位于布萊德湖北面高達百米的懸崖峭壁上。該城堡是斯洛文尼亞最古老的城堡之一,由德國亨利二世國王修建于11世紀(jì)初。建筑風(fēng)格混合了歌德式和羅馬式。它有上下兩層,上層為民居和教堂,下層則建了高墻,用以防守。城堡上是欣賞布萊德湖美景的最佳去處??上覀儧]有上去。 這是在湖心島的北面,看布萊德湖的北岸。![]() ![]() ![]() ![]() ![]() 我們在島上游覽了40多分鐘,乘船返回(來回20分鐘左右)。這是 Pletna 船----有人翻譯為岡多拉小船。![]() ![]() ![]() ![]() ![]() ![]() 上岸后,沿著湖邊向東走...![]() ![]() ![]() ![]() ![]() ![]() ![]() ![]() ![]() 最難忘,這油畫般的湖景!![]() 在布萊德湖游覽1小時50分鐘左右,我們又乘車約60公里,下午3點多到達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我們在 Streliska 街(Streliska Ulica)的盧布爾雅那華德福學(xué)校(Waldorfsk sola Ljubljana)附近下車,此處位于盧布爾雅那城堡山的東面。這是圣約瑟夫教堂(Cerkev sv. Jozefe),在下車處的東北方向。![]() 我們沿 Streliska 街向西北方向走,到丁字路口右轉(zhuǎn)(向北,若左轉(zhuǎn)可以看到隧道口)。前面不遠(yuǎn)左邊是 Krekov 廣場(Krekov Trg )。這是廣場上的盧布爾雅那木偶劇院(Lutkovno gledalisce Ljubljana)的鐘樓。木偶劇院的西邊是盧布爾雅那城堡纜車站(Funi?ulaire Chateau Ljubljana)。![]() ![]() ![]() 過十字路口后繼續(xù)往北就到了龍橋(Zmajski most )。該橋是盧布爾雅那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橋的四角裝飾著銅質(zhì)的龍雕像。龍橋建于1900-1901年,是當(dāng)時盧布爾雅那第一個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建筑物,也是當(dāng)時歐洲最大的鋼筋混凝土橋梁之一。最初,該橋被稱為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禧橋,橋頭應(yīng)該是飛獅雕塑。而建筑師 Zaninovi? 用了龍----盧布爾雅那市的吉祥物,作為橋頭的裝飾。![]() 龍橋東面的這座橋叫屠夫橋( Mesarski Most)。屠夫橋于2010年7月10日落成(人行橋)。之所以叫屠夫橋,據(jù)說與盧布爾雅尼察河南岸的中央市場(在屠夫橋與龍橋之間)的一家肉攤有關(guān)(估計是肉攤的屠夫最早提出了造橋的想法)。20世紀(jì)30年代,建筑師 Jo?e Ple?nik 做了設(shè)計,后因二戰(zhàn)被耽擱。目前的橋,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橋,與原設(shè)計有很大不同。建筑設(shè)計師是尤里·科比(Jurij Kobe),雕塑家是雅克夫·布達爾(Jakov Brdar)。![]() 屠夫橋最吸引人的,一是橋欄上掛滿了"愛情鎖"----由此屠夫橋也叫愛情橋;二是橋上有一些奇形怪狀的雕塑,主要是4尊怪異的人物雕像(橋欄上還有一些小動物雕像)。橋中間的是屠夫,西北角的是被開膛破肚的普羅米修斯,西南角的是剛被逐出伊甸園的亞當(dāng)和夏娃----也許正是這亞當(dāng)夏娃雕像,才衍生出了"愛情鎖"。![]() 下面這張是網(wǎng)上下載后拼接的。左邊是普羅米修斯,右邊是亞當(dāng)和夏娃。![]() 這是從屠夫橋往西看龍橋。龍橋的護欄上刻有“1848” “1888”字樣,不知何意。![]() 我們沿著盧布爾雅尼察河的南岸繼續(xù)向西走,很快就看到了三橋-三重橋(Tromostovje - Triple bridg)。此處原先有修建于中世紀(jì)的木板橋。1842年改為石橋。1929至1932年,斯洛文尼亞的偉大建筑師普列赤涅克(Jo?e Ple?nik),在原有石橋的基礎(chǔ)上添加了兩側(cè)的副橋,從而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小巧精致的三重橋。該橋是盧布爾雅那的另一標(biāo)志。![]() ![]() 這是位于普烈舍倫廣場(Pre?ernov Trg )中心的弗蘭茨.普烈舍倫(France pre?eren 1800-1849)雕像。普烈舍倫是斯洛文尼亞民族的偉大詩人。詩人后面的是詩歌女神"繆斯"。她將剛發(fā)芽的月桂樹枝放在詩人的頭上。詩人雕像對面的 Wolfovi 街(Wolfovi Ulica)4號的墻面上,鑲嵌著詩人一生愛情的女主人公 Primi? Julija 女士的浮雕,它倆遙相呼應(yīng)。普烈舍倫廣場現(xiàn)今的位置在中世紀(jì)時是盧布爾雅那城門的所在地。十九世紀(jì)拆除了舊城墻后才鋪設(shè)成廣場。廣場北有圣方濟會報喜大教堂,西南有三重橋。![]() 這是 Wolfovi 街(Wolfovi Ulica)4號----圖像是從谷歌地圖截取的。圖左側(cè)就是 Primi? Julija 女士浮雕----谷歌地圖有意將所有人像模糊處理。![]() 這是三重橋南面的圣方濟會報喜大教堂( Fran?i?kanska cerkev Marijinega oznanenja),建于17世紀(jì)。![]() 從三重橋沿著 Stritarjeva 街( Stritarjeva Ulica )向南,走到底是羅巴噴泉。山上是盧布爾雅那城堡。![]() 羅巴噴泉(Robbov vodnjak)位于城市廣場(Mestni Trg)東北角,是盧布爾雅那最著名的巴洛克風(fēng)格古跡,又被稱為三河神噴泉。雕塑上的三位河神被認(rèn)為是斯洛文尼亞卡尼鄂拉地區(qū)三條主要河流 SAVA、LJUBLJANICA 和 KRKA河的化身。該噴泉的建筑師是出生于威尼斯的雕塑家弗朗切斯特.羅巴,造型仿造的是羅馬噴泉,建設(shè)完成于1743年。噴泉真跡目前藏于國家藝術(shù)館。 ![]() 城市廣場(Mestni Trg)自公元十二世紀(jì)以來一直是中世紀(jì)盧布爾雅那的城市中心。1511年的一場大地震將絕大多數(shù)中世紀(jì)的古老建筑摧毀,后來的建筑逐漸被巴洛克式風(fēng)格所取代。 ![]() 這是位于羅巴噴泉西南的盧布爾雅那市政廳(Town Hall)。其主體部分由建筑大師 Peter Bezlaj 建于十五世紀(jì)后期,它兩側(cè)的副樓是1719年加蓋的?,F(xiàn)在市政廳設(shè)有四個展覽大廳,主要展示盧布爾雅那城市發(fā)展史和國際城際間合作,也用于各類藝術(shù)展覽等。![]() 從市政廳一路向南到卡爾洛瓦茨路(Karlov?ka cesta),向左看,這是 Marijinim 雕像紀(jì)念柱(Spominski steber z Marijinim kipom)。紀(jì)念柱后面是圣雅各教區(qū)教堂(?upnijska cerkev sv. Jakoba)。![]() ![]() 拍了紀(jì)念柱照片后,向東走 Zoisova 路(Zoisova cesta),過橋,右轉(zhuǎn),沿盧布爾雅尼察河往回(北)走。![]() 盧布爾雅那城堡(Ljubljana Castle)位于城堡山的頂部。城堡的歷史可追溯到1164-1185年。1489年城堡修建了圣喬治禮拜堂,16世紀(jì)加固了城墻,19世紀(jì)中期興建了瞭望塔。城堡一直用于軍事。15世紀(jì)用來抵抗土耳其軍隊的入侵,17世紀(jì)中期用于軍火庫,19世紀(jì)到二戰(zhàn)結(jié)束用作監(jiān)獄----二戰(zhàn)期間這里曾關(guān)押意大利和德國的戰(zhàn)俘。目前城堡中還設(shè)有一個關(guān)于斯洛文尼亞歷史的展覽。![]() ![]() 我們沿盧布爾雅尼察河的東岸向北走。在三重橋南面的第2座橋(谷歌地圖上未標(biāo)注橋名)過河,繼續(xù)沿河向北走。在三重橋南面第1座橋東面的Ribji廣場(Ribji trg)上,有下面照片中這么一個不知名的噴泉雕塑。![]() Ribji廣場到底,左轉(zhuǎn),回到了城市廣場(Mestni Trg)。再向東,路北就是圣尼古拉斯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Nicholas),也稱為盧布爾雅那教堂(Ljubljana Cathedral)。該教堂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262年。原先為羅馬風(fēng)格,1361年被火災(zāi)毀后,重建時改成了哥特式建筑風(fēng)格。后幾經(jīng)擴建,但在1469年又被燒毀。據(jù)傳這次是由入侵的土耳其士兵所為。![]() 這是大門上的雕塑。![]() ![]() ![]() ![]() 大教堂內(nèi)部。![]() ![]() ![]() ![]() ![]() ![]() ![]() ![]() ![]() ![]() ![]() 大教堂大門對面有個玩具店.....![]() 從大教堂出來又回到三重橋。三重橋的西面,盧布爾雅尼察河北岸,護墻上的這一片紅色,特別引人注目。![]() ![]() 下午6點多結(jié)束游覽,去酒店。![]() 10月28日早餐后,從盧布爾雅那乘車50余公里,于9點40左右到達波斯托伊納巖洞。 波斯托伊納巖洞(Postojna cave)是喀斯特地貌最典型、最著名的代表。它由地下暗流在石灰?guī)r地層中歷經(jīng)三百萬年溶蝕而成,是歐洲第二大溶洞(說法不一)。溶洞全長27公里(說法不一),洞深115米。它被發(fā)現(xiàn)于1861年,開發(fā)于1918年,正式對外開放是1919年。![]() 10點左右進洞參觀。進出巖洞需乘坐這種雙向小火車(進洞2公里,步行參觀1.7公里,出洞2公里)。這是世界獨一份。 1872年洞內(nèi)修筑了小鐵路,1884年安裝了電燈。近年經(jīng)整修,改用電力機車。巖洞內(nèi)有輝煌廳、帷慢廳、水晶廳、音樂廳等4處主要巖洞,其中尤以音樂廳景色為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占領(lǐng)軍在洞內(nèi)儲存了近1000桶飛機燃料。1944年4月被斯洛文尼亞 Partisans 銷毀。大火燒了七天,大部分洞穴被摧毀,入口被熏黑。![]() 各種鐘乳石千姿百態(tài)。![]() 這是大山廳(Big Mountain Hall)。![]() ![]() 這是“比薩斜塔”嗎?![]() 中國山水畫。![]() ![]() 這是“通心粉”嗎?![]() 洞內(nèi)燈光只有白色和黃色,讓人感覺清爽自然。![]() ![]() ![]() 這是 “俄國橋”,由1919 年被奧匈帝國俘虜?shù)亩韲勘拗?,故其名?/font>![]() ![]() 這是“輝煌”,波斯托伊納的象征(Brilliant, the symbol of Postojna Cave)。![]() ![]() 這里是“音樂廳”一角,整個大廳能容納一萬人。![]() ![]() 洞中還有一種沒有眼睛的兩棲類動物-火蜥蜴,學(xué)名洞螈(Proteus Anguinis)。由于它的身體呈灰色、粉紅染色,有四肢,前肢各3個指頭,后肢各2個趾頭,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當(dāng)?shù)鼐用駥⑺鼈兎Q為“人魚”。它是斯洛文尼亞自然遺產(chǎn)的象征。 更神奇的是,它可以不吃不喝地活上很多年,一般壽命可以達到100多歲。據(jù)說,科學(xué)家觀察它已1個多世紀(jì),但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是怎么交配產(chǎn)生后代的!![]() ![]() ![]() ![]() 中午12點多結(jié)束本次旅行最后一個景點的游覽。當(dāng)?shù)貢r間下午 6:30 從意大利威尼斯維尼薩泰塞拉機場乘卡塔爾航班,經(jīng)多哈轉(zhuǎn)機,于29日下午 4:20 到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圓滿結(jié)束巴爾干半島10國26天游。整個行程中我們得到了領(lǐng)隊、導(dǎo)游還有許多團友的熱情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注:本集一部分照片取自領(lǐng)隊朱導(dǎo)、陳導(dǎo)、茉莉人生、老范、阿莉、阿梁、老董、天使之城、郵輪小公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