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婚戀觀越來越開放包容,對個體的特殊行為和選擇,也有了更加自由的評價。 盡管“談性色變”的時代早已遠去,但遇到自家孩子發(fā)生與“性”相關的事件,大部分家長還是無法沉住氣。 相對而言,家長們的觀念仍然相對保守,因而常常無法冷靜處理問題。 媽媽的無意發(fā)現(xiàn):撞見14歲女兒偷偷“夾腿” ▼劈頭蓋臉的指責 徐女士的女兒今年14歲,正是念初二的年級,從小就文靜的她,一直是長輩眼中的乖乖女,其他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包括學習在內,一直不怎么讓父母操心。 上周徐女士周末在家,擔心女兒學習口渴,又不想打擾,就切了盤水果打算悄悄送進去。 剛把果盤放在桌上,才發(fā)現(xiàn)女兒的狀態(tài)不太對勁,滿頭是汗,臉色還泛著潮紅。 她下意識想詢問女兒是否感到不適,結果低頭正好掃到女兒的腿,當即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沒想到一直乖巧的女兒,居然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沒控制住內心的失落,徐女士當場就劈頭蓋臉地指責了一通。 “你私底下竟然做這種事情,不知羞恥!” 女兒埋著頭,不發(fā)一言。自那以后,和徐女士也慢慢疏遠起來,性格仿佛也更加孤僻內向了。 ▼循循善誘的引導 身為高中老師的李女士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女兒也是14歲。 那天正逢女兒的生日,她和丈夫準備了一個驚喜,誰知到最后卻成了一場“驚嚇”。 晚上女兒回到房間寫作業(yè),夫妻倆偷偷把準備好的生日蛋糕端了進來,可剛推開門,女兒被突如其來的動作嚇了一跳。 此時的她正做著夾腿的動作,面對父母滿臉錯愕。 李女士立馬反應過來發(fā)生了什么,她班上的學生,也出現(xiàn)過這種舉動。 她趕緊把丈夫請了出去,女兒的表情明顯不知所措,李女士第一時間安慰了她,不必太過緊張,這是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很多人都經(jīng)歷過。 女兒的情緒平靜下來后,李女士緊接著詢問女兒這樣做持續(xù)多久了,一般什么時候會這樣做。 雙方就這件事進行了相對深刻的交流,最后,李女士告知女兒要注意節(jié)制,注意衛(wèi)生,然后重新給女兒過了一個完整的生日。 之后為了給女兒更全面的教育,又普及了一些性知識以及自我保護措施。 在媽媽的循循善誘下,女兒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反倒遇到什么困惑,都愿意跟媽媽共享。 發(fā)現(xiàn)女兒偷偷夾腿,以上這兩位媽媽的做法,造就了女兒的不同人生,家長要擇優(yōu)棄弊。 遇事不要急著苛責,先了解事件經(jīng)過以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再做處理不遲。 青春期女孩出現(xiàn)夾腿情況,實屬正常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身心與往日相比,都有了較大改變。 對身體的好奇,以及對新鮮感的追求,會讓孩子做出一些探索的行為,也就是“性沖動”。 這實屬正常情況,只是每個人的表現(xiàn)有所差異而已。 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家長要先保持冷靜,不要自己先亂了分寸,需要理性對待。 發(fā)現(xiàn)孩子“夾腿”,正確的處理方式: 1)切記勿出口傷人 青春期的孩子做出這類舉動,通常自己也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家長的極力回避,乃至是粗暴斥責,很可能會傷害孩子。 尤其是涉及到道德層面的批判,會給孩子留下巨大的心理陰影,讓他們本就脆弱的自尊心搖搖欲墜。 2)教導孩子正確面對性沖動 生理沖動再正常不過,家長要教導孩子正確面對,首先摒棄掉不好意思的感覺。 另外,這并不意味著支持,家長還是該教孩子節(jié)制,且要注意衛(wèi)生情況。 3)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兩性知識的普及就成了至關緊要的事。 讓孩子對這方面有一定了解,才能有意識地保護自己。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的責任是及時引導,并非詆毀侮辱,這只會將孩子推得越來越遠。 如果能平和地度過這個階段,孩子將會從中受益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