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反抗欺壓,在梁山泊聚義的故事。在這本書中,有幾位好漢被著力描寫刻畫,其中就有林沖。林沖本來東京80萬禁軍的槍棒教頭,本來生活安定富裕??勺罱K卻被高太尉陷害,逼上梁山。在上梁山前,風雪山神廟是一個精彩的橋段??墒牵@里面卻有一個非常大的紕漏。到底哪里有問題?接下來,讓小編本著務實的精神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故事有前因,有后果,有過程,這不挺好嗎?按道理講,確實沒有問題,但錯就錯在,施老先生把林沖風雪山神廟的地址交代得太詳細了。按照書中交代,草料廠在滄州東門外十五里,山神廟在草料廠東半里多。我們僅以宋朝時的滄州來看,在東門外確實曾有過草莊子,料莊子,附近還有過柴大官人的柴莊子。但是,絕對沒有山神廟。 為何沒有山神廟,歸根結底,就是滄州的一個地形問題。至少從宋朝到現(xiàn)在,滄州都只是一個臨海的地帶。有一種說法,滄州之所以叫滄州,與臨近滄海有關。重要的是,臨海的滄州是個平原地帶,境內一馬平川。而既然是平原,沒有什么名山,就只能有供奉土地爺?shù)耐恋貜R。史料記載也的確如此,在滄州的史志中,記載過當?shù)赜型恋貜R,有龍王廟,海神廟,唯獨沒有山神廟。 那把范圍再擴大一點兒呢,在滄州東南還真有兩座山,一個叫馬骨山,在今天的山東無棣,一個叫騮山。這兩座山都很不高大,其中的騮山高度只有30米,還沒有高層樓房高呢。這樣小的山,如果設有山神廟供奉,那反倒不正常了。 有讀者可能會說:不就是個小說嗎,有必要當真嗎?事實上,《水滸傳》中的許多地名都不是虛構的,在當時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也能看得出來施耐庵其實還是很負責任的,那為什么在《水滸傳》中的滄州會多出一座山神廟呢?小編以為,一種可能,是當時受限于信息的不發(fā)達所限,即沒法上網查證,連個地圖都找不著,所以,能聽到個地級市的名字就不錯了。 所以施先生認定,滄州會有一個民間普遍存在的山神廟;第二種可能,就是施先生也許知道滄州不一定有山神廟。但是,他最終屈從于作品的文學性,為了表達林沖一生中最關鍵的一次徹底反抗,把這場決戰(zhàn)放在山神廟前展開,在整體氣勢上,山神廟要遠比什么土地廟,城隍廟顯得更加硬氣,更加威風。也更適合林沖的英雄之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