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無情帝王家”說的便是君王們的薄情。作為一國之首,他們手握生殺大權(quán),家天下的傳承之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觀念根深蒂固,而無論是功臣勛貴,還是后宮佳人也是禍福所依,任由帝王裁決。而在對待后宮妃嬪之上這一點更是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朝得寵,暮失寵,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之類的事件更是不勝枚舉,縱觀幾千年的封建史,400多位帝王中除了明孝宗朱佑樘只有1位皇后,又有哪一個帝王莫不是后宮佳麗三千,乾隆帝自然也不能外。 乾隆帝一生中僅妃嬪便有34位,皇后更是先后冊立3位。而作為后宮之主的這三任皇后,也是結(jié)局迥異,更甚者還有一位因為斷發(fā)而被他打入冷宮,令人唏噓。 第一位:孝賢純皇后 富察皇后,出身于滿洲鑲黃旗(上三旗之中的首旗)。爺爺米思涵是康熙帝時期的議政大臣,還擔任過戶部尚書;父親李榮保也是官至察哈爾總管;至于伯父也都是官居高位,位極人臣,出身于累世高官世家的她,在雍正五年,雍正帝挑選秀女時被雍正帝指配給了當時還是皇子的弘歷。 而長相秀美,又雍容華貴,性格更是溫文爾雅,也讓富察氏十分得弘歷的喜愛,在二人結(jié)為伉儷之后,相敬如賓,感情深篤。在雍正帝去世,乾隆帝上位之后,她也順利成章的成為了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 雍正六年,她為弘歷生下了長女,隨后又先后誕下了永璉,永琮兩位皇子。作為乾隆帝最為寵愛的皇后,她的溫文爾雅、賢惠也讓乾隆帝雖然娶了眾多妃嬪,卻對她始終是恩寵如一,不僅僅在以“十余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余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稱贊;而且在東巡之時,也都是以她為伴,謁孔廟、登泰山。 但是也正是這般柔順性格,卻在永璉、永琮相繼去世之后,也讓富察皇后悲痛不已,最終在與乾隆東巡之時,不幸病篤,年僅37歲。 第二位 烏拉那拉氏 也就在富察皇后去世之后,烏拉那拉氏按遞進成為皇貴妃,在三年后更是成為新一任的皇后。但是出身于滿洲鑲藍旗的她,并沒有富察皇后的家世,父親訥爾布也只是一個佐領(lǐng)。而在17歲時,雍正帝將她賜給弘歷,因此也成為了側(cè)福晉。 但是弘歷對她并不十分寵愛,在弘歷繼承大寶之后,與她同為側(cè)福晉的高佳氏被封為貴妃,她則只封為嫻妃。 但是高佳貴妃卻壽元不享,比富察皇后去世的還早。如此一來,在富察皇后去世后,她也便成為了最有資歷妃子,因此才得以晉位。雖然在主持后宮之中,她也十分得體。但是就在于乾隆帝出巡江南之時,卻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乾隆三十年正月,她隨駕南巡,但是中間卻與乾隆帝發(fā)生了爭執(zhí),而氣憤之下烏拉那拉氏自斷其發(fā),雖然她也為乾隆帝生有2個皇子永璂、永璟,但龍顏大怒之下,乾隆帝最終選擇將她打入冷宮,不僅裁剪宮女,即便是她死后都僅僅以次于皇貴妃喪禮的喪制安葬,連神牌、祭享都不允許設(shè)置。 第三位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出身于正黃旗漢軍的魏佳氏,比乾隆帝年輕十六歲。雖然只是以宮女身份入宮,但是容貌秀美、心地善良的她很快便被乾隆帝寵愛,在富察皇后去世后,她也迅速的被封為令妃。 其后隨著她誕下皇七女、永璐、永琰,她的地位也進一步上升,乾隆二十四年時已經(jīng)成為貴妃。 而正在乾隆三十年,乾隆南巡歸來后,因為繼皇后烏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宮,她也進一步的被擢升為皇貴妃,但是盡管魏佳氏十分受寵,但是終其一生乾隆帝在其生前卻并為敕封她為后,而這里面既有出身,也有乾隆年齡方面的考慮。就在乾隆六十年,乾隆才將她封為皇后。 參考資料:《清史稿后妃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