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浸在手工藝的世界里 慢慢打磨技藝 淬煉心性 用“美”回報時光與歲月 《指尖上的晉城》 展示手工藝人 以及他們所承載的手工技藝 邂逅工藝之美 遇見匠人之心 被譽為“太行之巔”的晉城陵川,那里有著很多樸實的磚雕藝人,他們通過精湛的技藝,與當?shù)亟ㄖ臀幕嘟Y(jié)合,為中國建筑裝飾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山西民居磚雕在陵川境內(nèi)基本可分為以下三類:1.墀頭雕:在房屋挑檐下墀頭上方的磚雕。2.影壁、照壁磚雕。3.神龕磚雕:用于敬神。 陵川的磚雕圖案內(nèi)容大部分取材于一種曲藝——說唱鼓書,這種書鼓磚雕圖案是以當?shù)胤浅Ed盛的陵川鼓書說唱中的主樂器扁鼓作為主形象,而其他說唱鼓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圖案作為輔形象。 磚雕的制作流程較為復雜,用料通常為手工燒制的磚。挑好磚后,就要按“一頭一臉”和“一臉一頭”重疊錯位羅列。與此同時,還要根據(jù)圖樣的內(nèi)容多少,確定磚雕的畫面大小。制作一幅磚雕作品,需要將整個圖案所用的磚羅列好,先把最底層和最上層的磚雕刻成型,再一塊塊地打磨雕刻剩下的磚體。最后一道工序是上墻。先上最底層的凹面磚,再依次由下至上地一層層壘到墻體上。至此,才算是完成了一幅完整的磚雕作品。 整個磚雕非常牢固,圖面雖凹凸不平,卻錯落有致,雕刻紋路清晰,形象主次分明,結(jié)構(gòu)嚴密,勻稱,調(diào)和,可以說是匠心獨運。分布于陵川地區(qū)的山西民居磚雕巧妙布局、精心雕琢,與鼓書說唱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成為陵川磚雕藝術的鮮明特征,是一種具有獨特地方色彩的藝術形式。 天地信仰是最古老、最根本的信仰。它是一些自然神的綜合,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風雨雷電,是人類最初的神。民間經(jīng)常供奉一位天地爺,他沒有專門的廟祠。在過年時,人們會買上一張繪有天公地母、中間牌位寫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天地神畫,貼在屋檐下,圖個平安吉祥。陵川的天地神龕,將沒有神殿祭祀或用圖畫臨時敬奉的天地神,用神龕的形式,固定在正房的屋檐下,以表示百姓對天地神最古老、最根本信仰的尊崇。 磚雕依附于建筑而生,是建筑這個大工藝下的小工藝,它不僅承載了擋風避雨的實用功效,又體現(xiàn)了人們民俗的精神需要,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和無限豐富的審美價值。 |
|
來自: 老劉tdrhg > 《13、瓦當/磚雕/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