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很多父母給孩子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卻依然阻擋不了孩子感冒。打噴嚏、流鼻涕、發(fā)熱等癥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甚至同時襲來。 兒科門診排起了長長的隊,新生兒護理的后臺也收到了數(shù)不清的相關留言提問。 孩子為什么感冒?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會不會引起鼻炎、哮喘?我們都很急切地想知道答案,擔心耽誤孩子病情。 普通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是抵抗力下降感染所致,不會傳染,但冬季正是氣溫最低的時間,非常容易發(fā)生。經(jīng)常是伴隨持續(xù)兩三天的發(fā)燒,還會出現(xiàn)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癥狀。 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有高強度傳染性及流行性,癥狀比普通感冒嚴重,兒童尤其容易感染。流鼻涕、頭痛、咳嗽、咽痛等癥狀都很常見,發(fā)作也很突然,而且12月、1月正是高峰。 孩子感冒之后,家長首先及時判斷孩子是哪種類型的感冒。只要及時正確有效的治療,都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孩子反復鼻塞、流鼻涕,家長一直認為是普通感冒,沒放心上,沒有及時正確的治療,時間一久就會轉變成急性咽炎,鼻竇炎、淋巴結炎、氣管炎等一系列并發(fā)癥。所以,可怕的不只是感冒,更是我們把各種并發(fā)癥當做感冒來治療! 為了提前預防和及時正確地治療寶寶的感冒,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護理與預防尤為關鍵! 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即通常所說的“感冒”。是指喉部以上,上部呼吸道的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 幼兒期發(fā)病最多,5歲以下小兒平均每人每年發(fā)生4~6次;學齡兒童逐漸減少。 1.病原:以病毒為主,占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常見病毒有:鼻病毒、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細菌感染僅占上呼吸道感染的10%,大多為β溶血性鏈球菌A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桿菌及葡萄球菌。支原體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少見。 2.誘發(fā)因素:營養(yǎng)不良、缺乏鍛煉或過度疲勞,以及有過敏體質的小兒,因身體防御能力低,容易發(fā)生上呼吸道感染。居住擁擠、大氣污染、被動吸煙、間接吸入煙霧,也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體生長繁殖,誘發(fā)感染。 1、三個月以下嬰兒 發(fā)熱輕微或無發(fā)熱。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癥狀較突出。如哭鬧不安、張口呼吸、吸吮困難、拒奶、有時伴有嘔吐及腹瀉。 2、嬰幼患兒表現(xiàn) (1)全身病毒癥狀較重,病初突然高熱39.5-40℃,持續(xù)1-2天,個別達數(shù)日,部分患高熱同時伴有驚厥。 (2)患兒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時候,則會出現(xiàn)鼻塞以及流鼻涕和咳嗽等癥狀,并且這些癥狀較嚴重。 (3)常伴有拒食、嘔吐、腹瀉或便秘等消化道癥狀。 (4)體檢除發(fā)現(xiàn)咽部充血外無其他異常體征。 3、三歲以上患兒 多不發(fā)熱或低熱,個別亦有高熱,伴畏寒、頭痛、全身酸困、食欲減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癥狀明顯,鼻塞、流涕、噴嚏,聲音嘶啞及咽炎等。 冬夏季是寶寶最容易發(fā)生感冒的季節(jié),其實感冒的本質是寶寶的鼻和咽部吸入了病毒或細菌等引起的,室內(nèi)外溫度差別大,導致寶寶的免疫功能下降,這時病毒或細菌就有可乘之機了!
如果孩子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咽痛、流涕等癥狀,應該自覺主動地居家休息,避免將感染呼吸道病原傳染給其他人,如果癥狀比較重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獲得有效的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