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孩子常常想到的就是父母,有什么開心的事情,孩子也喜歡和父母分享。然而,人都會有老去的那天,無論誰都不能避免,而一些老去的父母逐漸在孩子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很多事情他們不敢跟子女說,怕給他們添麻煩,甚至有些父母在子女面前都不敢大聲說話,其實這種情況也是讓人覺得特別心酸的。 鄰居小清的婆婆在老伴去世后就搬到了小清家生活,這位老太太自從生了孩子后就在家?guī)Ш⒆?,到了晚年,老太太靠著老伴的退休金生活著。由于老太太年輕時沒有積蓄,而老伴的積蓄也花在了治療老伴的病痛中,因此,自從老伴去世后,就沒有了生活的資金來源,只好搬去跟兒子一起生活。 一次,聽老太太說,'從靠子女給錢養(yǎng)老時,我就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很多事情我也不敢問,子女說她時,她也只能聽著,不敢反駁'。聽了老人的話,讓人感到心酸又現(xiàn)實。 ![]() 事實上,很多人都是這樣,他們永遠為孩子用盡了心思,而往往忽略了對自己父母的照顧,讓自己的父母在進入晚年后,感受著親情的冷漠。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xiàn)在自己身上,父母們要怎樣做?1、教育好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孝順的人 孩子長大后對父母不好,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確或者父母做了什么讓他們很失望的事情,導致孩子疏遠父母,甚至一直埋怨父母。 因此,父母們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教導孩子,多理解孩子的想法,不要逼迫孩子做太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另外,父母們也要孝順自己的父母,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2、要為自己著想,留足養(yǎng)老積蓄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為孩子傾盡自己的所有,在自己年輕時要給自己留出一些余錢或者給自己買好相應的社保或者醫(yī)保。這樣當自己因年老而失去了勞動力時還可以靠著余錢或者退休金生活著,不用經(jīng)常問子女要,也給子女減輕了一些負擔。 ![]() 而如今作為子女的我們,要如何善待自己的父母?1、不要把把最差的脾氣留給父母 很多人在對待外人時,是溫柔暖心的,而在自己父母面前,卻是不斷埋怨與責罵的。作為子女,不管自己生活多么不順心或者自己有多大的成就,我們都不能把最差的脾氣留給自己的父母,因為沒有了父母,你也不會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 ![]() 2、不要嫌棄自己的父母 父母年老后,他們失去了勞動力,可能不能幫助自己照顧子女或者做家務,甚至他們偶爾生病時要需要我們?nèi)フ疹櫵麄儯词故沁@樣,我們也不能嫌棄他們。他們含辛茹苦的養(yǎng)大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在他們年老時照顧好他們。 3、要理解父母 老人年老后,他們的想法會和我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而作為他們的子女,我們要學會理解他們,而不是埋怨他們的做法。 ![]() 作為子女,我們很多情況下只為自己和孩子著想,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而作為父母,我們也害怕這一幕最終發(fā)生在我們的身上,因此,作為子女和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履行作為兩者的責任,既不過分為孩子操心,也不冷漠地對待父母。 圖片源自網(wǎng)絡 |
|
來自: 360_ss_note2 > 《GD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