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掃除六國,統(tǒng)一天下,成為了千古一帝。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中的“皇”以及五帝之中“帝”構(gòu)成“皇帝”的稱號。在秦始皇的計劃中,他的基業(yè)將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可是最后卻只傳了二世便拱手讓人了。而奪取他天下的那個人就是一代梟雄劉邦。
劉邦能夠奪取天下,并不是因為他自身有多少才能。甚至于在很多方面劉邦都天資平平,但是劉邦卻有一個常人所沒有的優(yōu)點,正是這個優(yōu)點讓他最后從西楚霸王項羽的手中奪得了天下,那就是他馭人的能力。自古以來成大事者,最重要的便是
有一日劉邦在和韓信喝酒聊天的時候就曾問過韓信:你覺得我可以統(tǒng)領(lǐng)多少兵?韓信認真想了想,說到:最多十萬。劉邦沒有生氣,畢竟十萬兵已經(jīng)不少了。但是也反問了韓信一句:那你呢?韓信無比自豪的說:我統(tǒng)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
但是很快韓信就認識到不對了,劉邦這時候說到:那我豈不是打不過你?韓信趕緊接到:主公非馭兵之良將,但卻是駕馭將領(lǐng)的人才,劉邦聽后立刻哈哈大笑。實際上這段話早已為韓信被殺埋下了伏筆。
這段對話原出自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大家可以看看:“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鄙显唬骸坝诠稳??”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p>
劉邦之所以在打敗項羽建立漢朝之后,便立刻貶韓信的官職,最后甚至教使蕭何殺害韓信。便是忌憚于韓信的統(tǒng)兵能力,事實上如果韓信早有造反之心,只怕最后的結(jié)局還真未可知??纯磾≡陧n信手中的大將有哪些便知道其中緣由了。
韓信打敗的第一個強勁對手是秦國名將章邯,陳勝、吳廣起義后,章邯率驪山70萬刑徒迎擊楚軍。之后他大敗周文、逼死陳勝,斬殺項梁,幾乎是憑一己之力,滅掉了反秦的大半義軍。后來在巨鹿之戰(zhàn)中,被項羽大敗之后怕朝廷苛責(zé)便又投靠了項羽。
韓信設(shè)計襲擊陳倉時,章邯率軍馳援卻被漢軍擊敗。公元前205年,漢軍水淹廢丘。最終城破失守,章邯也自殺謝罪。
再有就是龍且了,龍且是項羽手下的第一猛將,曾親率二十萬精兵與韓信大戰(zhàn)于濰水。但是兩人根本不在一個層級的,韓信精準(zhǔn)的掌握了龍且的作戰(zhàn)風(fēng)格,最終利用水勢全殲了龍且的二十萬大軍,致使楚軍元氣大傷,才有了漢軍最后的勝利。
除了這兩位比較有名的大將之外,還有魏國名士成安君陳馀,魏王豹以及田橫等人。都是一國之將才,卻都被韓信所敗。韓信被尊為“兵仙”也是有一定緣由的,這也難怪連劉邦都忌憚他,在稱帝之后便把韓信當(dāng)作最大的眼中釘了,恨不得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