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桃”是水果界的美女,那么“李”一定是水果界的謙謙君子,李和桃經(jīng)常連在一起,比如“桃李滿天下”,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李”字的由來及演變,咱們繼續(xù)往下看! 西晉的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王戎七歲時曾和眾小孩兒一起玩,看見路旁李樹上有許多李子,折斷樹枝,眾小孩兒相繼跑著搶走李子。只有王戎站著不動。別人問他為何如此,他答道:“李樹在路邊生長而且結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的李子?!蹦脕硪豢?,果真是這樣。 戰(zhàn)國文字中“李”,上面是木,下面是子,跟我們今天的形體差不多,人們經(jīng)常把“李”子拆解成十八子,但是從造字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木子。 小篆:許慎《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果也。從木,子聲。李是一種果實,也是一種形聲字。 為什么會說李是水果界的謙謙君子?其實和這幾句話有關:瓜田李下各避嫌疑,解釋是經(jīng)過李樹下面的時候不要整理頭上的帽子,這樣避免讓人覺得是伸手摘李。 傳統(tǒng)儒家推崇君子不欺暗室,不管處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都應該嚴格自律,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要避嫌,這才是真正的君子。 隸書,楷書,以及今天的簡化字基本沿襲了小篆的字體,基本沒有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