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標題就知道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誰了吧,對!大名鼎鼎的“周公解夢”中的周公,為什么說是大名鼎鼎呢?那是因為周公算是今天人們熟知的算八字、測風水這一脈的始祖了(我不是宣導封建迷信來的??!嘿嘿!),當然了有些人可能不了解周公解夢,不是熟讀歷史的朋友可能對此不太了解,很多人都會問,什么是周公解夢?為什么叫周公解夢?周公是個什么人? 所以我們今天就著這些問題一起分析看看吧!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周公解夢中的周公,即周公旦。周公旦,姓姬,名旦,也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fā)的弟弟 ,因封地在周,亦稱為周公 。西周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圣”,儒學先驅(qū)。周公在周滅商之戰(zhàn)中,時刻伴隨周武王左右,幫他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滅商二年后, 武王病逝 。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攝政當國。攝政期間對外平定“三監(jiān)”叛亂,為了進一步鞏固周朝政權, 對內(nèi)建立典章制度 ,大行封建,營建東都,制禮作樂,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謚”制、“法”制、“嫡長子繼承”制和“樂”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和貴賤等級制。 在鞏固和 發(fā)展周王朝的統(tǒng)治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周公攝政七年,成王已經(jīng)長大,他決定還政于成王。在還政前,周公寫了《無逸》,以殷商的滅亡為前車之鑒,告誡成王不要縱情于聲色、安逸、游玩和田獵。而后周公還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