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某,男,18歲,高中生 初診:2019年10月6日 眩暈2月,加重1周,與體位有關系,暈甚則嘔吐,伴巔頂痛,頸椎2—3節(jié)壓痛,西醫(yī)做頭部CT,未發(fā)現(xiàn)異常病變,服補氣血中成藥后病情無改善。進食后腹部有下墜感,精神差,寐差,睡眠一直受眩暈影響,無明顯怕風怕冷,出汗多,口干不苦,飲水不多,喜飲熱水,納少,大便日1—2次,成形,小便調(diào),舌尖紅點,舌體胖大,苔白膩,脈沉。 分析:厥陰病,寒飲上沖證,以吳茱萸湯合苓桂術甘湯主之 處方:吳茱萸15g,人參15g,大棗12枚,生姜30g,茯苓30g,桂枝20g,生白術20g,炙甘草10g 結果:藥后眩暈頭痛均消失,睡眠好轉,隨訪無復發(fā)。 按:中醫(yī)治療眩暈效果非常好,經(jīng)方有小柴胡湯、苓桂術甘湯、真武湯、吳茱萸湯、五苓散、澤瀉湯等,時方有天麻鉤藤飲、鎮(zhèn)肝熄風湯、天麻鉤藤飲、溫膽湯等,用好以上處方,需要注意方與方之間的鑒別眼目。當然還有一些經(jīng)驗方要學會,比如陳寶田教授的鎮(zhèn)眩湯、陳潮祖先生的定眩飲等。 李東垣對吳茱萸的認識:吳茱萸,辛苦大熱,治寒在咽嗌,噎塞,胸膈不利。經(jīng)言膈咽不通,食不下,令人口開目瞪,寒邪所隔,氣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jié)M膜脹。下泄寒氣如神,諸藥不能代也。吳茱萸湯能治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等,用之得當,有起死回生之效,臨證不可不知。
|
|
來自: 中醫(yī)知識圈 > 《高低血壓頭疼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