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廢儋耳郡的地方設(shè)置崖州,統(tǒng)于廣州。時儋耳歸附俚僚首領(lǐng)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請命于朝,故置崖州?!侗笔贰泛汀端鍟肪d“海南儋耳歸附者千余峒“,是為“海南“一詞的最早記載。此島孤懸南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島”。又稱珠崖、儋耳、瓊臺。 ??谑?,因地處南渡江入??谖鱾?cè),故名。 秀英區(qū),秀英,原為一小村莊,古稱小英。北部海面稱小英灣(現(xiàn)稱秀英灣)。清代,小英村改稱秀英村。 龍華區(qū),取名緣于歷史傳說。相傳很早以前,??诶铣菂^(qū)的龍昆村附近有一深潭,潭中有一神龍,能保百姓風(fēng)調(diào)雨順。以龍華命名該區(qū),既符合老百姓的意愿,又含有該區(qū)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呼風(fēng)喚雨,造福百姓的意思。 瓊山區(qū),《方輿紀要》載“府南十里有瓊山,土石多白,似玉而潤,縣以此名?!碧曝懹^元年(627年)取城南白石山的白石潔潤如玉的含義,取名瓊山。又稱珠崖、曋都、玳瑁、舍城、顏城、崖州、瓊州、瓊山郡、瓊臺。 美蘭區(qū),2002年由振華區(qū)與原瓊山市一部改置。以美蘭國際機場得名。 三亞市,之名始于清末,光緒年間有三亞港之稱,因地處三支河流匯集的出海口而得名。又稱崖州、崖縣、鹿城。 崖州區(qū),古稱崖州。 天涯區(qū),海角天涯得名。 吉陽區(qū),2014年成立,因沿用吉陽鎮(zhèn)舊名,故名吉陽區(qū)。 海棠區(qū),因海棠灣得名,又稱海棠灣、藤橋。 三沙市,2012年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shè)立地級三沙市,以三大主要群島命名。 儋州市,漢代(公元前110年),海南島置珠崖、儋耳兩郡,這是海南島上最早同時出現(xiàn)的行政建制。唐代(公元622年)改郡為州,將“儋耳郡”改為“儋州”。 五指山市,以其境內(nèi)象征海南島的五指山而得名。 文昌市,西漢年間(公元前110年)設(shè)置紫貝縣,屬珠崖郡。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名為平昌縣。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改名為文昌。 瓊海市,1958年12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瓊東、樂會、萬寧三縣合并為瓊海縣,因地處瓊州的東海岸,故取“瓊海”為縣名。 萬寧市,唐代(公元631年),以平昌縣拆置“萬安縣”,隸屬瓊州;龍朔二年(662年)增設(shè)萬安州;天寶元年( 742年)改州為郡;至德二年(757年)改萬安為“萬全郡”。到南宋(1137年),始設(shè)“萬寧縣”。 東方市,因境內(nèi)黎峒有東方、中方、西方三村,當(dāng)時設(shè)治于“東方村”而得名。 定安縣,明代(1369年)知州王官的兒子王廷金叛明作亂,后被平息。從此,廢南建州,置定安縣。定安之名,取其平定叛亂,獲得安定之意。 屯昌縣,原為荒地,明末清初戰(zhàn)爭頻繁,我國東南沿海避荒逃難之民,紛紛南逃來此屯荒,墾植,以圖昌興,故名“屯昌”。 澄邁縣,隋代(公元607年)遷縣城于今老城鎮(zhèn)的老城墟,并且取澄江,邁山之首字,易名澄邁縣。 臨高縣,唐玄宗開元年(公元713--714年)中更今名臨高。 白沙黎族自治縣,1935年國民黨廣東省政府在五指山區(qū)設(shè)立白沙、保亭、樂東等3縣,白沙始建縣治?!肚迨犯宓乩碇尽酚涊d:“儋州有薄沙巡司”的“薄沙”演變而成。 昌江黎族自治縣,原名昌化,后因與浙江昌化同名而改名。有昌化江流經(jīng)。 樂東黎族自治縣,明代(公元1616年),崖州曾在抱由峒南6公里的瑞芝山建筑“樂安城”。明清二代均設(shè)“樂安營、汛”。故“樂安城”以“樂安水”為名,而樂東縣則是由“樂安城”演變而來。 陵水黎族自治縣,隋代(公元611年)置縣,縣城東北有“陵楠水”(今港坡河)直通大海,陵楠水簡稱“陵水”,縣以水命名。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因清朝曾設(shè)“寶亭營”而得名;另有一說是清末馮資材(宮保)征黎時帶兵駐此,建亭一座,后人稱為“馮官保亭”,日久簡稱“保亭”,縣以亭名。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位居五指山腹地、瓊島中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