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 長征勝利了! 1936年10月22日 紅軍三大主力完成會師 宣告長征勝利結(jié)束 長征雖已過去83年 但兩萬五千里的征程 我們不曾忘懷 在征程中有太多震撼人心的人和事 值得我們?nèi)ャ懹?/p> 七律·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他們譜寫了英雄史詩 翻大山 跨大河 過草地 翻雪山 突破敵包圍封鎖 先輩們用雙腳 走出了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 這是一條用鮮血和生命鋪成的道路 歷時2年 ▼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離開中央蘇區(qū) 長征開始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紅軍在將臺堡會師 長征結(jié)束 期間共歷時2年 轉(zhuǎn)戰(zhàn)14個省份 ▼ 紅軍共轉(zhuǎn)戰(zhàn)14個省份, 包括: 江西、福建、廣東 湖南、廣西、貴州 云南、四川、西康(中國舊省名) 甘肅、陜西、湖北、寧夏、河南 其中 中央紅軍轉(zhuǎn)戰(zhàn)11個省份 總行程65000余里 ▼ 紅一方面軍中走得最遠的作戰(zhàn)部隊 走了25000里 各路紅軍長征行程的總和約65000余里 平均每天行軍74里 ▼ 紅軍長征 平均每天行軍74里 相當于走了37千米路 每前進300米就有一名戰(zhàn)士犧牲 ▼ 長征中各路紅軍出發(fā)時 總?cè)藬?shù)20.6萬人 沿途補充的兵力約有4.2萬人 最后到達陜甘的只有5.7萬人 在長征路上每一場戰(zhàn)役中 都有紅軍戰(zhàn)士獻出生命 平均每前進300米 就有一名戰(zhàn)士犧牲 他們遭受了百般磨難 80年過去 我們不會忘記這段舉世無雙的壯舉 不會忘記那段悲壯的英雄歲月 他們穿過茫茫雪山 從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到折多山 紅軍先后翻越了40多座山脈 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 面對空氣稀薄 氣候變化無常 他們硬是活著走了出來 他們走過漫漫草地 穿越水草沼澤泥潭 危險萬分 但他們毫不退縮 走出了一條生命之路 他們跨越百條河流 長征途中 紅軍渡過了近百條河流 包括世界上最洶涌險峻的峽谷大江 其中大河24條 跨越每一條河流 都付出慘烈的犧牲 他們不懼饑寒交迫 長征途中食物匱乏 他們不惜挖野菜吃樹根 甚至于以皮帶充饑 卻仍然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腳步 他們穿過槍林彈雨 途中不斷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 共進行了各種戰(zhàn)役戰(zhàn)斗600余次 中央紅軍平均每天一個遭遇戰(zhàn) 長征路是一條戰(zhàn)斗的路 一條流血的路 他們創(chuàng)造了戰(zhàn)場奇跡 紅軍在萬里長征中淬火 在槍林彈雨中成長 智與勇交相輝映 創(chuàng)造了戰(zhàn)爭史上的奇觀 不曾忘 22名戰(zhàn)士踩著13根鐵索 如神兵天降 突破了大渡河天險 不曾忘 紅二十五軍的獨樹鎮(zhèn)戰(zhàn)斗 前有圍堵,后有追兵 浴血奮戰(zhàn),絕處逢生 不曾忘 紅軍四渡赤水 穿梭于赤水河兩岸 縱橫在40萬敵軍之中 以弱勝強…… 他們是民心所向 長征 是一次關(guān)于信仰的征程 是一座留下無限精神財富的寶藏 更是一曲民擁軍 軍愛民的英雄贊歌 仍記得群眾唱著《十送紅軍》 將戰(zhàn)士們送了一程又一程 仍記得大渡河的船工 冒著槍林彈雨 將紅軍勇士送到對岸 仍記得強渡烏江 百姓給紅軍當挑夫、向?qū)?/p> 仍記得 敵軍搜查掉隊的紅軍戰(zhàn)士 村民們堅持說這是自家孩子 仍記得跨越雪山 百姓們自發(fā) 為紅軍提供行軍的路線和訣竅 拿出僅有的辣椒和生姜 歲月的奔涌從不停歇 奮斗的征程永遠向前 回望長征路 不是重復過去 而是面對今天 83年這片土地經(jīng)歷了許多 這個國家變化了許多 新時代的我們 走在新的長征路上 長征,永遠在路上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長征 為了更好的走好新長征路 一代代官兵 始終在理想與信仰的傳承中 不斷延續(xù)長征精神 他們,在苦與累的汗水中摸爬滾打追求致勝本領 他們,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創(chuàng)造更多大國重器 他們,在兢兢業(yè)業(yè)的堅守中守望萬家燈火 他們,在搶險救災中書寫愛民情懷 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讓人感受到大愛無疆 他們,在不遠萬里的守護中履行神圣使命 無論走得多遠 都不會忘記來時的路 人民軍隊將不忘初心 永遠走在新的長征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