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氣所生”,舌在中醫(yī)里,被視為身體健康的“晴雨表”,舌頭不同的部位代表不同的臟腑,當(dāng)身體出現(xiàn)狀況時,就會引起舌質(zhì)、舌苔的變化。 舌頭有齒痕:元氣不足,氣虛 舌頭上有牙印,就是舌頭的兩邊有牙齒的痕跡,在中醫(yī)里叫齒痕,一旦有了這個問題,就意味著你的身體虛了,具體來說,就是氣虛了。 中醫(yī)的氣,類似于功能的意思。氣虛就是身體功能的下降,這個功能既包括肌肉功能,也包括用水的功能。 氣虛,易疲勞 當(dāng)支撐身體、參與運動的骨骼肌功能下降了,所以人會經(jīng)常感到疲勞。 還會有消化不好的問題,這因為消化食物需要胃腸的蠕動,同樣的飲食對于別人容易消化,在氣虛的人這里就成了負擔(dān)。 舌苔厚膩:脾胃虛,生濕 這種負擔(dān)時間長了,就會在體內(nèi)積滯生濕,所以舌頭有牙印的人,大多舌苔也是厚膩的,舌苔的厚膩程度就是判斷體內(nèi)有濕的標志之一。 舌苔厚膩 中醫(yī)認為,舌苔為胃氣所生,厚膩舌苔多因痰濕、食積所致,故化濕、運脾、和胃為治療常法,氣虛的人祛濕必須要先補氣,什么時候牙印變輕了,舌苔也就不膩了。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舌頭有齒痕,以下這3點你最好要注意: 不要大量喝水 從營養(yǎng)學(xué)角度,提倡“每天喝八杯水”,但如果你舌頭有牙印,就要另當(dāng)別論,別說八杯水了,這種人可能一杯水都不想喝,又或者是雖然喝了水,仍舊不解渴。 因為正常人需要的每天八杯水,對他們就是負擔(dān)甚至是傷害,他們不是缺水,而是缺用水的能力。 缺乏用水能力,也就是沒有能力將喝進去的水轉(zhuǎn)化為身體所用,喝進的水要么汪在了胃里,要么很快就尿出去了,所以他們才不想喝水,或是喝了也不解渴。 對于這類人,最適合的方法是喝溫水,徐徐飲,慢慢喝,少量多次。這樣,一來不給胃腸加負擔(dān),二來也給已經(jīng)氣虛的身體一個比別人更長的蒸化時間。 每頓飯吃7、8分飽 前面說了氣虛的人,還會消化不好,如果再吃飯過飽,只會給已經(jīng)負荷嚴重的腸胃增加更重的負擔(dān),加重氣虛,就好比一個排量只有1.3T的發(fā)動機,卻要拖帶奔馳的車體,面臨的只能是隨時熄火。 所以,對這種人來說,少吃就是最好的補氣,因為身體功能減少消耗,客觀結(jié)果就是補益。同時,食物的熱量不要過大,因為氣虛的時候,身體的代謝功能也下降了,熱量過高的食物代謝不出去,同樣會存在身體里。 除非你能做到每餐之后去運動半小時,否則最好只吃7、8分飽,給身體的消化和代謝,省省力氣。 黃芪茶、參苓白術(shù)丸,能補益 氣虛的人,除了容易疲勞,還容易感冒,更容易過敏,因為他們的免疫功能也失衡了,但不管哪種,在中醫(yī)都屬于氣虛,往往和舌頭有齒痕同時存在。 生黃芪泡水代茶飲 這種情況下,可以每天用生黃芪10克泡水代茶飲,因為生黃芪是補氣第一藥,但一定要是生的,如果是炙黃芪,補氣之力減弱不說,還因為炙黃芪是用糖炮制的,對糖尿病人不利。 也可以將參苓白術(shù)丸作為日常保健品,每天吃一次,它是個非常平和的補氣藥,同時還有利水作用。 參苓白術(shù)丸 可以幫身體去掉已成負累的水濕,吃到舌頭的牙印變輕了,不再喝了就尿,不再喝水也不解渴,就可以停用了。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