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臺灣嘉義市第一條整合交通號志、標志、路燈、監(jiān)視器等設施的共桿工程,于10月21日晚間首先于嘉義火車站站前路段開始進行夜間立桿組裝與吊裝施工作業(yè)。 由嘉義市政府交通處辦理之嘉義市市區(qū)路口共桿統(tǒng)包工程,預計將嘉義車站前林森西路、中山路及新民路三條道路(東至吳凰北路,南至世賢路)沿線共24處路口、62根桿件進行整合更新、汰換路燈、交通標志、號志共桿及路口管線地下化工程,全案自今年7月20日開始陸續(xù)施工,目標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桿件施工、12月底前完成最后的路口AC重鋪、綠斑馬等所有工項。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車站前的林森西路、中山路及新民路是第一件共桿計劃,市府未來在2年內完成嘉義市其他主要道路的共桿計劃,不僅將串聯(lián)市區(qū)重要軸線道路、增進路口安全,讓駕駛信息判讀更快速,另外也會以城市美學角度切入進行市容街景店招等整體規(guī)劃,以提升道路景觀,突顯嘉義市新道路意象。 市府交通處處長鄭君健呼吁,由于共桿桿柱量體較大,組立與吊裝施工必須利用夜間對交通影響最小的時段進行作業(yè),市府會督導施工廠商做好夜間施工交通維持。 市府交通處交通工程科長賴義龍表示,第一條施作工程以林森西路、中山路及新民路火車站前這個路段為主,共桿的主因是市區(qū)的標志牌、桿件等互相遮蔽、桿子的空間不足,所以有整合的必要性。第一步先做管線地下化;第二步進行桿件的基礎工程,包含桿件的組裝、吊裝等;第三步則是路口路面重鋪與畫設標線。 賴義龍表示,此新式桿件將可同時整合吊掛多樣設備,解決路口路燈桿、號志燈桿以及架空線混亂造成天際景觀不佳問題,市府也將配合此工程,換裝新式的「自發(fā)光路名 牌」,還有現行的監(jiān)視器系統(tǒng)、LED路燈、未來5G或新式科技器材都在此新式桿件中預留設置空間,未來民眾行經嘉義車站前道路時將會看到煥然一新的路口景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