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天啟年間,有這樣一段傳奇故事。 這段故事的主角,就是同柳如是齊名的江南女子柳自華。 她名滿天下,達官貴人散盡千金只為求她一笑;也曾同倜儻才子促膝夜談,從詩詞到人生;她做過富商高墻深宅里的金絲雀;也做過詩人心間筆下的白玫瑰。 柳自華這一生有過遺憾,卻沒有缺憾。 因為她無論身處任何條件下,都在努力追求當下最好的生活方式。即使在糟糕的生存狀態(tài)里,也依舊過著詩意的人生。 一個女人,怎么才能像柳自華一般,在滾滾紅塵里尋得一片歲月靜好?且看文章。 悅己,用一顆瀏覽的心看待人生 明代,天啟年間。 柳自華出生于杭州一戶姓楊的家里,那時候,她還名喚楊朝。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家境清寒,女兒便不再是父母的心頭肉,而成了換一碗熱粥的籌碼。 楊朝自小聰明伶俐,人又生得美,于是,在她剛滿10歲那年,父母便將她賣到了風月之地。 那一天,是楊朝的結(jié)束,卻是柳自華的開始。 在這里,自華接受名師的指點,琴棋書畫、吹拉彈唱樣樣都要學。 最終,在百花奪魁夜,自華在音樂、書畫、圍棋、焚香、舞蹈等比賽里脫穎而出,一舉奪魁。 這是煙花巷,亦是一戰(zhàn)場。 作為勝出的王者,自華一時間艷壓群芳,由此揚名天下。 隨后,慕名而來的達官貴人不計其數(shù),每天車馬盈門。自華卻不快樂,因為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所有人都在不斷地教她如何討好。 時刻需要仰人鼻息的地方里,或許小心翼翼的曲意逢迎才是常態(tài)。 但自華偏不,她對自己說: 我不愛富貴,亦不懼權(quán)勢,我想要的只有純粹的快樂而已。 在那些賣笑的日子里,她孤獨又恐懼,但正是在與痛苦對抗的過程里,她找到了安慰自己的一絲甜:詩歌。 在自華眼里,詩歌不是為了附庸風雅,不是為了迎合別人心中認為的才女形象,而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吶喊和渴望。 這時的自華,已經(jīng)找到了她人生中第一重境界:無須悅?cè)?,只需悅己,好生灑脫?/p> 面對人生的起伏,用一顆瀏覽的心,去看待。 一切的得與失,隱與顯,都成了風景和風情。 討好別人是一種聰明,取悅自己卻是一種智慧。在紛繁的世界,穿行于各色人等,仍舊保持一份從容,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大智慧。 只有學會悅己,有自己的愛好和生活方式,才能在長路漫漫尋得一絲慰藉。 悅己,把荊棘當作鋪滿鮮花的原野 花魁的生活讓自華感覺無比厭倦,或許,逃離這里是最好的結(jié)局。 有一位富商出現(xiàn)了,他想要絕色美人相伴左右,而自華想要告別煙花柳巷。 雖不是郎情妾意,倒也是一拍即合。 可富商有妻子,風塵出身的自華只能為妾,被富商“金屋藏嬌”在西湖畔的一處深宅,少有陪伴。 那一年,柳自華不過二十出頭。 一日,自華醉臨孤山,面對煙雨朦朧的西湖,心里的哀怨化作滿腔委屈:那些日日夜夜的等待終究是錯付了。 正感慨著,突然見到放鶴亭里題著一首“感懷詩”:
這首落款秋河沈某的詩,字字句句,說得不正是她的心聲嗎? 至此,拒絕悅?cè)说牧匀A變成了一心悅己的柳小姐。 既然沒有夫君照料陪伴,那為何不能獨自快樂? 柳自華像那些未出閣的富家小姐一樣終日嬉戲游玩,把前半生命運虧欠自己的歡笑統(tǒng)統(tǒng)自己補上。 西湖秀美,每日乘一只輕舟,一邊捧著清茶一邊感受四季變換、陰晴雨雪,山水之間,碧波蕩漾,也別有一番風味。 風塵出身,風頭無限,最后嫁與商人。 這樣的經(jīng)歷,很容易讓人想起白樂天筆下“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的幽怨少婦。 但自華是不同的。 多少人愛過她艷絕一時的身影,愛過她的美貌,以虛偽或是真情,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人像她自己那般愛自己。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愉快的生活和不想做的事情都懂得放手; 她不把男人當作自己的歸宿,沒人陪的寂寞和不在意的夫君都可以忽略。 把荊棘當作鋪滿鮮花的原野,人間便沒有什么能將我折磨。 悅己,是不需用別人彌補自己 從農(nóng)家女到花魁首,王公貴族也好,風流才子也罷,自華從來都是逢場作戲。 沒有誰能在她的面前假裝深情。有人說她無情,其實,她只是太過通透,她永遠把悅己當作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 柳自華在深宅大院里,繼續(xù)做自己的“柳小姐”。 直到七夕,天階夜色涼如水,環(huán)顧四周,卻沒有一同臥看織女星的那個人。 想到這里,自華揮筆寫下兩闕“憶江南詞”:
隨后就與侍女一同去庭院里乘涼。 杭州名士沈逢吉正在附近漫步,對著西湖獨酌幾杯后,突然覺得十分口渴,竟然闖入自華的小院。 看著桌上未干的墨跡,娟秀的字跡,一時間動了心亂了情,在后面寫下一闕多麗詞:
想了想,又注了一句“秋河在此,準算茶金”。 正欲離開的時候,自華和侍女剛好進來。侍女以為是賊人,沈逢吉趕忙拿起桌上的詞證明身份。 自華看到“秋河”二字,立即猜出了這就是在西湖放鶴亭題詞的沈公子。 看著他慌亂解釋的模樣,自華噗嗤一聲笑出來。 這一夜,她談起對他的崇拜,談起生活的感悟,聊遍詩詞歌賦,她不要他的承諾,不要他的迷戀,只要這一刻切實的快樂。 第二天,沈逢吉又來到這里,等待他的卻是人去樓空,自華已經(jīng)跟隨富商離開了。 柳自華和沈逢吉的故事,沒有結(jié)尾,卻不覺得缺憾,因她的人生態(tài)度就是這樣:不求天長地久的擁有,只要曾經(jīng)極致地快樂過就夠了。 而女人在生活里最高的境界,就是把自己當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不是自私,而是當一個女人照顧好了自己,她不需要追逐,月亮也會奔她而來。 真正懂得悅己的女人,不必仰望任何人,自己就足夠讓自己得到歡愉。 最好的一生,是永不放棄悅己的態(tài)度 縱觀柳自華的一生,有蒼涼,亦有過繁華。但在她的臉上卻不曾見到悲戚。 生在貧困人家,被迫賣笑,卻懂得用詩歌調(diào)劑悲苦; 一朝成為花魁,嫁與富商,孤身一人,西湖美景就是慰藉; 邂逅風流才子,愛過,歡笑過,也就不在乎還有沒有未來可尋…… 在任何條件下,柳自華都在追求更好的自己。即便在糟糕的生存環(huán)境里,依舊竭力過出詩意的生活。 悅己不在遠方,就在一茶一飯間。 生活大師松浦彌太郎說過:
愿我們都在悅己的過程里能收獲最高境界的人生:悠然自得間過了一世,不必為了誰的喜好去委屈了自己。 用從容酬謝他人,用深愛回報自己。 -音樂&圖片- 背景音樂 |《剛剛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