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步達岡之戰(zhàn),是1115年發(fā)生在金國和遼國之間的一場戰(zhàn)役,發(fā)生在護步答岡(今黑龍江省五常西)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最終金國以2萬兵力擊敗了遼國10萬大軍(號稱70萬),此戰(zhàn)之后遼國國力大衰,逐步走向滅亡,契丹族也在民族融合、亡國后,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金國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北宋時期局勢圖 為什么說這場戰(zhàn)役決定了華夏此后一千年的命運呢?我們先看看當時的歷史背景,當時華夏大地,主要北宋、西夏、大遼、吐蕃等國,其中西夏和大遼對北宋的威脅最大,基本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雖然北宋富饒,但在三國之中,由于打不過兩個國家,一直處于被動的局面,所以年年宋朝給與金錢、茶葉等大量物資。而此時的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正忙著在東北統(tǒng)一女真各部,不過是女真部族奴隸主的總首領(lǐng),遼天祚帝還派使臣授予阿骨打節(jié)度使的稱號,但內(nèi)心對遼國一直不滿,1114年,阿骨打派習古乃等去遼朝,索要逃奔在遼朝的星顯水紇石烈部長阿疏,借以探聽遼朝內(nèi)部的虛實。習古乃回報遼天祚帝統(tǒng)治驕肆廢弛。阿骨打建城堡、修器械,準備南征攻遼朝。遼天祚帝命統(tǒng)軍蕭撻不野領(lǐng)契丹、渤海兵八百人進駐寧江州防備。阿骨打調(diào)集各部落軍兵,決意攻遼。次年,護步達岡之戰(zhàn),基本宣告了遼國的滅亡,之后遼國在金兵和宋兵的夾擊下,消失的歷史的長河中,而金國也基本繼承了遼國的土地。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1127年,也就是金國建國后的第12年,靖康之亂發(fā)生,北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屈辱歷史, 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及皇后、公主、駙馬、貴族、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解去金,貶為庶人,為奴為娼。其中殘暴,時至今日,想起來依舊是咬牙裂齒。靖康之變,宣告了北宋的滅亡,而宋朝皇帝為了躲避災禍,南下遷移,從此進入了南宋時代。北方經(jīng)濟嚴重破壞,婦女貞節(jié)的意識形態(tài)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甚至變化,中國的經(jīng)濟也逐步走向了南方,時至今日,依舊如此。同理,金朝的中心也從東北走向中原,直至長江流域,從而對北方疏于管理。70年后,蒙古在鐵木真的率領(lǐng)下慢慢崛起。1234年,宋朝和100年的策略如出一轍,像和金國夾擊當年的遼國,現(xiàn)在和蒙古一起夾擊了金國,金國被蒙古滅國。而此后的三十多年,華夏的主旋律變成了大宋和蒙古的對抗。 靖康之恥 南宋時期局勢圖 而金國建立(1115年)后的500年后,努爾哈赤在東北再次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權(quán),而我們更熟悉的是皇太極改名后的名字,滿族。之后的事兒,我們也都知道。大清國建立,享國兩百多年。 鐵木真 南宋后期局勢圖 假設(shè)一想,如果當初遼國的10兵擊敗了金國的2萬兵,在當時完顏阿骨打本是在遼國管轄之下,他的起兵等同是造反,一旦兵敗,可能面臨滅族的危險。而如果被滅了族,就不會有金國,靖康之恥也不會發(fā)生,北宋不會變成南宋,遼國依舊在,蒙古的崛起可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掣肘,宋的滅亡會延遲還是不會滅亡又是另一說。女真被滅族,大清也不會崛起,后面的事兒也就難說了,所以 護步達岡之戰(zhàn) 基本是決定了 華夏以后的發(fā)展趨勢。當然,這些也都只是假設(shè),畢竟歷史還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