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寧糖漿藥典標(biāo)準(zhǔn) 2.1 品名 腸炎寧糖漿 Changyanning Tangjiang 2.2 處方 地錦草660g、金毛耳草900g、樟樹根660g、香薷330g、楓香樹葉330g 2.3 制法 以上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shí),煎液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為1.15~1.25( 70℃)的清膏,加2倍量乙醇,攪拌,靜置,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趁熱加入蔗糖600g使溶解,濾過,濾液加羥苯乙酯0.5g、巧克力香精或桔子香精適量,攪勻,加水調(diào)整總量至1000ml,即得。 2.4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的黏稠液體;味甜、微苦。 2.5 鑒別 …… 2.8 功能與主治 清熱利濕,行氣。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痢疾,癥見大便泄瀉、或大便膿血、里急后重、腹痛腹脹;急慢性胃腸炎、腹瀉、細(xì)菌性痢疾、小兒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3~4次,小兒酌減。 2.10 規(guī)格 每瓶裝 (1)10ml (2)100ml 2.11 貯藏 密封,置陰涼處。 2.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返回] 3 腸炎寧糖漿中藥部頒標(biāo)準(zhǔn) 3.1 拼音名 Changyanning Tangjiang 3.2 標(biāo)準(zhǔn)編號(hào) WS3-B-3597-98 3.3 處方 地錦草 660g 黃毛耳草 900g 樟樹根 660g 香薷 330g 楓樹葉 330g 3.4 制法 以上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shí),合并濾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為 1.20(80℃)的清膏,加乙醇2倍量,攪拌,靜置,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趁熱加入蔗糖 600g使 溶解,濾過,濾液加尼泊金乙酯、香料適量,攪勻,加水調(diào)整總量至1000ml,即得。 3.5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的粘稠液體;味甜、微苦。 3.6 鑒別 (1)取本品數(shù)滴于濾紙上,噴以三氯化鋁乙醇溶液(1→100),在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顯黃綠色熒光。 (2)取本品2滴,加水1ml,加醋酸鉛試液數(shù)滴,即生成黃棕色沉淀。 3.7 檢查 相對(duì)密度 應(yīng)不低于1.20(附錄Ⅶ A)。 其他 應(yīng)符合糖漿劑項(xiàng)下有關(guān)的各項(xiàng)規(guī)定(附錄Ⅰ H)。 3.8 功能與主治 清熱利濕,行氣。用于急、慢性胃腸炎,腹瀉,細(xì)菌性痢疾,小兒消化不良。 3.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3~4次,小兒酌減。 3.10 貯藏 密封,置陰涼處。 江西省藥品檢驗(yàn)所 起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