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是講時間分為十二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都有各自的名稱,這對我們自身也是存在一定的影響,根據(jù)時辰的不同,對我們自身存在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那么生辰八字時辰查詢表 子時(23時至01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00-1:00)。中國的十二時辰以子時為首,以23時起至夜1時為子時。公歷零點以前為前一日,零點以后為次日。鼠在這時間最活躍,所以稱之為子時。 丑時(01時至03時) 丑時又稱雞鳴,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上午1時正至上午3時正)。古時雞鳴而起,眛旦(天將明未明之時)而朝。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zhǔn)備耕田,所以稱之為丑時。 寅時(03時至05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凌晨 3 時整至凌晨 5 時整)。老虎在此時最猛,所以稱之為寅時。 卯時(05時至07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5點至7點)。為古時官署開始辦公的時間,故又稱點卯。因為時正值朝暝冉冉東升,故又謂之日出,所以稱之為卯時。 辰時(07時至09時) 辰時指的是七時至九時,別稱食時,又名早時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上午 7 時正至上午 9 時正)所以稱之為辰時。 巳時(09 時至11時) 巳時,又稱隅中,是十二時之一,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上午 9 時正至上午11時正)。蛇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所以稱之為巳時。 午時(11時至13時) 午時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而正午十二時又有平午、平晝、亭午等別稱。如宋蘇舜欽《紫閣寺聯(lián)句詩》:“日光平午見,霧氣半天蒸。”意思是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chǎn)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時(13時至15時) 未時,此時太陽蹉跌而下,開始偏西,故又謂之日側(cè)、日映。也就是午后時間,正是人們小息納涼休閑時刻。因為這個時間段也是人一天中,最為舒適的時間。所以稱之為未時。 申時(15時至17時) 申時,又稱時正,別稱哺時、日哺。晡時是十二時之一,即申時,(即下午 3 時正至下午 5 時正)。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所以稱之為申時。 酉時(17時至19時) 酉時,又稱日入,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下午 5 時正至下午 7 時正)。這段時間雞開始?xì)w巢。所以稱之為酉時。 戌時(19時至21時) 戌時是指19時至21時。別稱黃昏,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這段時間狗開始守門口。所以稱之為戌時。 亥時(21時至23時) 亥時,又稱人定,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jīng)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所以稱之為亥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