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羊城晚報 2019年10月22日 作者:余燕紅、王葳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王葳 煲老火靚湯看似操作簡單,但是食材的搭配就大有學問了。廣東的老火靚湯滲透著中醫(yī)“藥食同源”的飲食理念,注重搭配,講究營養(yǎng)功效,擅長依據(jù)氣候和人體癥狀所需配以中藥,應季進補。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藥學部主管中藥師區(qū)桂珊介紹,秋季萬物成熟,秋高氣爽,陽氣始收斂,陰氣漸增加,養(yǎng)生上注意收斂精氣,飲食上應以潤燥為主。 哪些是養(yǎng)肺潤燥的藥材呢?她介紹,沙參、玉竹、百合、石斛、無花果、南北杏等都是煲湯的好材料。 ●沙參 味甘、味苦,性微寒。能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主治燥傷肺陰之干咳痰少,咽干鼻燥,肺癆陰虛之久咳嗽血,熱傷胃陰之口渴舌干,食欲不振。煲湯一般使用北沙參。 ●玉竹 味甘、性平,具有養(yǎng)陰清熱、生津止咳等功效,主治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心煩心悸、熱病煩渴等癥,常與沙參搭配使用能有效防止秋燥傷陰。 ●百合 味甘、性微涼,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陰虛燥咳、陰虛有熱之失眠心悸等,雖然偏涼,但不會太寒,比較適合秋燥犯肺時使用,而且能安心神,改善睡眠質(zhì)量。無論干品,還是鮮品,營養(yǎng)價值均較高。廣東人常用百合搭配蓮子煮糖水,或者煲湯煮粥,能更好地滋陰潤肺。 ●石斛 味甘、性微寒,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尤其適合胃陰虛人群使用,能補益脾胃助消化。煲湯常使用鐵皮石斛,價格相對較高,常單用或搭配沙參、玉竹使用。 ●無花果 味甘、性平,能清熱生津、健脾開胃、潤肺止咳、增強抵抗力。主治咽喉腫痛,燥咳聲嘶,腸熱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瀉,痢疾,癰腫等。味道較甜,無論日常當水果,外出作零食,在家煲湯煲糖水均美味可口有營養(yǎng)。 |
|
來自: weijian > 《養(yǎng)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