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繁榮昌盛的朝代之一,也是中華文化發(fā)展得最為燦爛的士氣,在這段歲月中,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不同類型的文豪,他們?yōu)楹笫赖奈覀兞粝铝瞬簧俚牟凰字?。高適作為盛唐時期的著名邊塞詩人,也是這些文豪中的一員,他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作為一個邊塞詩人,高適自然也是一個好漢,喜歡結(jié)交天下英豪。在公元744年之時,高適偶遇了李白和杜甫,并與李白相談甚歡,成為了好友。而這一年,李白43歲,高適40歲,杜甫32歲,因此三人之中,當屬李白為大哥,同時李白還最出名,因此高適和杜甫經(jīng)常跟李白混吃混喝。天寶三年秋天,李白、杜甫、高適這三位好友相約一起暢游梁宋之地,“飲酒觀妓,射獵論詩,相得甚歡”,笑談天下大勢,日子過得非常愜意。 五年之后,高適進士及第,獲得了進入官場的機會,并且仕途一片順暢。但是可惜的是,"安史之亂"爆發(fā)了,高適不得不跟隨唐玄宗逃亡。此時的唐玄宗雖然已經(jīng)成為了太上皇,但是依舊胡亂指揮,使得永王李璘獲得了軍權(quán)。李璘是個有野心之人,他掌握了軍權(quán)之后便開始了謀反之路。 唐肅宗見到此情此景焦急不已,急忙召集高適等人商議對策。高適告訴唐肅宗,李璘必敗,唐肅宗高興極了,將此事交給了他。而此時的高適大概不知道,李璘的軍中有一個故人——李白。 事情很快便有了結(jié)果,高適擊敗了李璘,而李白也因此差點被誅殺。當然,最終有人說情,所以改成了流放,但是這也代表了李白這一生已經(jīng)沒有指望了。杜甫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后,悲痛不已,從此再也不認高適這個朋友。 或許,從大局的角度出發(fā)的話,高適并沒有做錯,既然選擇了為唐肅宗賣命,他必定是要一心一意輔佐君王的。而李白也是如此,他支持李璘,并為其獻策助威,也是不留余力。只不過,李白的能力以及政治嗅覺沒有高適來得靈敏罷了,最終才釀成了悲慘的后果。https://www. 高適雖然失去了朋友,但是并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人生越發(fā)輝煌。在后面的日子里,高適多次參與平叛安史之亂的戰(zhàn)斗之中,并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先后擔任蜀州刺史、山南節(jié)度使,并進封為渤??h侯,是盛唐著名詩人之中官位最高之人。 三人的經(jīng)歷說明了一個問題,天下沒有永恒的朋友,你們之所以能夠關(guān)系一如既往的好,只不過是因為沒有遇到非做不可的傷害感情的事情罷了。對此,你們是怎么看的呢? 參考資料:《全唐詩》、《舊唐書》、《資治通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