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旅行都是一場修行。通過每一次旅行,我都會總結(jié)出一些簡化生活,讓它變得更舒適的方法。有了『編程的智慧』和『生活的智慧』,我現(xiàn)在在機場發(fā)呆,觀察到自己和其他人的一些旅行用品和方式,所以想試試寫個『旅行的智慧』。當然有一些絕密的技巧我不方便公開,但還是有很多可以分享的東西,也許可以幫助人們。 不用硬殼旅行箱這次回國發(fā)現(xiàn)硬殼的旅行箱非常流行,似乎占了絕大多數(shù)。有些甚至是金屬外殼加鉚釘材料,就像電影里的那種炸彈箱。下面有四個輪子,開口是從一半的位置而不是最上面。我很納悶為什么大家用這種箱子。 首先,旅行的時候其實沒有什么值錢的物品,需要那么硬的箱子來保護的。大不了把一些東西夾在衣服下面,就差不多起到保護的作用了,撞一下根本傷不到它們。如果你真有很貴又脆弱的物品,那么你完全可以拿一個盒子先把它保護起來,然后放進箱子里。 據(jù)我觀察,很多這種硬殼箱子新的時候好看,可是一旦被硬物(地板,臺階,火車飛機上的各種設(shè)施)劃傷,就會留下難看而鋒利的劃痕或者凹陷。這樣碰到自己身上或者其他人都是很不舒服的,摸起來也很不爽。很多硬殼箱子外殼都是光滑的,這樣上面粘了灰之后,手一摸灰就到手上了。想一想吧,你需要用手摸著到處是劃痕,沾滿灰塵的硬殼把它扛起來,放到行李架上…… 所以盡管硬殼箱子如此流行,我也只用軟質(zhì)面料的箱子。軟面料箱子的好處是,撞了之后不會留下凹陷,也很難留下劃痕,粘了灰之后,灰不會轉(zhuǎn)移到手上。碰在自己身上不會傷到自己,摸起來也舒服。軟的面料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要知道箱子很多時候是會靠你很近的。而且軟面料箱子外側(cè)一般都有放小件物品的小袋子,可以放一些隨時可能用的東西在里面。 硬箱子的開口一般都在一半的地方,貌似更加容易整理物品,但我以前就用過一個在一半位置開口的箱子,發(fā)現(xiàn)其實不能達到那個效果。旅行的時候,東西稍微有些規(guī)律塞進去就可以了,再買一個衛(wèi)生用品小包放牙刷一類的物品,就很容易整理了。沒必要從一半的地方開口,這樣蓋上打開的時候都感覺沉重,而且害怕上面的東西掉下來。 行李箱上的密碼鎖基本都是廢物。三位數(shù)字的密碼鎖,你以為別人需要試1000次才能打開它嗎?由于轉(zhuǎn)到正確數(shù)字的時候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這種密碼鎖的組合數(shù)其實只有30。我可以在半分鐘之內(nèi)打開這種鎖。所以買箱子的時候就別拿密碼鎖當回事了。 下面有四個輪子還是好的,因為飛機和火車中間的過道都比較窄,橫著不容易過去。在過道里把箱子提起來很費力,而且如果被前面的人擋住去路你就得又放下來等…… 所以我的建議呢?使用下面有四個輪子的軟面料箱子。 帶自己的牙刷和拖鞋不要指望酒店會有你滿意的牙刷或者拖鞋。任何酒店提供的拖鞋基本都是一次性的那種,穿上去有一種被黏住的感覺。一兩天的話很多人都那樣就湊合了,可是要是多幾天,還是準備自己的拖鞋為好。 我從來不用酒店提供的免費牙刷。其實美國的酒店就從來不提供牙刷和牙膏,因為這種用品如果有問題,有可能威脅到人的健康。美國酒店怕出事你告他們,所以就干脆不免費提供這些東西,我覺得這還是有道理的。牙刷這么小的東西,最好自己帶著。 不帶 Crocs 塑料鞋出門說到拖鞋…… 由于一些歷史原因,我喜歡用 Crocs 大頭塑料鞋當拖鞋用。旅行的時候也帶著它。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 Crocs 的鞋在箱子里很占空間,而且很不實用。 也許你以為這種塑料鞋在雨天或者海邊沙灘上很舒服,那你就錯了。原因是因為這種鞋子前面不是完全開口的,一旦有沙子或者小石子進了這鞋就很難出去。所以那些沙子和小石子就會留在鞋子里面折磨你的腳。 這次出門我又把跟隨我多年的 Crocs 鞋放在箱子里,占了一大塊地方。當意識到它一直以來的無能之后,我在地攤上買了一雙輕巧的草編拖鞋,然后 Crocs 鞋就被我扔在酒店的垃圾桶里面了 :P 提前多一點去機場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把去機場的時間算的太精確,比如提前兩個小時動身,結(jié)果路上遇到堵車,或者到了機場發(fā)現(xiàn)安檢的隊很長,搞得神經(jīng)緊張跌跌撞撞的。 我作法是避免買早上的機票,買下午的機票,提前多一點去機場,到了機場還會有一個小時休息時間的樣子。因為機場一般有比較好的設(shè)施,像咖啡店一類的,所以早點去坐在那里發(fā)呆,跟在城里發(fā)呆,區(qū)別其實不大。 這樣做的好處是你的神經(jīng)一直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從容不迫的。 避免登機口排隊我總也不明白,還沒有廣播叫大家開始登機呢,為什么總有很多人喜歡在登機口排好隊,等著上飛機。一架飛機上的人,不管你先上還是后上,都是大家一起起飛,一起著陸。你以為排在前面就可以早點到達目的地嗎?據(jù)我唯一一次試驗,這種隊可以排你 40 分鐘的樣子,那次我覺得自己真是瘋了傻了。 所以聰明人都是坐在登機口旁邊座位上或者咖啡店里。等到廣播說開始登機了,才慢悠悠的走到登機口。一般說來,因為前面的人要在機艙過道上停下來放行李,所以這個長隊要一二十分鐘才能上完。你如果聽到廣播就走過去,就還得站一二十分鐘。所以就算聽到廣播,你仍然可以繼續(xù)坐著,看到隊變得很短了才走過去,就直接可以上飛機了。 需要注意的一點,有些地方的機場很狹長,所以你最好一開頭就找準登機口的位置,坐在附近。免得到時候通知登機了,發(fā)現(xiàn)還有十分鐘的路要走! 別急著下飛機絕大部分人會在飛機??恐?,立即走出座位,拿下行李,站在那里等著下飛機。其實飛機停穩(wěn)之后,還是需要幾分鐘時間,等通道對接好,還有一些不知道什么手續(xù),才會打開艙門的。所以你早早出去了還是只有站在過道里,跟其他人擠在一起。 所以聰明人都是坐在位置上,看到隊伍開始動了,才走出來準備下飛機。一般禮節(jié)是機艙后面乘客應(yīng)該讓前面的乘客先下飛機,所以你隨時有權(quán)利站到過道上,擋住后面的人,取行李,然后下飛機,而不會有妨礙后面乘客的禮貌問題。如果你的行李放在了座位后面的行李架上,前進的隊伍讓你沒法拿到行李,那你可以等所有人都下了再下,也不會遲多少。 在路上招出租車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愛用滴滴叫車,不管眼前有沒有空的出租車,都用滴滴叫“快車”。其實這種完全靠滴滴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的。 用滴滴之類的軟件叫車,有一種“找人”的開銷。司機經(jīng)常不知道你在哪里,或者知道你在某個路口,卻是一個很大的路口,不知道你在哪一個角上。解釋老半天終于找到,才能上車,這個過程經(jīng)常需要好幾分鐘甚至十分鐘以上。 其實招路邊來的出租車要高效準確很多,因為你看到那個車了,你招手,它停下來你就直接坐上去了。就沒有了這找人的麻煩事,整個過程只需要幾秒鐘時間。 坐出租車后座我發(fā)現(xiàn)國內(nèi)仍然有人(雖然已經(jīng)不多了)喜歡坐出租車或者滴滴車的前排座位,坐在司機旁邊。這似乎來源于一個古老的意識,認為前排座比后排的更舒服,或者更安全??赡芤驗楹茉绲臅r候汽車都不大好,所以前排的座位確實更舒服,而后面的座位可能很顛,容易暈車。所以那種古老的觀念,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即使現(xiàn)在的汽車前后座位已經(jīng)一樣舒服。 前排座的問題是司機就在你旁邊,你必須跟他分享前面的空間。你的一舉一動,司機都能看見,包括你手機上發(fā)的信息。如果遇到脾氣或者態(tài)度不好的司機,你會更容易受到他的影響。有些城市的出租車為了保護司機,會在司機座位旁邊裝一個有機玻璃的隔離板。加上這個板之后,右邊的座位就沒有多大的地方了,而且由于那個玻璃擋在那里,感覺很不舒服。 其實出租車最好的座位是后排。不管是一個人還是跟朋友一起,我都會坐后排。如果是兩個人一起坐,我們兩個都會坐后排,而把前面座位空著。如果是三個人,那么前排不得不坐一個人。 這里有一個禮節(jié)問題。如果是坐朋友開的車,那么他右邊的座位必須有一個人陪。因為朋友不是服務(wù)人員,所以你不可以讓他孤零零的在前面開車,好像你的司機一樣。反過來,出租車司機確實就是為你服務(wù)的,就像餐廳的服務(wù)員,所以你坐后面,把前排座位留空,并不是不禮貌的行為,而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摹?/p> |
|
來自: 昵稱6582914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