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史上最霸氣的一句話“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秦始皇雖然開創(chuàng)了中華民族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tǒng),但也要靠修萬里長城來抵御匈奴人。 漢高祖劉邦,曾經(jīng)放倒了勇武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卻也差點在白登山被匈奴人活擒,最終只能靠送錢、和親來平事。 然而從漢武帝開始,卻把匈奴人這貨給打殘了。 漢宣帝文武并用,一面派鐵騎征討,另一面分化匈奴人,并做出了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事——“定胡碑”。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漢軍的強大,讓匈奴再不敢南下牧馬,甚至是戰(zhàn)亂紛紛的三國時期,也沒有匈奴入侵。 漢代之所以能戰(zhàn)勝匈奴,一方面是國力強盛,一方面是軍隊戰(zhàn)斗力爆表,特別是大力發(fā)展騎兵。 漢武帝有兩支天子禁衛(wèi)軍部隊,類似于今天的精銳或者特種部隊,直接聽命于天子,主要負責皇帝的宿衛(wèi)和出行。 這兩支部隊一只叫“羽林”,一只叫“虎賁”。 漢武帝時期是騎兵大發(fā)展的時期,騎兵的戰(zhàn)術(shù)和盔甲器具都有了跨越式的發(fā)展。 羽林騎是漢代當時騎兵戰(zhàn)術(shù)和科技技術(shù)的巔峰之作,是騎兵部隊中的精銳。 羽林騎從北地六郡的良家子弟里選取,然后父死子替。 北地六郡,都是與胡人交界的地方,當?shù)刈用癯缟辛曃?,大多嫻熟弓馬。 羽林騎是一支標準的職業(yè)軍人,他們子替父職,一輩子把軍人當成職業(yè),騎術(shù)精良,作戰(zhàn)勇猛。 漢代騎兵穿的鎧甲主要有2種,魚鱗甲和鎖子甲,最輕的也要11公斤以上,主要配備武器是弓、弩、長矛、斧、大刀等。 而且不僅士兵要穿鎧甲,馬也要穿,騎兵更是還佩戴面具,從上到下都是精光耀眼。 中國冷兵器時期,尤其漢代,非常缺少重騎兵,主要因為鐵器不發(fā)達,弄不來那么多鎧甲器具。 羽林騎的最后記載則是在三國中,丁原作為羽林騎長官,被派往并州駐扎。 羽林騎我們又知道是皇帝的禁軍,是應該駐扎在京城的,那么丁原派去并州干嘛? 并州是什么地方,羽林騎士兵來源的六郡之地,而且張遼傳也描寫,張遼被丁原選拔出來,而且被派出去募兵。 丁原去募兵選的人,諸如呂布、張遼,這都是后來名震天下的豪杰。 丁原在并州和河內(nèi)的主要工作就是選拔武勇之士,呂布任主簿的工作就是練兵,訓練羽林騎。 呂布自己也夸口,說他將騎兵,天下無敵。這就說明呂布手下有一只精銳的騎兵部隊,應該就是羽林騎。 而且他常年在塞外培訓新兵,擅長騎兵部隊的訓練和建設。 手下的精銳部隊陷陣營,應該是重裝騎兵。從陷陣營僅有的描述上看,說他們鎧甲斗具皆精良。 曹操曾評價官渡之戰(zhàn)時的軍力對比,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袁紹當時那么大勢力,馬鎧也不過三百具,而陷陣營七八百人,鎧甲斗具皆精良,這就非??膳铝?。 難怪陷陣營攻無不克,難怪呂布為天下忌憚。 呂布有次跟袁術(shù)交戰(zhàn),數(shù)戰(zhàn)數(shù)勝,打到袁術(shù)軍不敢再打,呂布于是得意洋洋率兵在淮水北岸哈哈大笑。 并且寫了一封信給袁術(shù),說“足下恃軍強盛,常言猛將武士,欲相吞滅,每抑止之耳!布雖無勇,虎步淮南,一時之間,足下鼠竄壽春,無出頭者。猛將武士,為悉何在?” 呂布死前曾對曹操說,“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 而曹操不僅不反駁,反而聽了這話很是動心。可見呂布并不是在吹牛皮,呂布在訓練和指揮騎兵方面,的確是天下第一。 這也造就了后來曹軍主力——虎豹騎。 虎豹騎不僅僅裝備是當時最好的,單兵作戰(zhàn)能力也是最高的。 《三國志》說虎豹騎的士兵全都是從全軍挑選出最為精悍的百夫長,所以一兵可抵一將。 他們一身的精致魚鱗戰(zhàn)甲,手持加長型沖鋒長槍,腰中還插百煉首環(huán)刀,胯下戰(zhàn)馬也是從北方游牧民族買來的馬種。 “虎豹騎”分為“豹營”和“虎營”兩支騎兵部隊。在這一動蕩時期,虎豹騎參戰(zhàn)極多,并且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袁紹僵持半年之久,袁紹用兵十萬鎮(zhèn)守官渡,十月,曹操讓曹洪、荀攸守營,親自率領(lǐng)虎豹騎五千人,偷襲烏巢,燒了袁紹的糧草,最終只用了兩萬人奠定了勝利。 打敗袁紹,帶走了傳說中的美女“甄宓”。 在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之前,曹操拿下荊州,劉備帶著部隊和百姓跑路。 而曹操派曹純又是帶了這五千虎豹騎精銳,追了一天一夜,跑了三百余里,在長坂坡這個地方追上了劉備,這一仗劉備幾乎全軍覆沒。 對于北方的匈奴,曹操曾經(jīng)一戰(zhàn)陣斬其蹋頓單于和一大群名王,光俘虜就抓了二十多萬。 蔡文姬能夠嫁到匈奴再回來改嫁曹操部下屯田都尉董祀,有一半是出于曹操的威懾力。 為了防止這些漢化的匈奴再形成統(tǒng)一的力量,曹操將匈奴分成左、右、南、北、中五個部落,分別安置在陜西、山西、河北一帶。 其次,曹操采取懷柔政策,鼓勵匈奴人出仕,讓他們自己推舉人才。 曹操從匈奴的牧民中征調(diào)壯丁,叫做“義從胡”和“勇力吏兵”‘他們的家屬也都可以遷移到鄴城居住。 徹底解決了匈奴軍團士兵的后顧之憂,也解決了曹操的后顧之憂。 匈奴首領(lǐng)在鄴城吃喝玩樂“樂不思匈”,精壯士兵又被征調(diào)到前線,連續(xù)兩招奏效,匈奴其實已經(jīng)名存實亡了。 一部分匈奴人不愿被招安,他們騎著矮馬,挎著弓箭,一路向西燒殺搶掠,征服了許多部落。 他們擊敗了日耳曼人,沖進羅馬帝國的版圖,最終導致羅馬帝國的崩潰,歐洲人將這群匈奴人喚作“上帝之鞭”。
|
|
來自: 昵稱18154423 > 《歷史》